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小廚娘銀鈴》
每個百姓都聊著八卦之餘,朝中的官員也在忙著交接卷宗。好像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把心思放到了三司推事的案件之上,長安城已經很久沒有這般熱鬧了。
長安民眾的素質、閱曆,對於其他地方的普遍要高一些。本應不會這麽八卦,無奈官府都貼出了榜文,同時也有一些人,從其他渠道得知了事情的真偽。
自從哪個叫蘇雲瑾的少年出現後,接著是一波又一波的熱門話題。關鍵此次三司會審,陛下親自到場。當今大唐的天子,哪怕隻是遠遠的見到陛下一麵,他們也滿足了。
而其中最為自在的,莫過於那個即將對鋪公堂的主人公。
蘇雲瑾與董霓裳關押在一個牢房,不說衛生問題比之前的牢房好了,就連周圍的環境也是安靜了許多。據說是皇上特例,也沒人敢在背後議論。
玄公就慘了一點,關押遠了一點。黃邪知道,玄公才是他們三人中最強大的戰鬥力,所以是寸步不離的守著。有時候,這兩頭倔牛,麵對麵的盤膝而坐,這一坐就是一下午。
——
宣威殿內,文宗剛剛用過早膳。
看著案前的奏折已經批閱過半,心裏的厚重感也慢慢減少。益州前線大捷,曾經的陰霾也一掃而空。
堂下跪坐著托腮沉思的三皇子,魏王唐承儀。文宗對於二皇子,可是說是失望透頂,索性也懶得管他。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魏王乃是德妃所生。高貴清冷、陰鷙孤絕,跟文宗小時候,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生來便是一副帝王之像。
自小熟讀經史,文采斐然。他與晉王的相比,少了三分豪氣的謀略,多了七分的謹慎。晉王是個難得的將才,那麽魏王就是純粹的帥才。
“父皇。”
唐承儀執著一本奏折,臉上浮起了一絲興趣,望著殿上的文宗說道:“隴西運河水患頗多,南來北往的商船多有損耗。刺史李瑎,懇請父皇從國庫中撥出一萬兩,以作修補之用。”
文宗沉吟了一會兒,似乎想起了什麽,笑了笑:“承儀對此事,有何看法?”
唐承儀放下手中奏折,父要子言,應當行禮再言之。
“隴西作為大唐最重要一帶運河樞紐,於情於理,朝廷撥出一萬兩也是無可厚非之事。但是”說到此處的時候,唐承儀不禁也跟著文宗笑了笑:“隴西刺史李瑎,附屬世家,又是兒臣的小舅子。想必區區的一萬兩還是拿得出手,如今上奏朝廷,恐怕隻是為了在父皇麵前邀功的。”
文宗捋著短須笑的很爽朗,看來是唐承儀說中了。
隴西李氏,可不是一般的存在。相比洛陽範家、益州劉家、江南趙家其財力、人力、權力都不差,而隴西李氏被譽為最輝煌的名門望族。
歸其原因,就是千百年來。李家九世七公,從林王朝覆滅,到前朝大梁,再到大唐崛起,這其中的興衰更迭都有李家的手筆。
高祖起兵滅梁之時,李家曾以強大的財力支援。幾乎每一個朝代的經濟朝堂,李家都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包括已故的神威將軍李澂彥,禦醫李命都是隴西李氏族人,唐承儀的妻子也是如此。
“這李瑎前月還上書告知朕。說鳳梨已熟,還問朕要不要去隴西看看。”說起這人就是啼笑皆非,他幾乎是朝堂官員裏最不正經的一個。
這倒不是說他品行不端,能力不行。而是他實在是太過於熱情好客,上任不到三年,往長安的八百裏加急都不下一百封。其內容除了問陛下什麽時候有時間來隴西看看,或者說什麽特產熟了要不要給陛下送一點,又或者從異國來了什麽稀奇古怪的東西總之李瑎的奏折,總是五花八門,而且還不帶重複,可謂文宗的頭號小迷弟。
“六月下旬,就是隴西五年一度,最熱鬧的文武盛會。恐怕,我那小舅子打得是這個主意。”唐承儀無奈的苦笑了一句,有這麽一個令人忍俊不禁的小舅子,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兩人說著說著就聊到了家常,文宗忽然想起,最近都見不到魏王妃的身影,往常都會來宮中陪著德妃,隨口問了一句。
“魏王妃呢?”
“她呀!”唐承儀又是一陣無奈的笑道:“正忙著收拾行禮,忙著籌備長安的特產,還邀請了一些長安貴族的千金,就等著時間一到,趕回隴西呢。”
文宗點點頭,回娘家也是人之常情,淡淡說道:“魏王妃有心了。”
唐承儀這才想起來正事,開口說道:“父皇,那這隴西的奏折?”
“朕已經答應李瑎,會在六月中旬前往隴西。”文宗想著,正好前線大捷,又值入秋時節,諸國都是忙著豐收的季節。曆年來,似乎是約定好了一般,都在此時休戰,已經變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隴西就像是大唐的軍校,曆年來培養了無數的人才。天下英才齊聚的盛會,他也想一覽諸位才子的風采。
又想到了什麽,文宗接著說道:“承儀若是近來無事,便陪同魏王妃一同回鄉看看,禮儀不能落下。”
“兒臣明白。”魏王恭敬的點點頭:“那兒臣就帶著王妃前去,這一萬兩就作罷。”
父子倆相視一笑,這李瑎真是為了邀請陛下,可謂是煞費苦心。
聽著兩人的笑聲,宣威殿門口突然出現了一道嬌小玲瓏的身影。
“公主,您慢點跑,千萬別摔著了。”身後的侍女臉色充滿著擔憂,提著裙擺跟在後麵追著,手中還提著精美的膳盒。
銀鈴公主幾步就進入了宣威殿,對著龍椅上的文宗,兩手平措至左胸前,右手壓左手,右腿後屈,屈膝,低頭。
甜甜的喊了一句:“父皇萬福。”
扭頭又看到了魏王,行了個常禮:“臣妹銀鈴,見過三皇兄。”
魏王也是回了一個常禮,對於這個粉雕玉琢的小公主,他還是很喜歡的。文宗喜笑顏開的從龍台上,邁步走了下來。
“銀鈴今日不用去淑妃哪裏學習古琴了嗎?”文宗寵溺摸著小公主腦袋。
“今天不用去啦!”女孩的臉色浮現一抹別樣的開心,又嚷嚷道:“今天我又跟禦廚學習了烹飪蓮子羹,禦廚都誇我是個心靈手巧的小廚娘呢。
“父皇、三皇兄,你們應該還沒有吃飯吧,我拿來給你們嚐嚐!”
說完小公主連連招手,示意侍女提著膳盒進來。
二人臉色劇變,隨即文宗給一旁的唐承儀使了個眼色。
“父皇,兒臣想起還有一封奏折遺落在了通文館。”
“如此以來,朕陪你走一趟。通文館戒備森嚴,沒有朕的命令是無法通行。”
唐承儀扭頭對著銀鈴公主拱手:“皇妹,為兄跟父皇先去通文館處理一件政事。你就在此等候。我們去去便回。”
銀鈴公主在書桌上擺放著膳盒裏的食物,頭也沒抬的回道:“快去快回,待會涼了就不好喝了。”
父子倆人,如逃離虎口般,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宣威殿。
過了半晌,小公主坐在殿門口的門欄上,撐著小臉望著遠處。
氣鼓鼓的撅起了小嘴:“什麽人啊!好心給你們帶東西吃,一聲不吭就走了。一點禮貌都沒有,氣死我了。”
“蘭香,我們走,帶去給母後嚐嚐!”想著不能浪費糧食的觀念,小公主握緊了小拳頭,信誓旦旦的邁步走了出去。
侍女看著桌子上,那一團黑乎乎的食物,無奈的捂住了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