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皮影
“相傳在西漢時期,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
“阿爺,您可別講了,這個故事都聽了八百遍了,我耳朵都可以磨剪子了。後麵的內容是不是影子倒於地栩栩如生,李少翁便想到了一個辦法,用棉帛製成了李夫人的影像,塗上色彩,並在手腳上裝上木杆,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武帝帳中觀看。武帝看後龍顏大悅,愛不釋手。”
“阿爺,這個故事《漢書》裏就有,騰訊視頻裏麵也能夠找得到,您就不要老講這個了,還不如講太爺爺年輕時候打鬼子的故事。”
老爺子楊臣科看著坐在小板凳上的大孫子楊錦,深深抽了幾口旱煙後,冷哼了一聲,開口道:“既然你都對皮影戲的來曆這麽熟悉了,你倒是給阿爺唱上一遍《孫猴子大鬧天宮》的詞啊!”
楊錦臉色一變,很快便恢複了二皮臉,嬉笑道:“阿爺,我們年輕人現在都不唱這個了,戲劇唱腔已經不流行了。”
“牛行?”
“不是牛……行,是流行。用你們老工農階級的話來講就是跟不上時代了,落後了。要知道毛爺爺說過,落後就要挨打。”
老爺子再次冷哼一聲,表示自己的不滿。
咳嗽了兩聲後對著楊錦說道:“行,那你就表演一個比皮影戲還什麽行的來,讓阿爺這個糟老頭子也長長見識,怎麽挨打的。”
“阿爺,這可是您說的啊!”
“是我說的,你就演。”
看著坐在院內的父母沒有搭話,楊錦便知道他們也想要看看自己口中說的這所謂的流行是什麽。
楊錦正了正嗓子:“我接下來給大家表演一首結合唱跳rap的流行歌曲,叫《大碗寬麵》!”
“你看著碗又大又圓,相聚就要舉起杯。”
“武俠小說看流淚,從來不相信魔鬼。”
……
“我這一生漂泊四海看淡了今朝。”
“月高高的掛無暇。”
楊錦正唱得起勁又得意的時候,阿爸楊文宇立刻開口道:“別唱了,差不多就行了。”
楊錦的臉上露出不解的神色,開口說道:“別急啊,我馬上就要唱完了。”
瞧著阿爸一直在給自己使眼色,楊錦的目光悄悄的瞟了一眼坐在一旁的靠著牆壁的阿爺。
阿爺麵色如土,凶狠了抽了幾口旱煙,起身咳嗽了兩聲,吐了一灘口水在泥地裏,轉身一言不發的回到了屋內,重重的將房門給一拉,院子裏麵都能夠聽到巨大的響動。
楊錦有些不知所措的看著父母問道:“我是不是做錯什麽了?”
阿媽餘敏蓉搖了搖頭,表示她什麽都不知道。
楊錦將小板凳搬到了阿爸的身邊,用小眼神看著父親,希望他能夠給自己一個阿爺突然生氣的答案。
阿爸歎息了一聲,開口道:“這事兒不能夠怪你,隻是這社會發展得太快了,快到要淘汰我們這些老古板了。
你阿爺、你祖祖,還有是你太太爺爺,你太太太爺爺,我們楊家往上倒那麽十代八代的都是以皮影戲為生的。當皮影戲沒人看了、喜歡了,我們老楊家沒辦法靠這個技能去謀取生存了,你阿爺的心氣就斷了。
你阿爺氣的不是你,也不是這碗大寬麵。他氣的是他自己,氣的是這個世道。”
楊錦似懂非懂的點頭,看得楊文宇直搖頭。
楊文宇便解釋道:“這樣說你可能不太明白,就拿你這樣的年輕人來說,是喜歡那個繞普一點還是……”
楊錦比出rap的造型,打斷父親道:“這叫rap,不叫繞普。”
父親有些尷尬的回應:“差不多、差不多,反正都是一個意思。就拿你來說,你是喜歡那個rap多一些還是皮影戲多一些?”
“我喜歡皮影戲啊!”楊錦堅定的回答道。
阿爸和阿媽的目光一起看了過來,同時問道:“你再說一遍?”
“我我我我,再說十遍也是一樣,相比rap我確實更喜歡皮影戲啊!我都沒搞懂現在一部分寫歌的人是不是腦子有坑,好好一首關於情感敘述的歌非要加饒舌進去,把許多好歌都給糟踐了,比如昨天那首《世界不會輕易崩塌》。”
阿媽讚同道:“確實,王藝瑾和希林本來唱的挺好的,突然一頭固執的蠻牛下來,可把我都給嚇壞了。”
楊錦咦了一聲:“阿媽,你不是昨天才說喜歡nene嗎?”
阿媽不滿道:“你不是剛開始看的時候你說你喜歡喜洋洋嗎?怎麽突然就改喜歡陳卓璿了?”
阿爸疑惑的看著兩人,問道:“你們在說什麽璿?是倫勝的女朋友嗎?”
楊錦拍了拍父親的肩膀,搖了搖頭,歎息著說道:“我也想,可惜我認識人家人家不認識我。還是阿爸你站得不夠高啊,你要是身家千萬,我也能夠過一過富二代的生活了,順便去追求她了。”
“嗬嗬,當初我也是這麽想的,可惜你阿爺不夠努力。”阿爸回應道。
楊錦跟著嗬嗬了一聲,阿爺就是樸樸實實的老農民,辛苦種莊稼的,在他那個年代每個月收入就十幾塊錢。
有喜事和廟會的時候就有額外的演出收入,一輩子辛辛苦苦的也沒有存幾個錢,還因為阿爸考了三次職高給花得差不多了。
好在最後阿爸考上了職高,畢業後回村當了一名村幹部,現在是村高官,才沒有辜負阿爺花了這麽多錢培養父親。
當然,阿爸也是個手藝人,他的皮影戲算是十裏八鄉除了阿爺第二名。
阿爺和阿爸都非常受人尊重,不過阿爺的脾氣不怎麽好,動不動就喜歡給人甩臉子。
村裏的人見阿爺這般模樣也不會去和他計較什麽,住在一起幾十年,都知道他是一個什麽樣德性的人。
前年縣裏來的領導見阿爺,說想要請阿爺去開個皮影戲培訓班,阿爺直接就對縣裏的領導甩臉子了。
縣裏的領導也沒有生氣,就說藝術家都是有脾氣的,這才避免了尷尬。
關於阿爺對縣裏來的領導沒有好臉色,楊錦不覺得是阿爺的脾氣大,是在這個領導來之前,縣裏麵就搞過兩次了。
結果人家搞到了政績升官走了以後,留下一個爛攤子讓阿爺收拾,阿爺自然不願意繼續沾染上這些麻煩,幹脆誰找他都不理會了。
楊錦則是從小玩皮影玩到大的,不過上學了以後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自己也越來越大,看到的世界也越來越廣,就覺得皮影戲太小眾了。
為什麽皮影戲會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大家都沒有時間靜下心來欣賞這些最純粹的東西。
所以,傳統的藝術才會沒落。
阿爺也是應該明白了這個道理,才會如此的生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