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創立商會
將軍府內,沈萬三故意停頓,留了個懸念,引來了不少人的好奇。
“沈老爺你就別賣關子了,大家都等著呢!”白白胖胖的淮安商人朱千伸出肥手撓了撓頭,焦急地問道。
雖說封賞升官的影響不小,但畢竟和專於經商理財的商賈和大地主們關係不大。
沈萬三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說道,“在座的各位有經商的兄台,應該都曉得,這年頭咱們的銀子可不好掙啊。那狗娘養的元廷拿銀票當紙發,拿著八斤寶鈔還換不了一斤米。”
“況且稅吏凶惡貪婪,山賊橫行肆虐,大家都隻能靠銅錢和碎銀結賬,不僅容易被敲詐勒索,而且極其不便,想必各位都深有體會。”
沈萬三還未說完,底下的商賈士紳便已是群情激憤,感同身受。
“是啊!上個月俺從揚州進了一批布,那龜兒子稅官,硬說要將俺的布匹獻給狗皇帝,就用把一大疊寶鈔塞到俺懷裏,愣是明搶走了俺的布。”
“那天俺的茶葉本來都要大賣了,元廷愣是不讓俺開店,後來才知道是那個千戶的親戚要賣茶葉賣不出去了,就強行關了所有城內的茶行一整個月……”
“就是啊,太他媽過分了……”
“咳咳!”沈萬三輕咳兩聲,底下的士紳商賈頓時安靜下來。
即使沈萬三一個充其量隻是一個有錢的商賈,那也要看是誰的老丈人啊。
生活在江浙誰的麵子都可以不給,但台上高坐的那位,麵子是一定要給足的。
“沈某也是一介商賈之流,諸位的艱難我深有同感,所以我連夜冥思苦想數日,總算想出了一個還算尚可的辦法。”
“沈老爺快快請講!”幾個商賈豪紳來了興致。
“如今商道之難,無非出自於兩方麵。一,是銀票數量變幻無常,狗娘養的朝廷無信無義,濫發紙幣;二,是世道不太平,元妖橫行,惡霸叢生。”
沈萬三繼續麵向眾人道:“我知道大家心中亦有憤慨,可時局如此。單憑一家一戶實在難以改變。與其獨自苦苦支撐,不如在場的諸位聯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商會。”
“聯合組成商會?”眾人疑問。
“沒錯!”張士誠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咱們在場的各位士紳商賈家中也都有些餘財,若是將大家的銀兩都匯聚到一起,咱們在蘇北特別發行一種不同於至元寶鈔的銀票,不依靠元廷,而是以商會中的銀兩作為保證,用於市場流通,定能一本萬利,日進鬥金。”
“張大人話雖如此,這個主意好是好,可是俺們……”
許多商賈的臉上都露出疑惑和難以信任之色,當初元廷建國之初以紙幣流通,雖說有一段短暫的繁榮,但一旦財政危機就隻會靠著濫發紙幣度日。
一朝之間,無數商人積攢數年甚至一輩子的財富化為烏有,這也使得商人對於紙幣有極強的戒備之心。
官商勾結自古皆有,也難怪他們有防範之心。
見眾人反應不大,早有準備的沈萬三緊接著說道。
“我曉得,大家肯定是當心,害怕自己辛苦掙來的銀子被商會濫發銀票而吞掉。我深深理解大家的想法。這樣,無論諸位最後出多少銀兩投入商會,沈家和張大人都可以付出同樣數量的銀錢用於發行銀票,若是有濫發之舉,我沈家和張大人第一個虧損。”
此話一出,所有商人都是神情一動,這可是實打實的誠意。
“張大人,沈老爺,恕小的多嘴,再多問上一句。”一個衣著華貴的商人站起身子恭敬地說道,“這商會具體該如何管理為好?”
“按照各位所給銀兩的多少劃分管理權力。”張士誠脫口而出。
“此外,我江浙行省境內的全部軍隊和官員都會大力支持商會的行動,以保障道路肅清。”
張士誠的保證為商賈們的顧慮上了最後一道鎖。
事實上,元廷依靠濫發紙幣解決財政問題的做法極其愚蠢。
若是保持至元寶鈔的公信度一年,元廷那本就潰爛的財政也就會遲一年崩潰。
可是昏庸的韃子統治者輕而易舉地放棄了這極好的機會,將本來極其先進的紙幣經濟變成了一場災難。
這就導致了一個可靠而強力的商會對於在政治上處於極度弱勢的商人來說極其具有吸引力。
眾多商人心中的小算盤一打,一見有利可圖,紛紛踴躍開口。
“既然張大人和沈老爺都這樣說了,那興化黃家,願意投入一萬兩銀子。”
原興化縣令黃自發率先說道。
“哈哈,張大人替泰州百姓趕走了元韃,小民自然要出一份力。”吳家的當家人道,“泰州吳家,願意投入二萬五千兩銀子!”
那肥胖的小老頭朱千也跟著舉手,“淮安朱家,願意投入四萬一千兩銀子!”
“高郵王家,願意投入三萬八千兩銀子!”
“五千兩!一萬三千兩!”
銀兩的數目一點點增加,最後到達了十二萬兩。
但凡明眼人都看得清這商會中巨大的商機,隻要張士誠不倒,這生意幾乎是穩賺不虧,而且隨時可以收手。
坐在旁邊的沈靈月聽著越來越多的銀兩,崇拜地抱緊了張士誠的手臂。
張士誠寵溺地摸了摸沈靈月的輕紗紅蓋頭,麵對眾人說道:
“按照先前約定,我出銀六萬兩,沈丈亦出六萬兩,按投入多寡,由沈丈擔任商會會長,朱千老爺擔任副會長。不日我將在泰州建立袖樓,為商會之所,意為攬天下之財於吾等之袖。”
沈萬三滿意地點點頭,“三天後商會即將發放第一筆銀票,數額為四萬兩,等到名氣打開再將其於二十萬兩銀子逐步發放。”
張士誠再次端起酒杯起身,在場的所有人都立即跟隨。
“願在座的諸位同仁一同努力,剿滅偽朝,光複漢統,也為自己謀個半生富貴,一世英名!”
“願追隨張大人,剿滅偽朝,光複漢統!”
台下的近百人整整齊齊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