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官場漩渦> 正文 第335章 心裏憋屈

正文 第335章 心裏憋屈

  第335章心裏憋屈


  高遠誌等一行人到南山時,已經是中午一點過了,早已饑餓的肚皮和因為被圍困產生的緊張而消耗的體能,把一車都弄得筋疲力盡。一行人一進入南山賓館,除了那些膀胱早就憋不住的人趕緊擠著進廁所排泄外,其餘的人都馬上坐到餐桌上,想的是盡快拿起筷子,夾上已經擺在桌上的美食佳肴,填飽早已餓扁的肚皮。


  高遠誌坐上桌後,作為主人的何有才自然免不了要客氣一下:“高省長、譚書記,是不是還是喝點酒解解乏?”他本來想說“喝點酒壓壓驚”,但話到嘴邊硬生生地吞了回去,把最後的幾個字變成了“解解乏”。何有才知道,如果自己說了讓省長、書記們喝點酒壓壓驚,會讓領導們心裏很不舒服,領導們會覺得何有才低估了他們這些領導的心理承受能力,會被誤認為領導對群眾沒有正確態度,甚至害怕群眾。現在的領導,都最害怕有人說他們缺乏群眾觀念。因為我們黨在立黨時就確定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打天下時能夠取得勝利得益於依靠群眾,要治天下自然也要依靠群眾。如果脫離了群眾,也就違背黨的執政宗旨,自然就是一個不合格的領導。


  譚無忌也知道高遠誌今天不會有喝酒的心情,再加上晚上還要在麗春宴請京城***的領導,就更是不會喝酒,所以在何有才問高遠誌是不是喝點酒後,譚無忌也沒有想到等高遠誌發表意見,馬上就回答道:“高省長下午還有安排,中午不喝酒。”


  聽著譚無忌和何有才之間對話,高遠誌也沒有管那麽多,見桌上已經上了一些菜肴,雖然還隻是一些涼菜,但還是拿起筷子也沒有等到作為東道主的何有才或者是譚無忌開口,便自顧自地開始拈著桌上的菜吃起來。


  桌上的人見高遠誌已經開始動筷子了,也拿起自己麵前的筷子動了起來。雖然已經是一點過,早已過了吃中午飯的時間,但何有才沒有想到領導們這樣不客氣,好像是餓了好久一樣。見此情狀,隻好催促著服務員們抓緊上菜。


  由於高遠誌一直沉悶著不說話,其他人自然也不好開口。因此,整頓飯吃得非常沉悶。雖然作為東道主的何有才在不停地說著:“領導們請!領導們請吃好!”但都沒有人接話。


  隻要不喝酒,僅僅吃飯是用不了多少時間的。前後不到半個小時時間,高遠誌就放了筷子。見高遠誌放筷子,其他還在緊吃慢吃的人有些心有不甘地也放了筷子。


  在官場上,都是“唯長是尊”,不管做什麽,都是看職務最高的人的行動。就拿吃飯來說,不管是和這個職務最高的人坐在一桌的人還是坐在另外桌上的人,都要看職務最高的人的動靜。不管再餓,隻要是職務最高的人沒有動筷子,其他人就不能動。否則,就會被視為是沒有禮貌。如果職務最高的人放下了筷子,不管你吃飽沒吃飽,也同樣不能再吃,否則,同樣會被視為沒有禮貌,甚至是不懂規矩。

  因為下午還要聽取麗春市委、市政府的匯報,最關鍵的是晚上要在麗春宴請京城***的領導,所以放下筷子後,高遠誌既沒有和何有才等南山縣的領導打招呼,也沒有管顧其他人,就自顧自地沉著頭走出餐廳,往停在賓館門廳前的中巴車走去。


  其他人見高遠誌走出餐廳直接上了車,都連忙上車坐到各自的位置上。有一兩個人本來還想到衛生間去方便一下,見此情景,也隻好忍著,不敢做出讓領導等候的事。


  與中午飯時的沉悶一樣,在返回麗春城區的路上,滿車人也同樣陷入了片沉悶中,加上不少人中午飯後都有小憩一會兒的習慣,所以從南山縣到麗春城區雖然有一個多小時時間,但車上沒有一個人說話。譚無忌作為麗春的主要領導幾次想打破車上的沉悶局麵,但見車上的人都似乎在沉沉昏睡,也隻好作罷,和車上的大多數人一樣閉著眼靠著椅背上假寐。


  因為原來已經安排了下午麗春市委、市政府給高遠誌匯報工作,現在既然已經到了麗春城區,譚無忌就不得不試著問高遠誌:“高省長,您看是休息一下還是馬上到會議室?”


  高遠誌並沒有直接回答譚無忌的問話,而是反問譚無忌道:“京城***的領導什麽時候到麗春?”高遠誌問這話的目的,是如果京城***的領導已經到麗春或者是很快到麗春,他就不再聽麗春市委、市政府的匯報,而是去陪京城***的領導。出現了上午被圍困的事件後,高遠誌對麗春充滿了不滿,他知道如果自己在聽取麗春的匯報時,自己肯定會忍不住會把上午積壓在心裏的火發泄出來,但如此一來,就會顯得自己心胸狹窄,缺乏領導氣量。但不發泄,心裏又確實憋得慌。


  上午被上訪群眾圍困,脫困後譚無忌一直在想這件事如何善後,對京城***領導何時到麗春的事,完全沒有想到去過問,現在高遠誌問起這事,還真不知道如何回答。為了不讓高遠誌找到批評自己的借口,譚無忌如實地對高遠誌說道:“高省長,因為上午發生的事,我一直在想如何按照高省長的要求嚴肅處理這件事,所以對永好同誌他們在省城的情況我沒有來得及過問。這樣,我馬上問一下,看他們今天下午是如何安排的。”


  譚無忌說的完全是實話,高遠誌聽了後也不好馬上就說什麽。上午發生了那麽大的事,如果不去想如何處理,反倒把心思放在其它事情上,至少說明譚無忌作為市委書記沒有把上午的事當回事。換句話說,也就是沒把高遠誌當回事。要知道,一個常務副省長被上訪群眾圍困,這在全國來講都是少有的,作為當地的主要領導如果不去想如何妥善處置這件事,至少說明他缺乏基本的政治敏感性和責任意識。盡管京城***的領導到麗春,對麗春來講也算是大事,但二者比較起來,上午發生的群體性上訪事件遠比接待一個京城的部門領導重要得多。雖然譚無忌知道京城***的領導今天要到麗春,但具體什麽時間到,因為有歐陽永好和朱一清陪同,也就沒有去想這件事。

  為了直接了解情況,譚無忌把電話直接打給了歐陽永好:“永好呀!你們接京城***領導的情況怎麽樣啊?今天的具體安排是啥?你們準備什麽時候從省城出發到麗春?”


  “啊!譚書記呀!我們這邊的情況非常正常,昨天晚上我和一清在宴請蘇主任時,蘇主任一再感謝譚書記,說譚書記太客氣了。現在蘇主任正在休息。按照上午我們商量的意見,等蘇主任起來後,我們就從省城出發,在沿途看一下省城一個離路邊不遠的建設項目,然後到麗春境內後,蘇主任想看一兩個我們麗春的項目。蘇主任提出這個要求後,本來想給您匯報,但想到上午您和高省長在高山縣那邊的情況,也就沒有想到再打擾您,我和一清同誌商量後,已經確定了讓蘇主任看的項目,就是我們麗春正在建設的春水河大橋工程和麗春汽車製造設備搬遷工程。這樣下來,可能時間就差不多了。上午你們在高山的事,我已經聽說了,現在您和高省長他們都平安吧?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情況,我作為市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歐陽永好在電話裏喋喋不休地說著,並且主動承擔上午出現群體性上訪的責任。實際上這是歐陽永好具有強烈的政治敏感意識的表現。就是麗春發生更大的事,他作為才從京城到麗春工作不久的幹部,也不會讓他承擔責任,更何況事件發生時他還不在現場。


  歐陽永好在電話裏說的事都是比較重要的事,但他完全沒有想到高遠誌就要譚無忌身邊,而譚無忌又不好強行壓他的電話,雖然看見高遠誌的臉色很不好看,但也隻好耐著性子聽著,好不容易有一個話縫,譚無忌馬上在電話裏對歐陽永好說道:“好的,永好,高省長還在我身邊,他要我問一下你們下午的安排,既然已經確定了行程,我就給高省長匯報。”說完,也沒等歐陽永好回應,就把電話掛了,並轉身將京城***領導下午的安排給高遠誌匯報了。


  高遠誌聽了譚無忌的匯報後,對譚無忌說:“那就按原來的安排進行。”說完,也不等譚無忌反應過來,就徑直朝賓館大廳裏走去,也不對譚無忌說到哪裏。從麗春做的接待方案上,高遠誌知道匯報會就在賓館主樓的會議室。


  譚無忌見狀,隻好在高遠誌後麵跟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