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虛驚一場
大奎聞言心中笑了:‘既是愛卿,必不加罪。’想到這故作糊塗問道:“臣不知何罪之有?”
朱元璋緩緩言道:“王參政所奏不知愛卿有何異議?”
大奎想了想言道:“臣若有心貪墨銀錢,自不會如實上報,當初臣查抄髒銀確實隻有十餘萬兩,望吳王明察。”
朱元璋笑道:“起來吧,你的人品本得過。”
大奎道聲:“謝吳王。”隨即起身躬身站立一側。
朱元璋笑著問道:“那依張愛卿,那二十餘萬兩銀子哪裏去了?”說著話間卻是依然雙目盯著手中的書本,看似漫不經心的一問卻是緊抓症結不放。
大奎絲毫不作他想的道:“這個臣不知,罪魁已斬首,如今臣有口難辯。”
朱元璋笑了笑道:“眼下我大明養精蓄銳,江南屯兵近百萬。不日即將舉兵北伐,這江南之地卻是何人能為本王據守?”說罷深深一歎。
大奎不禁問道:“朝中文武眾多,吳王何愁沒有人選?”
朱元璋放下書本,定睛看著大奎道:“順元城的孟大人來京後,見了本王呈上了一件物事,正因為這件物事本王今日才網開一麵。你斬了順元上任的府尹梁有才,雖繳獲了大批髒銀,但卻有二十萬的髒銀不知所蹤。就憑這一點,本王斬了你也不為過。”
說著朱元璋在桌上拿起一塊疊好的旗幡扔在大奎麵前道:“這便是如今順元府尹呈上的物事,你看看吧。”
大奎拿過那旗幡,徐徐展開來看,不多時雙目已是淚光盈盈。這哪裏是什麽旗幡,卻是一塊諾大的白布上洋洋灑灑寫就萬言,後麵是許許多多數都數不過來的手指印。這塊白布雖是不值一文,但在大奎心中卻是堪比千金,這白布竟是一封萬民書。
朱元璋緩緩道:“你知道梁有才是王福的親戚黨羽,你也知道王福乃是王親,為何卻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行事?”
大奎聞言雙手捧著萬民書流淚道:“臣受吳王器重委以重任巡視江南,心中當無愧吳任,縱有萬難張大奎也要以百姓為念。今日哪怕吳王斬了臣下,張大奎也不會後悔,我便是要天下百姓都感念吳王的恩德,要讓天下百姓知道吳王的欽差是為民做主為民請命的。更要讓天下人知道,吳王收複天下是為百姓謀福。若能如此,臣萬死不辭!”
好家夥,這一個大帽子差點沒把吳王朱元璋悶死。俗話說得好:逢人且說三分話,莫要全拋一片心。大奎這些話,真真假假委實讓人難以揣度。
朱元璋聞言點頭道:“恩,本王沒有看錯人,但王福之所為你卻不可多加幹涉。哎~~本王是有苦難言啊。”說罷以手扶額狀似十分為難的樣子。
大奎抱拳躬身道:“臣明白吳王的苦心,今得吳王所命。張大奎謹遵王命!”說罷再次深深一揖到地。
朱元璋點點頭道:“張愛卿身為江南通政使,須知身上的責任重大。京裏張愛卿就不要待了,等到天色轉暖張愛卿便該四處巡查的便出外走走吧,但凡有類似於順元梁有才的貪官汙吏,三品以下張愛卿盡可先斬後奏。若要百姓安居樂業,首先便要保證為官者的清廉!行了,若無其他事張愛卿便退下吧。”
大奎屈膝再拜,伏在地上哽咽道:“臣告退。”說罷起身戀戀不舍,一步一回頭的走出了殿門。心中卻是明白,看到我終日在家遊手好閑,這是要趕我出門幹活了。沒辦法,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好日子到頭了。
等到大奎回到自己的宅邸,馮師爺見了麵便急急稟告道:“大人,進京述職的各地州府皆派人送來投貼,並有專人送來禮物,現下都放在前廳了。不知大人作何打算?”
(ps:古時拜年都送投貼,官家互相間也憑此來往。)
大奎邊走邊道:“在我的老家就有拜年的習俗,給長輩拜年尚需禮物。既是同朝為官,這點臉麵還是要給的。統統收下!哎,都送了什麽?”
馮師爺不敢隱瞞,左右看看才低聲道:“投貼上皆附有禮單,林林總總品類繁多。屬下一句半句也說不清楚。”
大奎聞言便道:“你即著人一一驗看,然後細細報於本官知曉!”說罷,大奎舉步走向前院。身後馮師爺聞言隨即招了許元,董虎,田風,周凱四人前往前廳。
大奎還沒到後院即聽到楊小虎與盤步的呼喝聲,大奎很滿意。兩個義子若是一直這般用功,不用多久武藝便會精進。若說正月中旬既是大比武,大奎還真不敢說楊小虎能奪魁,但若是五月比武那可有一段時間可以準備。
大奎一進了院子,既看到楊小虎與盤步一絲不苟的在練功,孟歌在一邊不時出言指點盤步。三人見到大奎進了院子,盡皆挺身拱手見禮。大奎笑笑道:“你二人繼續操練,孟兄跟我來一下。”
孟歌領命隨後跟著大奎去了中庭,大奎一邊走一遍道:“孟兄久在市井,想必對於鍛造有些認識。我雖是窮苦出身,但對於兵器打造卻不在行。今日勞煩孟兄走一趟鐵匠鋪,給你與楊小虎及盤步打造兵器。”
說著帶領孟歌進了大廳,(張府分五進,既是有五個大廳。)來到廳中,大奎吩咐丫鬟看茶,這才對孟歌詳細說道:“小虎的兵器要依照我的镔鐵烏龍槍樣式,但要好鐵精煉。我的鐵槍是八十五斤,你便去打造一杆二十斤的鐵槍吧。你與盤步的兵器你看著辦,不要怕花錢。用多少銀子隻管去賬房拿!”
孟歌聞言大喜,拱手領命轉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