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官場漩渦> 第61章車禍爭議

第61章車禍爭議

  第61章車禍爭議


  池長才利用他和苟益橋、苗左江之間對車禍調查結論的不同看法,公開暴露他和苗左江之間的矛盾,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讓作為市委書記的譚無忌知道,讓譚無忌理解因為有苟益橋、苗左江對自己工作的製約,自己開展工作所麵臨的困難,從而避免在公安工作中如果出現什麽問題,書記一味地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推。同時,也是在打一種悲情牌,讓書記知道自己在與苟益橋、苗左江之間相處時,是處於被動狀態,從而贏得書記對自己的理解甚至支持。


  池長才的這種做法,也是一種官場相處法——當自己處於被動局麵時,想辦法抓住機遇猛力反擊,甚至不惜犧牲一些自身利益,以求變被動為主動,或者至少讓對方處於被動。


  當然,對於車禍的調查結論有置疑,是主要因素。如果自己不明確表達自己對車禍的調查結論有懷疑,一旦形成了車禍調查的最後結論,那麽就不完全是車禍事實,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這也是池長才對車禍認真負責的表現。說實在的,到現在為止,他也沒有認定這起車禍後麵就有陰謀,他隻是覺得有些問題沒有最後弄清楚就貿然得出結論,不是一種正確的工作態度,再加上他對苟益橋和苗左江的意見,借機明確反對,有利於形成對自己有利的形勢。


  聽池長才說苗左江代表調查組得出的“無法證明這起車禍是一起人為製造的車禍結論尚經不起推敲”的意見後,譚無忌也感到奇怪,一方麵是奇怪池長才作為局長為什麽會在這種公開場合明確反對副局長的意見,按理說,副局長匯報的這些情況池長才作為局應該事前清楚。另一方麵也奇怪池長才為啥子說苗左江所說的結論經不起推敲。


  譚無忌直截了當地問池長才:“長才,你為啥說江左的調查結論尚經不起推敲?”


  苟益橋聽了池長才的反對意見後,馬上就有發火,質問池長才憑什麽說調查組得出的結論經不起推敲。但苟益橋還是強迫自己冷靜了下來,他知道,在這種場合如果自己和池長才爭辯,肯定會產生非常不好的反響,雖然他覺得自己對車禍的調查情況比池長才更清楚,但對車禍的調查結論苟益橋也知道確實還有疑問。他之所以想借譚無忌親自主持的匯報會對調查形成一個最終結論,是想盡快將這件事了結,苟益橋知道,這件事越往後拖可能會產生的後果就越不可意料。苟益橋是巴不得這件事能夠盡快了結,之前他完全沒有想到省委老書記會懷疑車禍後麵有陰謀,苟益橋認為,一起車禍,按照正常的車禍處理就行了,完全沒有想到會有人對車禍產生懷疑,後來聽說省委老書記置疑車禍後麵有陰謀,苟益橋的心裏就非常緊張了。他知道省委書記的份量,省委老書記對車禍產生懷疑,全省任誰包括現任省委書記都不可能對老書記的置疑置之不理,最後肯定必須拿出一個能讓省委老書記信服的結論,事情才可能最後了結。


  聽了池長才對調查結論的置疑,苟益橋本來馬上就想質問池長才,但自己還在思考組織語言時,作為市委書記的譚無忌就首先對池長才的質疑發問。市委書記已經發問了,苟益橋就不可能和書記同時發聲。同時,苟益橋想到,既然書記已經以問,自己就先聽聽池長才質疑哪些問題,明確了池長才質疑的問題後,下來也就好有針對性地對引起池長才質疑的問題采取補救措施。實際上這也是苟益橋聰明的地方,同時也可能是池長才沒有想到的問題。


  “對於王市長車禍原因的調查,雖然我沒有完全參與,但作為市公安局局長,我還是做了一些了解,就目前的調查來講,大多數問題是能夠說清楚,並且證據材料也是充分、有力的。但作為案件調查結論,必須經得起任何推敲而不能出現一丁點問題,如果有一丁點問題如果被忽略,就可能把整個案子引到完全不同的方向。”池長才並沒有把他質疑的問題先談出來,而是首先談了值得質疑的問題可能對案子產生的巨大誤導作用。池長才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是要讓譚無忌知道在案件的調查中,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不能因為對任何一個細節的忽略而讓一個案子出現錯誤的結論。


  聽池長才說他對案子的調查也做了一些了解,苟益橋的心裏就有些打鼓,不知道他是向哪些人了解的情況,苟益橋擔心池長才會了解到一些自己不願意讓他了解的情況。之所以自己和苗左江商量、匯總車禍的調查情況時沒有想到讓池長才參加,包括自己直接插手對王未明車禍的調查,苟益橋就是不想讓池長才對王未明的車禍情況了解得太多。苟益橋隻想到自己作為政法委書記,可以直接過問政法上所有他想過問的一切事情,但卻忽略了池長才作為市公安局長,也可以直接過問公安上的所有事情。


  人,不少時候都會出現思維短路,想到了這方麵的問題,可能就忽略了另一方麵的問題。而在情緒緊張的情況下,則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由於不想讓池長才對王未明車禍的調查了解太多的情況,苟益橋便利用譚無忌確定他為王未明車禍事故調查組組長的條件,對王未明車禍調查進行了過度的幹預,以至於讓公安上的一些幹警都覺得苟益橋的做法有些過份。但他們又覺得這次車禍的對象是在職的市長,作為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對車禍的調查十分關心關注也可以理解,畢竟這次車禍不是一般的車禍,而是涉及到一個在任的市政府市長。參與王未明車禍調查的所有人員,之前聽都沒有聽說過在職的市這一級領導幹部出車禍的事,雖然他們知道不管是誰出了車禍,相關的調查都是一樣的,但他們也理解,從上到下的領導對車禍調查的關心關注程序肯定和一般的車禍不一樣。也因此,他們覺得有領導在這次車禍的調查過程中出現一些不正常的情況也是情有可原、可以理解的。


  苟益橋盡管可以利用自己的職務隨時了解過問車禍的調查情況,但他不敢給參與調查的任何一個不是自己信任的人打招呼說不準他們向作為市公安局局長的池長才提供情況,隻能私下裏對自己信任的人打招呼。更不敢明確不讓池長才過問車禍調查。但苟益橋心裏想,下來後一定要了解是哪些人向池長才提供了情況。


  “你直接說還有啥子問題經不起推敲就行了。對於證據的重要性我知道。”對於池長才沒有直接回答經不起推敲的問題而是講了一段在案件調查中忽略問題的重要性,譚無忌有些感到不滿,覺得池長才這是在給自己上課。


  參加會議的諶建新倒是覺得池長才不先說經不起推敲的問題,而是先說案件調查中忽略問題的重要性,肯定是有他個人的目的。但他雖然理解池長才這樣做,卻不可能在這種場合替池長才辯解。


  諶建新作為車禍剛發生時譚無忌確定的車禍事故調查組成員之一,參加今天的會,也是應該的。譚無忌的本意,是希望通過這次會議,對車禍的調查能夠形成一個結論,所以也就讓市委辦公室通知了原來他確定的車禍事故調查組的全部人員。


  “據我對車禍調查情況的了解,目前尚有值得懷疑的問題沒有弄清楚。這個問題就是據當天看見過那輛貨車的人證實,那天在那輛貨車上的人是兩個,而不僅僅是貨車駕駛員一個。那麽這個人是幹什麽的?在這次車禍中有沒有什麽關係?就算我們對其它問題都不再質疑,但對這個問題必須要弄清楚。這也是我剛才之所以先說‘作為案件調查結論,必須經得起任何推敲而不能出現一丁點問題,如果有一丁點問題如果被忽略,就可能把整個案子引到完全不同的方向’的原因。”池長才說。


  所有的人一聽池長才的話,就都覺得剛才苗左江得出的調查結論可能確實還存在問題。特別苟益橋聽了池長才的話後,心裏更是一驚,他完全沒有想到池長才對車禍調查的情況了解得這麽詳細,甚至還掌握了自己都沒有掌握的問題。但他也馬上反應過來,便對池長才的質疑發表他個人的意見:“剛才長才局長提出的問題,倒確實是一個問題,我個人覺得,這個人完全可能是剛開始搭乘了這輛車,但中途下了車,這樣,在出車禍時隻有駕駛員一個人也是說得過去的。”


  “我們是在進行案件調查,必須用證據來說話,而不能憑感覺推測。在現有的證據中,沒有證明能夠證實這個人是中途下車的。但不管是哪裏下車的,我們都必須弄清楚,為什麽這個貨車駕駛員要對車上有兩個人的這個情況隱瞞不說?這個人對車禍有沒有關係?如果沒有關係,這個駕駛員又為什麽會隱瞞這個情況?如果有關係,又會是什麽關係?”池長才馬上對苟益橋的話進行反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