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眾心誠服
黃自發著實不懂這位義軍之首的用意,但此時為了活命,也隻好應和下來。
其實黃自發不同於張士誠,他沒有驅逐韃虜,複興漢邦的夢想,他祈望的就是能夠過上幾天好日子,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他人。
很簡單,但同樣值得尊敬。
張士誠命親兵再牽出一匹馬讓黃自發騎乘,張士誠走在最前頭,黃自發緊跟其後作為向導。
對張士誠而言,一個黃自發並不是多麽重要,更為關鍵的是他能起到的帶頭作用。一個縣令降於農民軍,不但沒有被殺,反而得到恩惠和尊重,並且節節高升。
這對於蘇北的各地官吏無疑是震動和感化。
而時間緊急的張士誠需要這個模範帶頭者。
義軍經過興化的大街小巷的時候,家家閉戶,街上的行人寥寥無幾。
張士誠的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這元廷是把他們醜化的多嚴重才會變成這樣啊……
“黃大人。”張士誠回頭問道,“這興化城內現在還多有少糧食?”
“今年的收成不好,縣內的糧倉隻剩下前幾年的五千石陳米和兩千石粗糧了,望將軍見諒,見諒……”黃自發下馬道,“罪官懇請將軍給興化縣的百姓留下一千石的陳米吧,要不然冬天又要餓死不少災民了……”
“你的心意雖好,可你想想你從你縣衙下發的救濟糧中,縣丞貪汙,衙役克扣,百戶盤剝,最後真正發到災民手中的連百分之一都沒有!”張士誠歎了一口氣。
“這……
“興化有多少戶人家?”張士誠又問。
“五千四百多戶。”
“三弟。”張士誠招手喚來常遇春,“你將興化的糧倉打開,按每戶一石糧食,一家一家地發過去,給咱們留兩千石口糧即可。”
“將…將軍……”黃自發顫抖著胡子跪下,“俺替興化的父老鄉親感謝將軍,黃某愚笨,但也願意在將軍帳下效一點綿薄之力……”
“黃大人可願在軍中擔任軍糧調度?統籌放糧事宜?”
“願意!當然願意!”
張士誠滿意地點點頭,繼續向前走去。
“天師張將軍,開倉放糧嘞——!”
“天師張將軍,開倉放糧咯——!”
高高的呼聲和鑼鼓聲響徹在興化縣城的上空,並沒有多麽悅耳,但在窮困潦倒的興化百姓耳中如同天籟。
“開……開倉放糧……”一個已經陌生的名詞重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裏。
“蒼天有眼啊!”一個骨瘦如柴的老人手捧著剛剛發到的陳米,眼角滲出了淚水。
“俺們不靠天,就靠咱們自己的雙手。”一個通熟教義的小兵一邊發放著糧食一邊認真地說道,“張天師從來不叫俺們去向老天爺祈福,而是讓俺們自己努力,靠自己才能吃飽飯,就像現在這樣。”
“靠自己……?”
“對啊,俺們還有教義哩,俺念給你們聽啊。”十幾個小兵發完了整條街的糧食,一板一眼地認真說道:
“勤忠信義勞,人定勝天命!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眾多領到糧食的人都愣住了,隨機開始交頭接耳。
“俺就覺得這個張將軍說得有道理,俺們年年拜老天,日日拜老天,也沒見的老天爺可憐過咱們,還不如跟著張將軍幹了……”一個愣頭愣腦的年輕小夥搶白道。
“你們怎敢對老天不敬?這可是要遭天譴的啊!”一個老儒杵著拐杖在地板上敲擊。
很快就有人出言反對,“你這講話不如放屁!俺唯一的一點糧食被那些蒙古人搶去的時候老天爺在哪兒呢?天譴?那他娘的誰來譴天?”
“俺爹娘,一家人餓死了一大半,隻剩俺和俺妹了。”
那幾個小兵對著那個青年安慰了幾句,繼續說道,“你們可不知道呢?張天師才是真正的神人,他不僅預言了黃河水災和北邊兒的紅巾軍,而且還能讓天地變色,牆冒藍光。”
“真是神人啊……”
“跟了張將軍了!”
“走,跟張將軍去搏一個榮華富貴出來。”
除了一些腐儒,大部分百姓都對三清教會持支持態度。
略微休整四個時辰後,張士誠率軍從興化縣撤出。
張士誠的目的不是找一個安樂窩占山為王,他要洗劫整個蘇北!迫使元軍回援。
四個時辰前,張士誠的隊伍不過五千人。四個時辰後,跟隨張士誠走出的是一支過萬的隊伍。幾乎所有無牽無掛的青壯年都跟著張士誠走了。
這一支帶有濃厚地域色彩的軍隊也被稱為泰興軍。
“全軍整備一刻。”張士誠站在一塊大石頭上揮鞭,“下一站,高郵!”
在行軍路上,除了保持必要的警戒外,老教民紛紛自發地向新教民講述教義和張士誠張天師那宛如神跡的往事。
那五千新教眾的凝聚力迅速增強,除了軍事素養實在太低,其餘倒也勉強看得過去。
……
九月初九,洪澤知縣投降,開倉放糧四千餘石。
九月十一,寶應守備投降,蒙古知縣被活捉淩遲。
九月十二,勸降無效後,一萬泰興軍強攻高郵。
兩天後,高郵知府自殺,蒙古千戶被活捉之後棄市,高郵府解放。三十多個罪大惡極的蒙古貴族和大地主被公審,府內三萬石糧食均數放出,共繳獲二十八門元軍火炮,泰興軍隨即撤離。
僅僅十餘日,張士誠趁著元軍主力包圍徐州府,小部分包圍泰州府之際,幾乎沒有遇上一戰之敵,橫掃蘇北蘇中的十餘個縣城和近百個鄉鎮。
一共放出糧食近五萬石,誅殺貪官汙吏,地主惡霸百餘人,信仰三清教會的教眾隨之增加至數萬人之多,一時間,江浙行省的窮苦人民無不傳頌張士誠之名。
消息傳至盛昭耳中,本來就因精銳全軍覆沒而煩惱的他更加暴躁無常,攻城也是毫無章法,幾天下來又損失了兩千千人,雖說城內死傷總量也過三千,呂珍手臂中箭,潘元明右腿中刀,但總得來說依舊能堅持抵抗幾日。
城內外的雙方猶如兩個奄奄一息的死敵,謀求著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