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節、平邊之策
第154節、平邊之策
虞世南正一正衣冠,環視四周片刻,朗聲道:“以我泱泱大國,於苦寒之時,集百萬兵丁之眾,役使民夫無數,靡費錢糧虛耗國庫,勞師遠征,卻無半分衛邦守土之義,解民倒懸之仁,僅以一己之私,便重開戰事,血染江山,萬民塗炭,如此不仁不義之師,安得不敗?!”
虞世南一開口,我便暗叫一聲不好,這個書呆子!這樣說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虞世基也未必能保得了他,那豈不是等於我害了他?我離席站起,剛要開口,就覺得一道淩厲的目光直逼過來,卻是楊浩滿麵惶急的瞪著我,手猛得一擺。
我一怔,就聽楊廣陰測測的道:“虞世南妄議朝政,蠱惑民心,居心叵測,來人啊……”
忽聽一人朗朗言道:“皇上,虞大人此言差矣,臣不敢苟同!”
我一愣,這當口,是誰這麽勇啊?敢攔楊大大的話?趕忙偷眼看去,隻見李世民緩緩站起,深施一禮道:“皇上,微臣亦有些愚見,不知可否準臣一言?”
卻見楊廣烏雲滿麵,頓了頓,才從鼻子裏哼了一聲道:“講。”
李世民道:“皇上,虞大人才學雖高,卻乃文臣,於這邊塞武備之事,不甚分明。微臣年少,雖未有幸親曆,幼時卻常聽家父提起,高句麗這等蠻夷,狼子野心,凶狠殘忍,時常侵擾遼西等地邊境,劫奪財貨、殺我子民……”
李世民說到這裏,隻聽哢吧一聲脆響,我忍不住偷眼打量殿上諸人,卻是菩薩把他帶的串珠捏碎了一顆,嘴裏嘰裏呱啦地說著什麽,邊說邊衝著李世民怒目而視。
他這是罵誰呢,真是!現在國家之間領土糾紛還不斷呢,何況那時候又沒個聯合國,邊疆土地歸於何人之手,誰又說得清?拳頭硬才是王道。當時隋與四鄰之間,若非實在太孱弱,隻有被欺負份的小國,這種興兵犯境互相侵擾百姓的事,誰都沒少做,李世民這兩句話,尤其是這句蠻夷一出,座上這幾國王子,除了聽不太懂李世民那些文縐縐的漢話,又自負沒帶翻譯的倫讚讚普,麵上就都有些紅白變色,隻有統葉護自顧自的喝了一口酒,混若無事。
“……我朝一再警示,卻是陽奉陰違,為禍更甚。若再不迎頭痛擊,隻怕內境亦不自安,禍連更多無辜百姓,皇上這才發兵平亂。微臣愚鈍,不及皇上萬一,私心裏猜度……”李世民衝楊廣拱手道:“若是微臣未能體會聖意,還請皇上贖罪,恕微臣俗陋。”
楊廣微微額首,李世民遲疑了片刻,接著道:“皇上此時出兵,乃是未雨綢繆,病自淺中醫之理,以防高句麗坐大成為心腹之患,極是高明。”
他說到這裏卻又頓住,略抬頭看了看楊廣的臉色,我順著他的眼神看過去,見楊廣麵色雖不像剛才般嚇人,卻仍是陰晴不定。
隻聽李世民繼續說道:“自漢時,發兵遠征,便有成例,所謂一丁三役,為的便是隨時供應補給糧草衣物兵器彈藥等事。那高句麗雖是彈丸小國,但居於東北苦寒之地,沿途又多山地,道路崎嶇,若再趕上嚴冬歲寒之時,冰雪封阻,道路必然更為艱險,運輸極為困難。試想,我國軍士無食果腹,無衣禦寒,拳拳報國之心再盛,又豈可久支?況且,我軍多為南方將士,長於暑濕之地,不適當地氣候,而高句麗之軍,皆為其地之人,更耐這幹寒之地,又可就地取材,隨時補充衣食,此消彼長,此其一也。再者,即是路途艱險,往來傳遞消息,定也不易,一有軍情,前線將士不敢自專,必以快馬回京稟奏,千裏之遙,豈是朝夕之事,而軍情緊急,不可久待,往往等不得皇上聖裁,形勢又變。此其二也。是以,我軍三征高句麗皆未奏全功,非將帥無謀、兵士孱弱也,皆高句麗僥天之幸,握有天時地利之故爾。”
李世民說完,行了個禮,卻未敢坐下,仍是站在原地。楊廣沉吟片刻,掀了掀眼皮,瞥了一眼李世民,麵色終於略有些和緩,一擺手道:“你年輕識淺,說的不甚對,不過有這些見識,在小輩之中,也算不錯了,那依你說,隻此兩點,可有解決之法?”
李世民思索了片刻道:“前輩先賢早有解決之法,也非微臣之思,隻是一直未能有得力之人而已。比如糧草運輸困難之事,可選取將士沿路屯田戍邊,步步為營,無戰之時種田植棉,積糧備戰,一有戰事,隨用隨取,一應俱全。至於第二點,皇上可下一道聖旨,著前線統帥便宜從事,另選取忠直剛正,皇上信賴的大人為欽差大臣,監軍即可。既無為將帥者欺瞞聖上任意妄為之患,又不至貽誤軍情。”
此言一出,座上各國王子,不免有些驚疑之態,楊廣不禁麵有得色,撚須一笑道:“你說得也罷了,下去吧。坐了這大半會子,朕也乏了,各位王子多有怠慢,今天就先回去休息吧。”
我聽到這裏,好似得了皇恩大赦,行了禮退下去,仿佛劫後餘生。
“哎……”正要走出大殿,忽聽身側一聲輕輕的歎息,似有若無,我一頓,卻是楊浩擦肩而過,鼻翼間是熟悉的味道,目之所及,卻是陌生的青色蟒袍,心裏一痛,緊著的髒腑不自禁輕吐了口氣,都鬆下來,連腳步都有些虛浮了。
我跟雲兒一起回到宮裏,想著,今天真是冒失了,隻覺得有陰謀,想也不想嘴裏就亂跑舌頭。即使大隋氣數將盡,我要在這亂世裏好好活下去,怎麽也不能失了楊廣的庇護,怎能輕易就得罪了他呢?!哪個帝王不多疑,何況楊廣還是帝王裏出名多疑的,我今天鬧得這一出,還不知道他會怎樣猜度。我在他心裏,原本可能就是個活潑可愛的女兒,合了他的脾氣,他偏疼一點,但是要是讓他對我生了疑,懷疑我別有居心,那可真是大大不妙!
剛才實在險中又險,我揭了楊廣的瘡疤,虞世南這書呆子又非要上趕著演什麽文死諫的戲碼,李世民截了皇上的話頭,看來他跟虞世南的交情不錯,竟敢拚著命救人,還勝了虞世基一籌。可我自己闖得禍也罷了,要是他答得有一點讓楊廣不滿意,隻怕除了虞世南,還要搭上他,豈不成了我不殺伯仁,伯仁為我而死?那我的罪過就大了!我不是軍事發燒友,曆史也就是二半吊子,也就隻知道三征高句麗這麽個名詞,李世民答得怎樣,是不是合了楊廣的心意,我也拿不準,但事以至此,眼下也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隔天一早,李世民忽然著人送了一張帖子來,我打開看時,卻是後日約我與幾位王子、公子一起去西山跑馬打獵。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