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向昏君道歉
“父皇,任何一個朝代昌盛繁榮都離不開百姓,離不開人丁稅等等,百姓人數增長,您可選擇的有才幹的人就多,百姓的力量比您頒發下去的貞潔牌坊有用多了。
一座座為亡夫守節的牌坊,除了讓那群講究酸腐的讀書人滿足之外,帶不來任何的好處。
鰥夫可續娶,寡婦一樣是人,能生兒子的人,為朝廷貢獻稅賦的人,她們也可以再嫁。”
李湛聲音高亢。
“以後誰再提貞潔牌坊就是阻止父皇做明主,就是想減少朝廷的稅賦,誰再給您上奏折請封寡婦守節,您就讓他去修河堤,去做苦力,他很快就明白,沒有足夠多的百姓,他就得吃苦頭!”
本來有幾個想站住來反對魏王的官員紛紛打消出頭的心思,魏王真有可能讓他們去服勞役!
中了秀才之後,他們無需服勞役,即便寒門出身的官員都忘記服勞役的辛苦同危險。
“即便魏王不提倡樹貞潔牌坊,民間窮苦人家也不會留下寡婦,大多寡婦都能再嫁。”
蘇首輔輕聲說道:“貞潔牌坊還是有用處的,不可一言廢除,得到貞潔牌坊的人家多是大戶,多是讀書人,他們追求同平民百姓不一樣,更看中女子的賢淑,貞潔。”
“蘇大人話激發爺的靈感,真真一句驚醒夢中人,怕是蘇首輔早就想到了,卻不好向父皇建議,特意提點爺。”
李湛拱手謝過蘇首輔,再轉向隆承帝時,說道:“不如取消一些對大戶同讀書人的優待,兒臣以為讀過書的人心中裝著國家朝廷,不該似尋常百姓不懂沒有國,就沒有家的道理。
朝廷好了,稅賦多了,他們也會好,不如讓他們交點稅。”
蘇首輔麵色大變,高聲道:“魏王想攪合得天下大亂?自古以來,秀才以上便減免稅賦,若是對官紳收稅,他們會……”
”造反?”李湛仰起眉稍,饒有興致問道:“還是來個清君側,誅奸佞?”
蘇首輔半跪下去,磕頭道:“老臣懇請陛下三思,不可聽魏王激進的建議。
陛下,朝廷承平多年,著實不易,即便偶爾有些爭執,天下依舊是太平的,一旦讀書人反對,陛下的身前身後名如何保證?”
“這話爺就不明白了,讀書人讀得書多,張口閉口說愛國忠君,可是他們一個大錢的稅都不交,也無需服勞役。
相反苦哈哈的農夫百姓們不說忠君,卻是把一年的產出交上一半還多,官宦看不起的商賈,你們看他們滿身銅臭,每年朝廷從他們身上收到的稅賦不少呢。”
李湛慢悠悠問道:“爺不如蘇首輔見識廣,也不如您讀書多,爺同兄弟們都受過蘇首輔幾日的教導,請問蘇首輔,忠君愛國隻嘴上說說,一文錢都不孝敬父皇,不曾為朝廷戍邊服兵役,不曾服勞役?”
“他們為——為官為陛下盡忠職守,為陛下治理天下,難道還不夠嗎?”
蘇首輔頭很疼,早知魏王這麽難纏,他當年給魏王啟蒙時,就該一個字不教他,放魏王整日遊玩,養廢魏王。
所有皇子都是承祖製,曆朝曆代都是如此,偏偏魏王不說琢磨怎麽當太子,做皇帝,反而琢磨起對讀書人收稅!
這不是捅了馬蜂窩,魏王炸了讀書人的祖墳,刨了讀書人的根。
【魏王牛逼,艸,我愛魏王。】
【對了,對了,好像昏君,不,不,乾元帝向所有人收稅來著,後來廢除了,說是乾元帝窮奢極欲,新帝不忍讀書人受苦,登基後立刻廢除了。】
【沒錯,史書上隻提了一句稅賦,記載乾元帝不尊重讀書人,逼迫讀書人無法讀書,而是去服勞役,有句話是,天下之大,竟然放不下讀書人一張書桌。】
【噗,我以為在抗戰時才有這句話的。】
【史學家不要臉,讀書人不要臉,春秋筆法讓乾元帝得了多少的罵名?】
【暖寶寶哄哄湛湛吧,昏君太可憐了。】
【我們都欠昏君一個道歉。】
打賞多到讓溫暖眩暈的地步,錢啊,不,這不是錢,是命啊。
「溫暖:我覺得以李湛今生所學,他想不到這點,顧嫻才是改變李湛的人,李湛能有今日這番言論胸襟,顧嫻居功至偉,是大大的功臣。」
【顧嫻:mmp,我感激暖寶寶八輩子祖宗。】
繼承了前世片段的李湛自然會提出寡婦再嫁,提出稅賦改革,而且這一次,李湛不會再任性了,正因有武王同蘇首輔等人的阻力,他才會一點點緩慢推行下去。
讀書人同天下百姓的人數太過懸殊,以當世的讀書人比例,一千人中能有一個是識字的?
一旦秀才們清君側,百姓們怕是一人一拳就能把弱不經風的秀才打趴下了。
以後,武王再收攬民心能比得過隆承帝?
“父皇給官員俸祿銀子了啊,他們付出辛勞,得了俸祿,地位在百姓之上,俸祿是百姓從地裏刨食賺來的,是商賈經營換來的,官員從未賺過一個大錢!
當然,內務府的官員除外,他們好歹懂一些經營。”
李湛笑道:“父皇優待官員本身,不對他們征收稅,這不也是鼓勵讀書人上進嘛,刻苦讀書,科考高中,一朝為官,他們就可免稅,也省得一些秀才讀書人整日在花街柳巷閑逛,整日清談,白白浪費光陰,浪費讀書天分。”
“魏王以為科舉很容易?有多少人倒在科舉上?他們是不努力嗎?不是,每年錄入就那麽多,他們考不上。”
“別人能考上,他們考不上,這怪誰?不是因為不夠努力,難不成是因科舉舞弊?”
李湛摸著下顎,“不會吧,蘇大人怎能容科舉不公呢?您本是寒門出身,一步步科舉上來的,讓蘇家徹底改換門庭,您更該明白科舉公正對讀書人,對整個農家意味著什麽。”
蘇首輔鯁住了,再次無言以對。
隆承帝說道:“此事朕需要仔細斟酌,就算征收稅賦,也得慢慢來,不過貞潔牌坊……傳朕旨意,各地再送報守節的寡婦,請賜牌坊,朕先摘了當地官員的帽子,另外,傳令各地官員上報再嫁的寡婦,朕給每位寡婦出五兩銀子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