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 23 章
這一日夕陽正好,溫酌下了值才出來,見殷鶴晟同眾人站在前庭,晚霞映人,各人麵上被照得皆似敷了一層金粉,前庭恰栽了不少鳶尾紫色襯著金光很有些仙境異象的氣象,溫酌看了心中一動,想難怪眾人俱駐足於此。禮部侍郎李韻曾是一科榜眼,很有些詩才,見得此景,吟道:“龍樓鳳閣起霞光,闕下排班待玉皇。”一句詩倒激起眾人詩性,便有人道做一做聯句也當應景,無不拍手稱是。一旁小吏見眾位大人興致頗佳,忙擺下幾案,取了文房四寶伺候。眾人一人一句,有絕妙佳句亦有意趣平平者。輪到殷鶴晟隻一句“夕陽雖好近黃昏,幾時歸去不消魂。”禮部中洛王親隨亦不少,這時便都讚不絕口。
雖說文史不分家,但陳銳也不過是尋常宅男,哪有什麽詩才,見這等場麵不便撇了同僚先走人平白惹人反感,又恐他們想起自己做這勞什子聯句,便隻挨著亭子靠著闌幹悄無聲息地瞧熱鬧。
隻是偏偏殷鶴晟想起他來,道:“溫酌可得了佳句?”
這一問,眾人目光頓時都朝他射來,宛若全場焦點,溫酌呆了呆,心裏簡直要對殷鶴晟罵娘,好在他已習慣麵無表情,腦子卻轉得飛快。
大歆建國突兀,前頭春秋戰國秦漢三國一直到大唐盛世一溜幾乎都沒拉下,偏偏安史之亂後大唐沒落,歆太祖殷有容橫空出世截了胡,硬生生把後頭的五代十國擠沒了。
是以溫酌腦子雖跟糨糊似的仍是硬生生想到了不要臉的抄襲行為用以蒙混過關,隻見他愣神片刻便喃喃道:“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念完便閉了嘴。
此句出自宋時柳七名作《鳳棲梧》,詞史佳話“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不可不謂膾炙人口。
饒是殷鶴晟也不得不歎道:“世子好文采。”
旁人亦是不吝誇讚,更有幾個科聘於此的文士自此對襄陽侯世子刮目相看。
溫酌臉上訕訕的,忙擺擺手,說:“我不過胡亂說的,做不得數。”
他平素謙和有禮,餘人隻道他謙虛,禮部尚書王劍毓不免歎一句傳言不實,此時不禁懷疑溫酌以往的壞名聲乃是有人不忿襄陽侯溫士鬱故意捏造的流言蜚語。
夕陽美則美矣,轉眼即逝,衙門眾人不多時便作鳥獸散。
洛王眼瞧著溫酌上了轎子走了,便騎上馬一揪韁繩,忍不住問身邊心腹裴雲道:“這個溫酌,你怎麽看?”
裴雲很是思量了一番道:“如今看世子聰穎謙遜,行事有節。”又搖頭道:“真是同以往判若兩人。”
殷鶴晟亦是如此覺得,想道莫不是因為這溫酌如今模樣俊俏,連自己都瞧他順眼許多,卻又想起溫酌從前的樣子不禁惡寒。
作者有話要說:
行文中
龍樓鳳閣起霞光,闕下排班待玉皇。 一句抄自宋代王鎡《遊仙詞三十三首》夕陽雖好近黃昏,幾時歸去不消魂。一句抄自宋代蘇軾《浣溪沙·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