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一部電影的製作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前期籌備、拍攝、後期製作、審查和發行幾個階段。而前期籌備階段首要的就是劇本創作,隻有敲定了劇本,才能進行備案、預算、組建劇組、選定場地、製作道具等後續工作。
如今,最終的劇本還沒有確定下來,冷靜下來的馬文暗暗有些著急。但梁晨晨告訴他,不要著急。按照原來的計劃,她先是要在宋家寨當一個月的老師,然後去參加一個綜藝節目。等她忙完了這一段,學校也差不多放暑假了。如此一來,不僅給馬文留了充足的時間,還能賺到一筆錢,為電影的拍攝提供資金。
“我擔心的不是時間問題,而是創作的方向,時間對我來說,從來就不是問題。”馬文表現得很嚴肅,“按照你最初的想法,這部電影是自傳性質的。冒昧地說一句,這個方向是有問題的。我們的文化從本質上講是內斂的。由於這個主演就是你自己,觀眾會覺得你很自戀。到時候,再有一些負麵八卦被曝出來,輿情會很難收拾。”
朱莉道:“這樣不是很好嗎,引發爭議,說不定能造成轟動效應。”
馬文搖了搖頭,“此番我們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口碑。有了業界的口碑,才能吸引投資;有了觀眾的口碑,才會積累粉絲。再說,挨罵的不一定就能紅,那種低級的炒作方式,觀眾早已厭倦了。”
梁晨晨不置可否,思慮了片刻,問:“你有什麽別的想法?”
馬文道:“成型的想法還沒有。如果把主角設定為一個普通人,或許更糟糕。沒有人會關心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即便她是天底下最大的好人。”
“你這不是廢話嗎?”朱莉看出了梁晨晨的失望,趕忙提醒馬文,雖說三人宣稱同舟共濟,但還是要分清主次的。如果麵前的不是梁晨晨,他這個菜鳥編劇,立刻就會被趕出去。
馬文笑了笑,他也意識到自己說得有些過分了,又道:“劇情和人物,我再考慮,然後跟你商量。不過,我想到了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拍攝場地。我的建議是,把拍攝的場地放在萬花穀,而不是真實地還原破敗的鄉村和髒兮兮的熊孩子。真正的宗教都是勸人向善的,真正的科學都是追求真相的,真正的藝術都是審美的。真善美,是人們永恒的追求,在什麽時代也不會過時。而且,跟萬花穀方麵商量一下,說不定連場地費都省了。”
“我累了,晚餐的時候再討論吧!”梁晨晨有些意興闌珊。
“姐,你午飯還沒吃呢!”朱莉有些擔心。
梁晨晨擠出一絲笑容,“不想吃,就當減肥了。”
……
朱莉覺得有必要和馬文好好談談,他這個人有時候實在搞不清自己的身份。在傅爾黛麵前是這樣,在梁晨晨麵前也是如此。作為一個在影視圈混跡多年的“老油條”,她想告訴馬文,編劇從來就不是什麽重要角色。他應該服從導演,甚至是演員的意誌,僅僅充當一個筆杆子就行了。不然的話,永遠別想混出頭。
所以,趁著吃午飯的時候,問:“原來那個劇本,我看著挺好的,梁晨晨也很滿意,你自己怎麽又改變主意了?”
馬文道:“我原來那麽寫,完全是討好她,她當然滿意了。你既然視她為偶像,愛屋及烏也可以理解。可問題是,現在的情況變了。我們都把改變命運的機會賭在了這部電影上,就不能應付了事。”
朱莉道:“那你也不能直接說她自戀啊!”
“我沒說她自戀啊!我是說,部分觀眾會產生這種錯覺的。”馬文辯解著。
朱莉道:“觀眾在那兒?這話還不是從你嘴裏說出來的?你知道著多麽傷人嗎?說嚴重點,你直接否定了她這些年所有的努力。”
馬文一字一頓地說:“我真沒這個意思,隻是就事論事。你看,所有做慈善的人,都號稱不求回報。她倒好,把自己行善的事情拍成了電影。你說別人會怎麽看?先不說普通觀眾怎麽看,就是圈內人也會有看法的。我是替她著想。”
“你說得對!”梁晨晨突然出現在他們身後,然後又坐到了他們對麵,“是我思慮不周,這個方向就放棄吧!”
朱莉趕忙噓寒問暖,“姐,你想吃點什麽?”
“隨便吧,跟你們一樣。”梁晨晨對吃飯沒什麽興趣,“不如這樣吧,我們來個頭腦風暴,試試看能不能選個新的方向,不然我睡不著覺。”
“也好!”馬文拍了拍自己的腦門,笑道:“隻靠我一個人去想,也難免有失偏頗。不過,頭腦風暴,也要有個合適的起點。我覺得,就從主人公開始吧!我們要塑造怎樣一個人呢?她的人生為什麽會和支教聯係在一起?”
朱莉和梁晨晨都苦思冥想著,本來應該很熱烈的頭腦風暴,變得冷清無比。
馬文道:“我來起個頭吧!首先,我們從常規出發。我們假設,主人公是個山村裏出來的女孩,正由於她是個女孩,所以被父母剝奪了上學的權力。這樣的故事我們很熟悉吧!這個女孩為了支撐家裏的生活,很小就外出打工。於是,就有兩種可能——其一,她混得很差,成為芸芸眾生,這個不考慮。其二,她混的很好,成為女企業家之類的,整日裏除了忙忙碌碌就是燈紅酒綠。那麽,發生了一件什麽事,讓她產生了去山村支教的欲望呢?”
“我先說!”朱莉收到了啟發,“她雖然很有錢,但一直被上層社會視為暴發戶、土包子。她想盡辦法包裝自己,但還是被人恥笑。於是,她就想著讓自己家鄉的女孩子好好讀書……”
“還湊合!”馬文給出了評價,“但是,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氛圍中,這樣的人受到恥笑的可能性不大。我再提示一下,一個故事的激勵事件,是指發生在人物身上的最好的或最壞的事情。對於剛才那個女企業家而言,再好的事情也是錦上添花,所以必須發生一件最壞的事情,可能是事業上的,也可能是感情上的,而後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比如,她找到一個大學教授當老公。可是他們壓根就談不來。後來,她老公跟自己的學生有了外遇……”
“你的心理真夠陰暗的!”梁晨晨顯然不同意這個設定,“如果真是這樣,她還會資助那些女孩子考大學嗎?她應該恨那些年輕漂亮的女學生。”
“拋磚引玉,拋磚引玉!”馬文尷尬地笑了笑,而後又道:“我一直沒敢問,您是因為什麽致力於支教事業的呢?”
梁晨晨道:“也沒有什麽特別的原因,有一年不是爆出了慈善醜聞嗎?我不願再給某些機構捐錢,便想著親自去做。我做事不喜歡半途而廢,於是一直堅持到現在。你要問我有多愛那裏的孩子,我還真說不上來。”
馬文撓頭,道:“讓一個人產生真心支教的欲望,確實很難啊!人們總是抱著各種各樣的個人目的,比如我自己。”
梁晨晨道:“有個人目的是正常的啊!如果這種最初的目的,因為某件事情而發生轉變了呢?例如,你知道了李校長的事,難道就沒有觸動?”
“這倒是個好的思路!”馬文似乎抓住了什麽,拳頭攥得啪啪響。
梁晨晨看上去輕鬆了許多,忙道:“就按這個思路,先弄出一個草稿來。鑒於你有著驚人的寫作速度,給你一周時間。下周末,我們還來這裏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