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辣鹵雞爪
是挺高興的。
在你吃我牡丹魚片之前,都挺高興的。
夢裏頭的徐慨,不言不語,內斂安靜,雖叫人捉摸不透,卻不算討厭。如今看一看,話是多了不少,可還不如不說話,至少不說話時隻是冷淡,這一說話是欠揍。
含釧自詡是好脾氣的人,可這些時日每每一見徐慨,她心裏頭這股氣,就不打一處來!
這氣一來。
胸口倒是不那麽疼了。
含釧扯開一絲笑,“每天都挺開心的呀。往日裏客官看不出來嗎?”看了眼沒剩多少的魚片,“您回去後還是喝點山楂水晚上吃太多,容易嗝食。”
說完,未停留半刻,轉頭就走了。
徐慨看含釧原本是笑著的,如今卻板著一張臉轉頭就走,有點莫名其妙。
剛才都還高高興興地拿著地契房契回來了?
如今怎麽板著一張臉,跟誰欠了她十兩二十兩銀子?
徐慨微不可見地搖搖頭。
小姑娘可真難懂
臉色跟這春日的天色似的,一會兒陰一會兒陽,一會兒落雨一會兒天晴
掌櫃的都進灶屋了,隻能和櫃台後那位鍾嬤嬤結了銀子。
鍾嬤嬤是認得徐慨的,前些時日徐慨來吃飯,都遇上鍾嬤嬤或是午歇或是清賬,沒遇見過。如今鍾嬤嬤看清了徐慨的臉,連忙出了櫃台,照著宮中的舊例佝身福禮,“給您請安了!奴先前兒是浣衣局的女使,蒙了皇恩放歸出宮,往前還承蒙您的照顧,收過千秋宮的打賞。”
徐慨心裏想著事,看了眼鍾嬤嬤,無甚印象,隨口道,“地契房契得收好在宮裏兢兢業業幾十年,為的就是體體麵麵地出宮養老不是?”
話說出口,便發覺說漏了嘴。
君子之行,向不圖報。
一段小事,何必日日掛嘴。
徐慨低頭清咳了一聲,放了一小錠銀子在桌上,也轉身走了。
留下鍾嬤嬤在櫃台後琢磨了半天。
合著這些房產地契物歸原主,全賴這位爺使的力氣?
鍾嬤嬤轉頭看了看布簾子直直垂下的灶屋,輕輕抿了抿嘴。
月明星稀,接連幾日,都是大晴天。
含釧趁著天氣晴朗,租了一輛牛車,帶上鍾嬤嬤去她名下的產業——東郊二十畝的林場如今正荒廢著,地種了幾棵稀疏的橘子樹,含釧飽餐一頓橘子的夢想徹底破滅。這還不是最破滅的,後海那十畝的莊地壓根就無人耕種,不知是荒廢了幾十年的地,貧瘠得恐怕一顆菘菜都長不出來!
有了前頭兩處做鋪墊,含釧看著香山那十畝鬱鬱蔥蔥嗯長滿雜草和奇奇怪怪的壓根就不結果的樹心情倒是很平靜。
鍾嬤嬤看著這些個壓根無人打理的田地,麵色沉了沉,“把銀子拿給阿良去買的後海的莊地最貴,給了他一百二十兩銀子他回來說,這十畝地肥沃有賺頭,本身就帶著租子,一年可收三十擔毛糧,十來擔精糧,換作銀子便是十多兩銀子。”
誰曾想到,卻是竟是這麽貧瘠!?
那阿良在其中必定是吃了銀子的。
真是蠢。
隻見眼前利,不見長久益。
本就是落他們的戶頭,還在中間吃銀子,這不是吃自己的肉嗎?
含釧搖搖頭,那兩口子便是當奴才,一輩子都隻能當最低等的粗使!
第二日去,含釧就帶上了官牙的黃二瓜再去一次,評了評林場、莊地和山地,含釧和黃二瓜是老熟人了,含釧還特意給黃二瓜帶了一盒新出爐的紫米糕和一匣子昨兒個才撈起來的辣鹵雞爪。
辣鹵是含釧這些時日推出的另一道好菜。
辣鹵牛肉、辣鹵牛肚、辣鹵雞爪、辣鹵鴨腸、辣鹵藕片都是下酒的好菜。
香料還是拉提給配的,含釧嚐了嚐味兒,伸手多撒了一把幹辣椒和幹花椒進鹵水裏,教導拉提,“做菜不是模仿和複刻,得用腦子想——你這味兒頂天了算是北京城裏做鹵味最成功的,和留仙居這些個大酒樓的味道差不離。那食客為啥要在咱這兒吃鹵菜,不去留仙居吃?”
幹辣椒、幹花椒成倍入味後,雖失去了一部分不太吃辣的食客,卻讓另一部分食客吃上了癮。
如今,黃二瓜正啃著雞爪站在蕭瑟的山地跟前,搖搖頭,“莊地和林場都還有得救,這山地能賣了就賣了吧,回點現銀,咱去賃幾個能幹的莊戶好好打理打理您的林場和山地。”
得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
黃二瓜看了林場和莊地的地貌,心裏大致有了譜,幫著鍾嬤嬤規劃了一番,“東郊的林場地勢高、土地肥沃,您隨手撒把種子便可長出好苗。您種上橘子樹、桃樹、棗樹和甘蔗,保您一年四季都有收成。至於那塊莊地是旱地,荒了許多年,前兩年的收成可忽略不計,必得到第三年才可收支持平,您請兩戶莊戶來來幫您耕種麥粟或是菘、葵菜,或是瓜類,都挺好,往後也是一項可觀的進賬。”
含釧聽著記在心裏頭。
鍾嬤嬤也聽得雲裏霧裏的。
這兩從宮裏出來的,從未學過庶務。
哪樣田種哪樣菜,什麽時候收成好什麽時候收成差,該收幾個點的租子,又該請怎樣的莊戶
簡直是兩眼一抹黑。
故而,女使出宮雖好嫁,家中略有些恒產家底的人家倒也不太樂意娶回去——雖懂琴棋書畫,斷文識字,可不會管庶務啊!許多人家,特別是官宦人家,一家人的吃穿嚼用全依仗著中的田地收成,或是店鋪租子若主婦沒成算,家底便會越過越薄,一家人的吃穿都沒著落了。
含釧不了解這一塊兒的生意,未置一詞,跟著黃二瓜的思路走。
以五十兩銀子的價格賤賣了山地,又托黃二瓜找到了兩戶剛從山東到北京謀生的莊頭,買了苗兒、種子,原處蓋了兩間簡樸實用的宅子,正好如黃二瓜所料,六十兩銀子剛好懟夠。
既是要打理莊戶,總不能時時處處都仰仗黃二瓜。
含釧特意帶著小雙兒去近郊書場買了幾本《齊民要術》、《陳敷農書》、《王禎農書》等,眼睛從書攤上掃過,抿了抿唇,終究是將那本書抽了出來,放在一塊兒算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