第100章 這老頭還挺趕時髦的
子貢記性還不賴,又記起了一起孔子的有爭議性的話“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同為孔子的話,這和禮尚往來便有很大的差別,正常送禮是值得高興的事,為啥還不悅呢?這好象有此地無銀三麵兩這嫌?”
閔子騫聽後便說道“君子是很容易相處的,但難以取悅。想以不正當的手段取悅,反而會不高興。決不會說你給他一個小恩小惠,就給你大開綠燈、大開後門。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時候,他會根據你的才幹,給你安排一個合適的位子,這就叫器之。”
“小人你很容易取悅他,但是你很難與他相處。這樣的貨不在少數。即便你取悅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義的,是不正當的,小人也還是會很高興。但千萬不要以為取得了他一時的歡心,以後就會一路給你開綠燈,雖然你費了很多錢財,很可能最後達不成夙願,還會對你求全責備。所以這樣的人你很難與他相處。”
子貢把閔子騫所說的歸納了一下“閔子先生所說是是要告訴我,之所以不要花費錢財去行賄小人,是因為小人會求全責備,最後也達不到願望?”
阿賜對孔子的看法改了,總覺得還算是有些道理,至少不那麽虛偽。於是離天了閔子騫又去了魯國,反正子貢身上有的是錢,不花不來,花了又可再賺。
來到魯國見到孔子的時候,這老夫子正在賣弄風雅,這老頭還挺趕時髦的,正一邊彈一邊唱“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禦,莫不靜好。”
這是《詩經?國風?鄭風?女曰雞鳴》裏的話,意思是那位小姐姐今日你我共閑,不如同品美酒佳肴,一直想與小姐姐你白頭偕老。你看我老頭子既會鳴琴又會奏瑟,還會助小姐姐的日夜歡好,你看多麽的和諧多麽的美好。
這老頭看起來好象也不咋滴正經,傳說這老頭頭上有個坑,所以才叫孔丘,阿賜於是便想摸下這老頭的頭,看是否有個坑?以驗證真假。
可手還沒伸到,便被對方打了下來“君子當守禮!”子貢忘了這孔子是有武功的,雖沒有幼承家學,但武藝也是足夠高強,否則咋混江湖?這孔丘的父親便不得了,是個將軍,打起仗來不要命,一個人硬是把一個城門的千斤閘給頂了起來,救了一城兵,你說猛不猛。
阿賜見了麵便向孔子說“老頭,我呢是一個做玉石生意的小混混,現在想請教你一些問題,聽說問你一個問題要兩斤臘肉對嗎?”
“這話是有的,做師尊的收點學費還是要的,不然咋滴去謀生?必需要錢經養慧命,何況這收費也並不貴,看你這小子初次來,就打五折吧,有屁就放!”孔子聽到有生意可做,頓時興奮了起來!
阿賜來孔門聽講,見孔子的時候,肯定要拿些禮品去表達對長者的尊敬,孔子收費是一頓臘肉飯,子貢肯定不會短斤少兩,對於這個孔丘老頭最喜歡吃的是臘內,所以,拜師也不是很難,提供一兩斤臘肉便可以了。
阿賜不僅提供了臘肉,還提供了其他的夥食,而且自已親自動手,成了個名廚達人!
作為一個好吃又愛實踐的廚房達人,子貢肯定會做出上好的菜品。除了孔子喜歡吃臘內外,子貢還提供了牛肉,因為聽說子路特喜歡牛肉,這子路是孔子的貼身弟子,武功高強,最主要的還是怕這家夥欺辱自已,所以事先溝通一下關係!
至於孔子,大家都知道他是最喜歡吃臘肉的,這個聖人帶著一幫窮粉絲時常周遊列國,說是為了長見識,由於一路窮得沒屁放,吃的都是幹糧和野菜,瘦得皮包骨頭,但還鬥誌昂揚,於是買了十斤牛肉,晚上吃得三人滿麵紅光。
看到孔了水煮牛肉油膩膩的手,阿賜問“先生,你說我阿賜的牛肉做得咋樣?”
“見了很多世麵,融合了很多國家的風味,很好吃,總的來說還算不錯吧!”
阿賜又問孔子道“先生,您老看我端木賜這個人咋樣?”。孔子則回答道“女(汝)器也”,意思是你是個東西吧。當然這裏的“器”指的是一種人生境界。
阿賜便繼續問孔子道“在你老頭的口中,我究竟是個啥樣的東西呢?”孔子則回答道“算是個瑚璉吧!”瑚璉是當時宗廟裏麵用來裝糧食的高級禮器,理解為說阿賜是個“高級飯桶”。
瑚璉確實是春秋當時各諸侯大國宗廟中的高級禮器,可以和被視為國本的“鼎”在一起使用,這也是各諸侯國要世代保存並愛護的鎮國之寶。西周時鑄有九鼎,象征九州,孔子這裏評價阿賜是“瑚璉”,也就是稱讚阿賜是像“鎮國之寶”一樣,是國家不可或缺,能發揮大作用的頂級人才。
但孔子還講過這樣一句話君子不器,意思是真正的君子不應該成為“器”一樣的人才。所以孔子評價阿賜是“器”、是“瑚璉”,一方麵是肯定阿賜的才華,另一方麵也是在批評阿賜的人生境界並沒有達到君子的程度,隻是個高級飯桶,要繼續努力,站對位,擺正心態。
孔子為啥要說阿賜是個飯桶呢?不外乎他後來是孔子弟子中不僅是飯桶,還是大廚了。臨走的時候,阿賜讚助了孔丘老頭一些銀子,讓他可以去遊曆天下,向諸侯布道,提醒世人向善,也算成就一下自已的功德。
孔聖人想了一下,沒想到自已還有這麽一個富有的粉絲,而且正能量爆棚,還想讓天下歸化儒教的好事,不過這去遊說貧下中農還差不多,遊說權重位高的那就難了,這些人偏偏喜歡墨家和法家,其實後來孔聖人的弟子墨翟和商鞅都背叛了自已,分別去了墨家和法家,轟轟烈烈地幹出了一門偉大的一業來。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宋襄公的例子,使得諸侯對孔子的思想避之不及。
孔子得到這大量的銀子讚助,自然高興,但江湖中曆煉了這些年,雖然聲望高,但對自已的好處卻沒有,個個諸侯都拒絕自已去做官。
之後孔子對遊說天下也便沒抱啥期望,了解天下諸侯都害怕孔子把他們的國家搞跨,但孔子中下階層的粉絲們又多,拳拳之心火熱得很,都想著在江湖中混出個名堂來,以後好衣食無憂。於是隻有風風火火又闖起了九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