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茅屋
雨依舊霧蒙蒙地飄著,卻沒有漸大的趨勢,可淋得時間久了,外頭駕著馬車的李長暄身上也變得越來越潮濕,直叫素日好潔幹淨的他渾身不舒服。
午時,車行至林中一間炊煙嫋嫋的茅屋,李長暄見這裏的雜草可供馬食,便欲勒馬停下,還未停穩,長曦已跳了下來,言語間盡是責備關切之意:“都說了我來趕一會兒,你偏不讓.……瞧瞧,濕透了罷!“
“沒事,我身子健壯,這麽小的雨,就是淋個一天一夜也沒什麽問題。“逞強的話剛出了口,便一連打了好幾個噴嚏,他吸吸鼻子,尷尬道:“許是爺爺想我了……“
“怎麽不想我呢?“長曦說著,快步跑去那茅屋前,語氣溫和地小聲敲著門:“有人在嗎?“
門即時開了,裏麵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中年男子拖在門框上,將麵前的長曦,和遠處的長暄嚴大夫二人上上下下打量了個遍,輕蔑地問:“你是誰?來這兒幹什麽?“
一股濃烈的腐臭味隨著這句話自那人口中而出,飄散在長曦臉前,長曦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卻麵不改色,呼吸均勻,並不曾躲閃半步,禮貌道:“大叔,打擾您了,我們三人途徑這裏,想問是否可借貴地休息片刻。“
那人想都未想,直接將門關上,在裏麵吼了句:“前頭不足百裏就有村莊,你們上那兒去罷!“
長曦吃了個閉門羹,卻並不放棄,依舊懇切地求著:“我哥哥淋了雨,有些受寒了,煩請您行個方便,叫他進屋暖暖身子,換件衣服。“
那人沒有回話,亦沒有開門,李長暄聞聲走了過來,道:“長曦,別敲了,我卸車去喂喂馬,你們快趁著吃些幹糧,咱們快點兒趕路,天黑前或許可以到這大叔說的村莊。“
“這天氣不見晴,你再這樣淋上半日,萬一病了怎麽辦?“長曦不聽李長暄的話,依舊邊敲門邊求著茅屋的主人。李長暄抓起她的手臂要將她拉去車前,長曦隻好無奈地跟著,二人正要離開時,那裏頭的人卻打開了個門縫,不耐煩地吼著:“進來罷!“
“多謝大叔!“長曦興高采烈地去車上拿了新衣,將李長暄硬推了進去,過了許久,那人又道:“都進來罷!“
於是,長曦領著嚴大夫,帶著他們從冀川城外買來的幹糧,入了這破舊不堪的茅屋。
屋正中的鐵爐燒得正旺,上頭駕著一口湯鍋霧氣騰騰,看不清裏麵煮得什麽,卻能聞見飄散著滿屋的香味兒。環視一圈,這裏竟是空空蕩蕩,連個床都沒有,那人正盤坐在鋪滿枯草的地上,伸手在爐邊取著暖,李長暄也已換好了衣服,站在那人旁邊微微靠後一步,頓覺身上舒服了許多。他將換下來的舊衣墊在地上,招呼長曦和嚴大夫坐下,又取了些幹糧,蹲在那人旁邊,遞了過去,客氣道:“多謝這位大叔!大叔若不嫌,吃一些罷。“
這人並未說話,也沒有接過吃的去,反而冷冰冰地直盯著長曦身下墊著的衣服,長曦瞧著那目光,有些別扭,快速起身躲去李長暄身後。一旁的嚴大夫從始至終都未敢坐在李長暄的衣服上,她看得明白,也學那人坐在枯草上,道:“李公子快將衣服收起來罷。“
“地上涼,萬一寒了身子,嚴大夫還是墊著坐穩妥些。“說著,又拉著長曦叫她坐回去,她卻瞧著那人的眼睛,如何也不肯,小聲道:
“我吃飽了.……暖和一會兒上路罷.……“
李長暄答應著,匆匆吃了幾口,見嚴大夫已起身,便將手中吃過剩下的幹糧另外包了起來,同屋中依舊坐著不動的主人再次道謝,三人依次慢慢退了出去。正要閉門,那人吼道:“衣服!“
李長暄當作沒聽見似的,牽了馬,架好車,喚著長曦和嚴大夫上去就要離開,那人卻推了門出來,提著他那換下的身舊衣,手裏還拿著一錠銀子,邁著大步跑來,將衣服和銀子都放在馬車上,那張黝黑的臉麵無表情,長曦卻看得見他眼中閃爍著的執著和感激。
李長暄看著那銀子,半響,不知如何開口,隻聽那人道:“將你的東西都拿走!“
罷了,邊往回走,邊淡淡一句:“我的命不值錢,去幫那些值得活著的人罷。“
這話聽在長曦耳中,卻意味深長。
說來也怪,天氣突然漸漸晴朗了起來,即便林中還有些露水偶爾滴下,卻也總覺透著一股清香之氣。
方才上路,長曦執意坐在外頭,陪著李長暄一起駕馬,她見天晴,想起剛剛林中那人,問李長暄道:“衣服和銀子都是故意留下的?“
“嗯……他身上衣不蔽體的,屋裏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可惜我拿的銀子也不多,還得供我們這幾日的開銷……“李長暄頓了頓,忽而笑道:“不過這大叔倒是頗有氣節,不像個普通人。“
“我也奇怪他為何還要再還回來……“長曦不解。
“或許對他而言,公子的憐憫和施舍,是一種恥辱。“嚴大夫在簾後輕笑道:“公子給的那錠銀子,足抵得上尋常人家半月的吃用,按理來說,他這樣的境況,是急需這筆錢的。“
“嚴大夫話中有話……“長曦回頭問道:“我瞧那人確如哥哥所言,並非一般市井之人,難道嚴大夫認識?“
“怎會,我自十年前去了胥城,便再未離開過,若不是打算多賺一些路費去臨陽,恐怕也不會陪著二位來到冀川。“
“那您又為何說,他認為這是一種恥辱呢?“長曦又問。
“因為我經曆過.……“嚴大夫聲音突然沉了下來,回憶著那些不願記起的過往,長暄不自覺地放慢了速度,二人在前頭靜靜地聽著,不敢打擾。
“我曾隨一人離鄉背井四處奔波,雖粗衣草履,粗茶淡飯,至少我們相互依靠著,日子即便不盡人意,隻要心有所托,再苦也是值得的,那段艱難之時,我也曾遇見過一個"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