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敵襲的號角聲
雖然,城樓上的收城士卒有了變化,可太史慈並沒有太當一回事。
這幾天下來,守城的人都沒有什麽正麵迎戰的想法,一味的逃避,除了投石機出來,轟炸的時候,他們有表示過一下,其他的時候,連在城下叫陣,都沒有理會。
這不得不讓太史慈,對於城中的這些守軍,有了一些輕視。
他如往常一樣,從大營裏出來,走到了這樂成縣下。
“袁熙小兒,還不出城投降嗎?你們在這城中的糧食還能堅持多久呢?”
“非要等到最後一刻才出來嗎?”
太史慈這些人呢,是知道張郃之前已經燒了蹋頓等人搶奪過來的糧草的。
所以都知道,城中的袁熙是沒多少糧草的。
正是因為這樣,太史慈等人才會明白,袁熙等人現在的死守,隻是徒勞。
不過也是因為知道袁熙在城中沒糧草,他們在城外布置了很多防守措施,害怕狗急跳牆的袁熙會在最後幾天,從城中殺出來。
太史慈站在城外,衝著城樓上喊了幾句。
果不其然,並沒有得到城樓上有任何回應。
罵罵咧咧的衝著城樓叫喚了幾句之後,就打算回去了,讓自己的兵馬,準備衝著城樓射上幾輪箭矢,草草了事得了。
可今日,就在他命射手,衝著城樓射出了一輪箭矢之後。
這樂成縣的大門,卻在這個時候打了開來。
吱呀一聲。
緊接著一陣隆隆聲。
偌大的城門,被推動。
笨重的鐵門緩緩打開。
太史慈聽見了這個聲音,頓時一愣。
一時間還真以為自己剛才的那一番話勸降,說動了袁熙。
袁熙這是要打開城門投降了。
可太史慈沒這麽笨,他知道,如果對方要投降的話,根本不會這樣直接開門,在城樓上回應幾句,商談好細節才是真正的投降之法。
這樣直接打開城門,隻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衝著城外的太史慈等人發起進攻。
“不好,敵襲!”
太史慈意識到了這樂成縣裏的人要從城中殺出來時,立刻大叫一聲。
用腳衝著旁邊的親衛踢了一腳。
“還愣在這裏幹什麽,吹號角啊!”
那親兵愣了一下,急忙阿了一聲,反應了過來之後立刻去讓人吹響了號角。
敵軍進攻的號角聲一吹動。
便立刻傳蕩到了大營這裏。
還在和郭嘉商量著鄴城戰事的劉爭,突然聽見了這股號角聲。
倒是驚訝了。
“嗯?奉孝,你聽這聲音。”
郭嘉順著劉爭的指引,聽見了從遠處傳來的號角聲。
聽清楚了之後,也是臉色一沉。
馬上衝著劉爭回了一句。
“陛下,這是我軍的號角聲?”
“好像是,有敵人進攻了!”
二人雖然聽見了這聲音,可一點都沒有慌張。
這裏可是他們的大本營,先不說四周有好幾萬大軍拱衛,光是劉爭大本營裏駐紮的兩支軍隊,就足以讓別的人馬,不敢靠近。
駐紮在劉爭大營周邊的,除了有呂布和高順統帥的陷陣營之外,還有呂綺玲的巾幗營。
這兩支兵馬,就算是麵對千軍萬馬,也能夠護衛劉爭從萬軍從中殺出去。
況且,劉爭本部大營裏,還有錦衣衛護衛,安全的很。
就算是周邊出現了一些敵人,可這些敵人並沒有那麽容易殺到劉爭的跟前。
“這個時候,居然還有人來進攻,奉孝不如猜一下,是誰的人馬,殺到這裏來了?”
劉爭不但不擔心,反而還有空和郭嘉猜一猜這些殺到大營周圍的人到底是誰。
郭嘉聽見了劉爭的話之後,倒是淡淡一笑。
對此,他甚至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陛下,你這就有點瞧不起我郭嘉了,這還用猜?”
“能夠在這個時候,引起殺機的人,除了這城中的袁熙,還能有誰,陛下總不能還以為是兗州的趙雲殺到這裏來了吧。”
這也確實是如此,能夠在這種時候,讓太史慈吹響號角的,也就隻有那樂成縣城裏的袁熙了。
“哈哈,奉孝你還真的是聰明,那你再猜猜,袁熙為何要在這個時候出城呢?”
“這也容易,無非就是兩個原因。”
“哦?哪兩個原因?”
劉爭看著郭嘉,頗為感興趣。
“一是,這樂成縣城裏的糧草已經差不多了,那城中的糧草被張郃將軍燒了不少,袁熙本就缺少糧草,這幾天下來,他肯定是絞盡腦汁收集糧草,可是被我們困在這城中,他始終是堅持不了多久的,算一算日子的話,今日也差不多了。”
“畢竟,他也不可能等到最後一天,沒有糧草了,才出來和我們交戰的,我料定他必不會投降,出城和我們交戰,是唯一的可能。”
郭嘉一說,劉爭點頭稱是。
“嗯,說的不錯。第二又是什麽?”
“這第二嘛,應該是城中的袁熙看出了我們的計劃。”
“哦?此話怎講?”
劉爭好奇的看著郭嘉。
“這隻是我的猜測,畢竟袁熙雖然蠢,可他手下還是有幾個能人的。就如那田豐,我也有所了解,少年博學多才,在冀州很有名望,最初被太尉府征辟,推薦為茂才,後來被選為侍禦史,因憤恨宦官當道、賢臣被害,於是棄官歸家。”
“此人後來在袁紹的手下也多有建樹,算得上是袁紹手下最聰明的幾個人之一了,現在跟著袁熙,倒也有幾分惋惜了。”
郭嘉嘴裏念叨了幾下田豐。
劉爭一聽,更是讚同,袁紹手下最有用處的兩個謀士,一個沮授,一個就是田豐了。
田豐此人,劉爭對此也頗有印象,一直都想要招攬至自己的麾下,可是一直沒能夠和其見麵。
如果這一次有機會的話,劉爭說不定還是願意招攬他的。
“是與不是,我們出去看看就知道了。”
劉爭起身,邀請郭嘉一起出門,去看看外麵這敵襲的號角聲,到底是從哪裏傳過來的。
他和郭嘉剛走出大營外。
外麵,呂綺玲已經騎著戰馬,走了過來。
“夫君。”
“綺玲,你怎麽來了?”
“我聽見號角聲,便來保護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