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西方人眼中的西遊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華夏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同時,《西遊記》在國外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已有日、英、德、法、意、西班牙、俄、捷克、羅馬尼亞、朝鮮、越南、波蘭、匈牙利、世界語等多種文字的譯本,日文譯本最多約三十多種。海外對《西遊記》研究十分注重,多從主題思想、曆史背景、成書過程、語言特色、版本源流等方麵進行探討,給作品以很高的評價。
可是那些是西方的學者們,靜悟不相信娜塔莎這樣一個特工會看懂西遊記,有那個功夫看《權力的遊戲》和《哈利·波特》不是更好嗎?
靜悟心中更加的好奇了:“你說說看,西遊記講的是什麽?”
“這還不簡單。”
娜塔莎白了靜悟一眼,開口說道:“故事說的是一個中國的和尚去西方旅遊的經曆。這種旅遊的性質實質是一種探險。他騎著一匹白色的馬,帶著一位名叫沙僧的仆人。為了打發旅途的寂寞,他還帶了一隻寵物猴和一頭寵物豬上路。
一路上,這個和尚路過許多高山,渡過一些大河大川,受到許多驚嚇。他走過名叫火焰山的火山口,豔遇過一個隻有女孩的女兒國。據說他帶的猴子本領很大,一路上替他掃除許多障礙,其實不過是一隻蠍子、兩隻蜈蚣、五隻黃鼠狼、七隻蜘蛛等而已,大的動物有一頭牛、兩隻獅子和三匹狼。猴子還有一些讓人不解的行為,比如一發火就燒,一路上燒了幾個山洞、一棵柳樹,還有幾座漂亮的宮殿,還圍著一堆白骨狠打許多遍才罷手。
和尚帶的寵物豬看起來沒什麽作用,隻是充當旅途的解悶工具罷了。據說它一口氣吃了四隻西瓜,把和尚、傭人、猴子的一份都吃了,還說它調戲了七隻蜘蛛,被蜘蛛們狠咬了一口。
那個傭人卻什麽用也沒有,整天擔著一副破行李,聽任擺布。
和尚花了十三年才到了印度,尋了一些印度佛經,像得了什麽寶貝一樣凱旋回國了……”
說到最後,娜塔莎還不由得感歎道:“想不到一千年前你們華夏人就喜歡寵物豬了,還帶著一起旅遊冒險……”
靜悟剛開始聽到開頭的時候就發現不對,等到聽到了三分之一的時候就忍不住閉上了眼睛默默念經。他早知道東方人和西方人之間的思維差之十萬八千裏,可是也沒有想到一本神魔小說居然會被解讀為遊傳,難道是因為西方的騎士和遊俠的小說太多了嗎?
靜悟不知道該如何說了!
雖然娜塔莎說的亂七八糟,可是靜悟最後還是帶上了布魯斯·班納,順帶還有一個娜塔莎。隻不過靜悟還是沒有同意收布魯斯·班納為弟子,哪怕是記名弟子也沒有。
一個月後,撒哈拉大沙漠中。
靜悟,娜塔莎和布魯斯·班納行走在沙漠中,放眼望去都是無窮無盡的沙漠,天上高懸的太陽更是幾乎可以將人曬幹。
“靜悟,你不是可以直接讓我們前往魯哈撒(邪神庫魯丹被鎮壓的地方,具體地址十分神秘,隻有神盾局和金山寺知道在哪裏)嗎?為什麽還要走路前去,最起碼也可以乘車或者乘飛機啊?”娜塔莎厭惡地望了一眼天上的太陽,身上雖然已經穿的十分淡薄可是仍然汗如雨下,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氣候簡直是太反常了。
而且,越是往前走,娜塔莎越是感覺熾熱無比,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我知道,這是佛門的一種修行。”布魯斯·班納開口說道,雖然他同樣熱的夠嗆,可是臉上滿是笑容,心靈中十分的平靜和充實,這一個月下來他可是受益良多。
為此,他更加的感激靜悟,哪怕靜悟始終沒有說收他為徒,可是在靜悟的麵前他一直執弟子禮。
娜塔莎沒好氣地白了布魯斯·班納一眼,讓布魯斯·班納有些不明所以,不過他撓了撓頭沒有說什麽,隻是眼睛放光地望著前方靜悟的身影,不住地模仿著、學習著。
娜塔莎有些無言,以她的姿色不管在哪裏一直以來都是中心點。可是在眼前兩人男人的眼中,她卻是沒有感受到絲毫的關注。布魯斯·班納倒還罷了,雖然不會癡迷於她,可是作為一個紳士布魯斯·班納平時對於娜塔莎還是十分客氣和禮貌的。可是靜悟麵對娜塔莎的時候就像麵對一個物品一般,讓娜塔莎渾身不自在。
可是無論是尼克·弗瑞的命令還是她心中的好奇,都讓她沒有離開靜悟的身旁,仍然緊跟在左右。
靜悟不緊不慢地走著,正如布魯斯·班納所說,這一個月來對靜悟來說就是一場修行。之前的突飛猛進已經讓靜悟的底蘊耗盡,如果靜悟還想繼續前進,就需要再度積累底蘊,不斷的紮實根基。
根基永遠不會有嫌多的一天!
對於娜塔莎,靜悟心中有著憐憫卻沒有絲毫的男女之情和欲望。且不說靜悟的這個身份讓他與楊風的性格和行事作風都是截然相反,而且娜塔莎的姿色雖然不俗可是比起楊圖曾經的紅顏知己那還是有些差距。畢竟東西方人都有著一定的‘眼盲’,就如不少的西方人看著東方人一個樣,而同樣東方人看不少的西方人也是一個模子一般。
更別說,在娜塔莎的心中,感情永遠不是第一位甚至不是多重要的存在,這點從原劇中娜塔莎毫不猶豫地將布魯斯·班納在半空中推下飛機迫使他變身為浩克就可以看出來。
要知道,那個時候布魯斯·班納極度抵觸變身浩克,一不小心的話就會直接摔死。
這樣的女人,無愧於‘黑寡婦’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