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慶玉的決心、吉元的傷情
因為事先已經知道刁三郎和鄭友益布置了弟兄們、探查這兩個方向的動向,所以宗吉元並沒有著急,邊繼續處理自己房中的各種公文、看看是否還有不能落入王再先手中的,邊等待著前來報事的差役。
可是、奇怪的是,等了好久、也沒能夠等到……
天交巳時末、午時初之即,遼東縣東門方向傳來一陣騷動,很快便到了縣衙門外。
雖然宗吉元已經很清晰地聽到、並注意到,可等了一會兒、那騷亂居然離開、並漸漸地遠去……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難道說,剛才的亂紛紛、並不是遼陽州衙的人、來抓自己了,而是因為別的什麽事?可是、若真的有別的事情發生,按常理來講、弟兄們也會習慣性地來告訴自己一聲——
越想越不對勁兒,宗吉元“忽”地站起身、來到了外麵,快步來到縣衙大門處。
此時,一群差役們圍在那裏、各個的麵帶著驚愕,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宗吉元幾步走上前、大聲問道,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剛才那陣騷動是怎麽回事?!”
“師、師爺……”
幾名差役的表情已變得不知所措,愣了一會兒,其中一個差役跺了跺腳、上前道,
“唉!我們就和您說實話吧,剛才是遼陽州衙的差役們來了……”
“什麽?來過了?”
宗吉元當時就愣住了,
“可、可他們為什麽又走了?難道不是來抓我的麽?”
“他們確實是來抓您的,”
差役們看上去實在是忍受不下去了,幾乎要哭了出來,
“可大概是因為來的人並沒有見過您,所以、所以剛剛錯將公子當成了您,給抓走了……”
“什麽?!”
宗吉元真是震驚透了,好一會兒才道,
“可、你們沒有和那些人說、他們抓錯了人,那不是我宗吉元嗎?!”
“我們想說、可公子他不讓啊!”
差役們哭喪著臉說道,
“公子他似乎是故意這麽做的,還讓我們轉告師爺您快點兒逃,至於您想要查的事情、交給他去辦……”
“胡鬧、真是胡鬧!胡鬧……”
宗吉元頓時心如刀絞般的痛,之前她隻感覺到何慶玉對自己的關心、感覺到他對自己的依戀,可她從未想到、這個看似柔弱的年輕人,會為了自己有如此大的勇氣、做到去涉險的地步……
其實、何慶玉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應該知道自己的父親何瑞昌是王再先的眼中釘,即使是縣衙公子,那個心如蛇蠍的家夥、很有可能也不會對其留情的。
他何必要這樣做——
眼前一陣陣的發黑,宗吉元險些摔倒,幸虧有身邊的差役將她扶住,急聲問道,
“師爺、您沒事吧?”
“我沒事……”
自己這是怎麽了,怎麽能忽然變得如此脆弱起來,宗吉元用力地搖了搖頭、道,
“你們告訴大人了麽?”
“刁三哥已經帶著幾名弟兄去追了,還叮囑我們過一會兒再回稟您和大人……”
幾名差役仍然擔心地看著她、回答道,
“而且、三哥他也讓我們告訴您、讓您還是快逃的好,說是不要辜負了公子的這份苦心。”
“是、是啊……”
終於體會到葉師叔在昨晚對她所說的那些話中的深意了,宗吉元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又問道,
“派去盛京方向打探的弟兄們,可有回報麽?”
“還沒有……”
差役的話音未落,一匹快馬便來到縣衙門前停住,馬上的差役見了宗吉元、連忙跳下馬來、道,
“師爺!盛京派出來的官兵已經朝這個方向來了,隻不過不知為什麽、在離著還有大約二十多裏左右的地方停下來,原地紮營不走了!”
“是麽……”
差役們不知道為什麽,可宗吉元卻一下子就明白了,那盛京的官兵肯定是認為王再先不過是在小題大做,覺得抓一個人沒必要如此的興師動眾,想著等遼陽州這邊抓到人、他們就回盛京大營,豈不是省事的多。
不過這倒也好,自己又能爭取到不少的時間,想罷、宗吉元道,
“我知道了,你們離遠一點兒看著就行,一旦發現官兵朝我們這邊來、就直接到‘宗宅’去報信給我。”
“是!”
報信的差役答應了一聲、撥馬轉身,再次出城去了。
宗吉元回過身看著門口的差役們、說道,
“各位兄長不必緊張,公子是不會有事的,我們大家所有人都不會有事的,你們暫且守好這裏即可。”
“是,我們知道了。”
有了師爺的保證,大家不知怎麽、一下子就安下心來,紛紛點著頭。
安撫了弟兄們,宗吉元邁步趕往二堂,別說、除了鄭友益外,葉光潛還真的在這裏“陪”著何瑞昌,隻不過,見了她、葉先生立刻擺出師叔的架子道,
“你怎麽還在這裏?還不快點兒離開!”
“師叔、大人,”
宗吉元撩衣跪倒在地、磕了個頭,然後起身道,
“學生這就離開,不過、大人,請相信學生有辦法保護好自己的,請您務必以各位的安危為重,不必再顧及其它,那樣我們才會全部平安無事的。”
“吉元,本官知道了,你就放心好了。”
何瑞昌連連地點著頭,看著麵前這個聰明又懂事的孩子、眼眶忍不住地濕潤起來……
……
從縣衙離開,宗吉元打馬出了北門、直接趕往自己的家中,畢竟那裏才是心中最為牽掛的地方。
途中、看到史思文的“文書院”已關了門、並上了鎖,宗吉元帶著滿意的心情、回到了生活了十幾年的“宗家大院”門外。
往日裏本該敞開的大門、此時卻緊緊關閉著,走上台階、抬手輕輕一推,虛掩著的高大門扇便向內方向的兩側打開,露出那仍舊別致、整潔、卻又悄無聲息的院落。
牽著馬來到院中,反手將院門重新掩上,打量著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
這裏,見證了自己從幼童長成大人的過程,到處寫滿了她的成長;
這裏,曾經見證過父親宗誌明和母親帶著全院的人、與東山溝賊人巧妙周旋;
這裏、更見證過父母幫助了數不清的貧苦百姓,挽救下一條又一條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