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命由天定
今日似乎極不平靜,白日在李老太爺的靈堂前發生了那樣的事,入夜,又要使得兩人無法入眠……
此時已近淩晨。
蘇子戎仍徘徊在長曦的閨房外,看著窗內的燭火跳動,急躁卻隻可耐心等待。
秋夜冷風吹過,樹枝上還掙紮的黃葉隨之飄然落地,蘇子戎似乎感覺到了什麽,腳步忽緩了下來,待片刻後那人無聲靠近,聚力狠狠一掌劈向身後.……
他劍眉擰成一團,目光冷厲,瞥了眼擋下自己這一掌的手臂,轉而看向麵前這個身著黑衣夜服之人。
“白澤。“他念了出聲,卻並未叫喊。
二人極有默契地同時收了手,並各自退後一步。
互視片刻,白澤摘下麵具握在手中,朝蘇子戎身後的房間看了一眼,立即收回視線。
長曦還未醒來……
“你來做何。“蘇子戎時刻防備著,生怕他又起什麽歹念,將長曦也帶了走。
“來找你。“白澤字字清晰,直入正題。
“我沒想到經祁殷傳了話,你反而又向皇上以阜州之功請旨賜婚。“
“他的轉告,在我請旨之後。“蘇子戎發覺白澤今日似乎並無惡意,打算心平氣和地問問李老太爺之事。
白澤顯然沒有想到祁殷會隱瞞他的警告,算計與算計中,終究沒人真的跳進那個坑裏。
“我似乎找錯人了。“他自嘲著,又抬頭正視蘇子戎:“我知道你心裏在打什麽主意,李巡西歸阿曦服孝至少兩年,以你的性格,會再次求你父親催促,在年前將阿曦娶回蘇家,這樣也不算不和規矩。“
以南宣民俗,親人故世守孝兩年,若正遇子女兒孫適齡婚嫁,或當年成婚衝喜,或孝期過後再另行嫁娶。
不過一般來說,男子可等上那兩年,女子卻是等不得的。
所以長輩們作何選擇,自然顯而易見。
蘇子戎當然也清楚,現已近九月,離年底不遠了。若過了今年,兩年之內是萬不可娶長曦回府的。
他不想等,不能等,可長曦呢.……
長曦願意嗎?
“你比我要更了解阿曦,也知曉李巡在阿曦心中的分量,與其說他們是祖孫情,不如稱二人是忘年之交,她絕不會在這個時候跟你談婚論嫁。“
“還未問過,怎知答案?“蘇子戎極不樂意這些話從白澤口中說出。
他雖明白,為了長曦也可以等,但這話要長曦親口跟他說,他不想去猜測,或者說他想等長曦那句兩年後的允諾。
盡管女子到了十九這個年紀,已很難再被婚配,盡管在旁人眼中,那時已無人與自己爭搶,可他一日不聽到長曦的允諾,便一日踏實不起來。
“你……敢問嗎?“白澤慢慢吐出這句話,料定他不會沒了分寸問出這些。
若他當真敢問,事情其實還好辦了。
不過蘇子戎也不至於沒了腦子,哪怕自己如何激他,他亦是那個時刻沉穩冷靜的蘇家二公子。
“我自會去問。“蘇子戎說道:“在該問那日。“
“在阿曦身邊四年,她對你是哪種態度和想法,我看得足夠明白。“白澤奉勸著:“她隻將你們的一紙婚約當作理所當然,強迫自己敞開心扉去接納你,並沒有你對她的那種男女之情,甚至可以說,你不過是一個從小陪在她身邊的忠實玩伴。“
“既然如此,你可看得明白自己……在她心中是何等存在?“蘇子戎忍不住回諷。
他知道.……他當然知道,就是因為知曉長曦對自己的這種態度皆因那一紙婚約,所以他才更懼怕。
“我?“白澤輕笑:“我不重要,也不願意去爭搶她心中的那個重要,我這樣的身份注定一生不會有近親之人,所以我離開李府,亦是不想害了她……“
白澤鬆了一口氣,他也不曾想到自己竟會同蘇子戎這般心平氣和地說話,這些話憋在心裏許久,再不一吐為快,不知會不會憋出病來。
“你若當真為她好,也該順其自然,要知道命由天定,你此生注定不會凡庸,可她卻是一個簡單的人.……“
“即有話,何不直說?我不太習慣與你這般交談。“蘇子戎道:“不動手,似乎對麵站著的並不是我所熟悉的你。“
“離開她罷.……“白澤道:“離開她,她才能活得簡單快樂。“
他低眉,將那些不該說得話說了出來。
“你隻能娶趙寧嫣。“
話落,蘇子戎淡漠的眼神閃中過一絲詫異,卻瞬間一如往常,他並不多問,也沒有打算打斷白澤的話,繼續安靜地聽著。
“蘇子渝未同他所想,在襄王當時羽翼頗豐那年被迫娶了趙娉婷,事後襄王以謀反之罪被剿,他留了趙娉婷一命為換世人口中的仁慈。“
白澤口中的這個“他“,不難想到,便是當今聖上了。
“趙娉婷有命活到此時,是因為蘇家還有一個二公子……“白澤道:“想必我不說,這也是你一直在擔憂的事。“
若這次阜州之行未惹了吳沛,沒有吳貴妃阻撓,蘇子戎怎會隻有一個小小的校尉可得。
他一直在隱忍,一直不敢往上走,或者說,是不能。
“蘇家手握南宣係數兵權,勢力之大朝中無人比及,你以為你們對他的忠心不曾遭到懷疑嗎?“
“一個白日門的新使,如何知曉這些朝堂之事……“蘇子戎並不正麵回答,反而問了一句無關緊要的話。
“如你這般年歲的官員之子,再不濟都已是五品以上官階,你次次在要加官進爵之時叫人揪了把柄,再不刻意,多了總會被人發現。“
不得不說,蘇子戎是極為聰明的人,縱使叫人揪住了什麽把柄,也從來累及不到蘇家頭上。
“我能想到,他或許也清楚。“白澤淡淡地說著,卻叫蘇子戎心頭一震。
自己如何不知,現今南宣最叫當今聖上忌憚的兩姓,一蘇一祁。
一個手握各個要塞兵權的兵府,一個財力雄厚的商賈之城。
他如何不知,若自己再往朝堂近一步,這天下君王又怎會任憑蘇姓之人的勢力左右朝局。
結局不難猜想,襄王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