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啤酒節準備(感謝藍世玉的再次打賞)
李斯科清晨起床,開著汽車把張黎送到了學校,然後帶著張黎的離別吻,回到了牧場。
這個時候,大衛已經按照昨天的安排,做好了籌備,隨時都準備出發了。
昨天晚上,李斯科剛回到家,大衛就過來找過他,提醒他,一年一度的丹佛啤酒節要開始了。
李斯科這個時候才後知後覺,他很早就安排下去,準備帶著牧場產的黑啤,參加這次的啤酒節,希望在能被大家接受,以後牧場固定出產的啤酒就有明確的銷量了。
大衛拿著記錄本,徑直的走向李斯科。
“先生,我們剩餘的啤酒隻剩下一萬三千瓶了。”
他的神情中帶著一些著急,因為這種儲備,完全不夠啤酒節的消耗,要知道,啤酒節一般都會舉辦三天,遊客加本地人參加,人數高達十來萬。
這點儲備可能一天就完了,也是李斯科沒有考慮清楚,牧場第一年種植黑麥,大家都不太清楚這種植物的前景,所以有意的在控製數量,釀出來的啤酒,也隻有三萬多瓶,這段時間牛仔們的消耗,再加上列斯和公雞采購了一部分作為自己喝的,還有幾次舉辦的派對,直接把用量給喝完了一半還多。
“現在也沒辦法了,我們今年是第一年,很多地方都沒有做好準備,就這麽來吧,等我們的名聲打響,後麵就加大產量。”
李斯科有些頭疼的揉著自己的太陽穴,他還是有很多地方總是想不到。
“好的,先生,我們就先出發了。”
大衛點了點頭,對著身後已經裝好車的半掛汽車一招手,汽車緩緩開動,大衛上了後麵牛仔們開著的皮卡車,車隊離開了牧場。
李斯科約好了老丈人張友,打算帶他見識一下世界三大啤酒節之一的丹佛啤酒節,所以張友很早就在家裏等著,看到李斯科回來,沒有停留,已經坐在李斯科的皮卡裏了。
李斯科也沒有耽擱時間,直接擰動引擎,跟上前麵的車隊。
丹佛啤酒節是美國最大的啤酒節盛事,一般都會舉行三天,。300多年前,一批來自“啤酒之鄉”德國的移民在美國安家落戶,創建城市。
美國不僅生產出了能與德國同類產品相媲美的淡味啤酒,還創造出新的品種——美式黑啤酒。此後,“泡”啤酒館成為美國人的主要休閑方式之一,啤酒館也成為社交和集會的重要場所。當時,一些大的啤酒館還兼有旅館的作用。曾在費城生活過的富蘭克林有句名言:“沒有好酒,就不算過上好生活。”盡管費城的啤酒傳統源自德國,但美國人在選擇啤酒方麵心態開放,不僅自釀自飲,也進口世界各國的優質啤酒。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一個城市的比利時啤酒的年消費量竟然超過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這也從另一個方麵說明,美國人喝啤酒不是貪圖痛快,而是講究品質。
每年到這一天,都有很多明星人物和全世界各地的啤酒愛好者前來參加,極大的帶動了丹佛本地的經濟效益。
而且啤酒節還帶有著音樂節的興致,還有不少歌手,是從啤酒節上麵演唱,收到追捧,才開始走紅的。
傳統的bes,鄉村還有搖滾樂都在啤酒節的各個地方上演,不管你是愛好啤酒,還是音樂,還是單純的想遊覽丹佛的自然風光,啤酒節都能讓你得償所願。
李斯科在馬路上行駛著汽車,能看到最近公路上汽車多了很多,這些都是各個啤酒廠家提前做好準備,要來丹佛裝飾自己的攤位。
原本李斯科的牧場啤酒是不夠資格參加的,不過李斯科是土生土長的地頭蛇,原本拒絕他的舉辦人員,在當地一個議員的電話下,很親切的歡迎大衛他們入場,而且還給了一個在拐角的位置,這裏雖然算不上整個啤酒節的最佳黃金位置,但是人流量也是不少的。
李斯科雖然不太讚成這種行為,走了後門是對很多參賽酒廠的不公平,不過這次受益的是他本人,他也隻能別別扭扭的接受了。
謝過了工作人員的好意,大衛把車子停在自己的攤位上,旁邊大大小小的商家都給自己的攤位上擺放著啤酒,畢竟啤酒節明天就正式開放了,留給大家的時間並不是很充足了。
李斯科把車子停好,就下了車,張友很有興致的四處打量著景色,他還沒參加過這種活動,雖然中國有個很出名的青島啤酒節,但是受到工作和家庭的限製,他一直都是比較神往,不得一見的。
李斯科摘下自己的墨鏡,九月的丹佛的太陽很是很大的,他卷起自己的袖口,打算上手幫忙。
“先生,我們來就行了,”
大衛連忙拒絕,他們拿著薪水,怎麽能夠讓自己的老板也一起幹活,這會讓他們很慚愧的。
看大衛的表情嚴肅,動作有力,死活不打算讓自己上手,李斯科隻能作罷,收回了自己要幫忙的想法。
看到李斯科的動作,牛仔們幹活更有力了,他們搬上搬下的,清理著車子上帶來的啤酒,這些啤酒都用定製的膠框裝好的,每瓶500毫升,一件十二瓶。
這樣算下來也有一千一百多件了,對於五個牛仔來說,也是不小的工作量,不過還好的是他們在牧場也是經常進行體力勞作,所以還算適應這個工作。
啤酒節不光需要啤酒,還需要很多的小吃,李斯科一眼望去,排列整齊的小吃攤位都已經擺好了,有墨西哥卷餅,炸薯球,三明治,各種漢堡,炸雞塊。
啤酒節不光對於很多的啤酒廠商是一次巨大的狂歡,也是很多小攤位美食的盛宴。
李斯科想起來去年自己看到的報道,一家專門賣炸雞的攤位,一天收入就有兩萬五千美元。
丹佛為了保護這個一年一度的盛大啤酒節給自己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特意在市區劃出一塊地方,修建了場地,用來舉辦每年的聚會,而且還派遣了衛生部門,嚴格檢查每個攤位的衛生問題,生怕出現什麽食物中毒得醜聞,所以能夠在這裏擺攤的,全部是經過丹佛政府檢測過安全衛生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