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盤點(二)
第二百一十五章 盤點(二)
再說海上運輸方麵,北疆的海上運輸起自歐戰之時,當時的國內成規模的運輸船隊僅有一個,是李鴻章在晚清時期組建的輪船招商局,雖說是當時國內最大的一個運輸船隊,但組建四十年來船隻更新換代很慢,無法機型大規模的遠洋航行,所以在出口業務上不得不依賴外國輪船尤其是日本輪船進行組織運輸。但是好景不長,持續的歐戰,使得遠東經濟發展極快,尤其是國內的生絲以及紡織更是發展極快。再加上中國的人口優勢使得生產成本相對於另一個生絲以及紡織大國日本的更加低,慢慢地對日本本國的產業造成了極大的衝擊!麵對這種情況,日本當局出台了針對中國出口商品的新的限製條例,在出口是收費之高昂使得中國商品的成本增加了一倍還多!
萬般無奈之下中國的國內的商人的隻有自己尋找替代的辦法,南方的商人們采取的辦法就是集資擴大輪船招商局,發展自己的運輸實力,並且向江南那幾個船廠緊急訂購了適合遠洋的船隻。但是隨著歐戰的爆發,鋼鐵價格急漲,南方的鋼鐵廠已經完全衰敗,合格的鋼鐵的根本不夠用!所以建造速度非常慢!對外購買的更不現實,現在各國列強想方設法的增強自身的運輸實力,連一些老掉牙的船隻都用上了,哪有船隻出賣啊!所以雖然南方的商人們想盡辦法,但是收效甚微。北方的船運實力向來較弱,麵對這個局麵,也是束手無策。最後還是北疆原來的遼係為了擺脫這個困窘的局麵利用自己有限的幾條近海運輸船和剛建立的船廠開始建立自己海運勢力,相比於南方北疆當時的發展條件要好一點,最起碼造船的普通的軟鋼不愁,所以發展的相當快,並快速的成為北方最大的海運力量。並最終成為了國內的最大的一支海運勢力,為北疆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徹底擺脫了依賴國外遠洋運輸船隻的不利局麵!
作為北疆發展最晚的一個運輸工具--飛艇,這種飛行器在中國的發展並不長,是當時北疆和蘇俄爆發局部是為了解決自己運輸力量不足緊急向德國購買,並用購買的飛艇組成了自己的第一支完全有外國飛行員組成的運輸部隊。在使用過後馬上讓自己的船廠根據圖紙進行了仿造,並在仿造的過程中進行了重大的改進,並最終量產,這樣,北疆自己的空中運輸部隊才開始發展起來。在這些年的發展中,北疆自己的飛艇已經發展到了兩代。第一代的氫氣飛艇現在也發展成為了氦氣填充的安全性飛艇,這種氣體經過飛機製造廠和北疆科學界近五年的研發才成功,並最終生產,讓原來還有安全隱患的飛艇徹底的成為了一種安全的飛行器。並在第二代發展成功後,開始正式向民間尋找合作夥伴,成立了國有控股的飛艇客貨運輸公司,並快速的成為了一種新興的力量!
除了基礎建設方麵,工業方麵的在良好的基礎條件下,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輕工業方麵北疆特色肉罐頭的食品加工,麵粉加工,毛紡和棉紡,以及沿海地區的魚類加工等等加工行業,在這些年裏隨著國內百姓的生活日漸富餘,市場也逐漸變得大起來,是的工業的發展更加快速起來。當然最大的還是北疆方麵軍隊的訂貨,陸海空三軍將近六十萬人的訂貨也使得北疆控製區內的商人們隻要保證自己貨物的質量保準不愁銷路!在生產規模上來說相對於六年前,整個北疆地區的輕工業的規模足足擴大了三倍。
重工業發展方麵更是取得驚人的成就,僅從鋼鐵產量上就能看出一些來,生鐵產量上在這五年來從原來三十多萬噸一躍增長為了現在200萬噸,不得不說快速發展的經濟甚至戰爭都是這些發展的動力!鋼產量上也是非常可觀,現在的鋼產量足足有90多萬噸,其中特種鋼的產量都有40萬噸。在鋼鐵廠上除了原來的鞍山,沈陽,葫蘆島和龍煙鐵礦四個地方外,在這些年又成立了石景山鋼鐵廠,其他的小規模的鋼鐵廠更是多,使得僅僅北疆控製區內大規模的鋼鐵廠就占到全國的八成,小規模的鋼鐵廠的數量更是占到一半!
造船廠在北疆地區的統治區內也成了擴張到了兩家,除了新建的葫蘆島造船廠之外,另一家就是在大沽造船所基礎上擴建的造船廠。兩家造船廠一年的造船可以達到三十萬噸,在整個中國來說當之無愧的第一,其中技術實力最強的不是老牌子的大沽造船所而是葫蘆島造船廠。其中原因主要還是一個新建的船廠就如一張白紙,可以按照最新的技術來規劃,另外也因為當時是北疆唯一自己控製的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船廠,當讓給予最大的技術支持!在普通的軍械生產上整個北疆的產量更是當之無愧的全國之冠,其中步槍月產量就達到了一萬五千杆,輕機槍的月產量達到了1000挺,重機槍月產量也有恐怖的500挺。在火炮生產上每年的產量更是不少,其中75mm口徑火炮年產量達2000門,105mm火炮年產量有1000門,150mm口徑重炮產量低一點但是也能達到一年200門的產量,210mm口徑的火炮由於隻是作為陸軍的最後頂尖武力來使用,所以產量並不大,一年的產量也隻有60門!產量最大還是北疆的新開發的火炮20mm口徑的防空機關炮和傳統的各種口徑迫擊炮,防空炮一年的產量能達到4000千門之多,60mm迫擊炮和82mm迫擊炮年產量更是恐怖達5000門,這麽大的產量也和迫擊炮的生產工藝簡單有關。
最為重要的是北疆的農業發展方麵的成就,尤其是那些新開發地區的農業成就更加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