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心經
“你去買點卷紙,要最貴的,十包以上。”
鄭少秋朝著旁邊一臉驚愕的楚妙真囑咐了一句,隨後來到房間裏,在抽屜裏摸索了一陣,掏出幾包衛生巾來。
林岑月用剩下的。
隨後,他又跑到了院子角落裏的小倉庫裏,抱著一個工具箱堆在了院子裏,然後又找了一個大盆,倒上水之後,把能用到的工具全都丟了進去,清洗了一遍又一遍。
卷紙買回來後,鄭少秋把包裝都撕開,然後帶著許可走進了房間裏,並且點燃了兩根蠟燭。
門窗關好之後,他直接把烤火器打開,隨後對著許可囑咐了一句:“忍著點,先別動。”
一聲微不可查的響動傳出,烤火器閃過耀目的光芒,與此同時,屋子裏的溫度也直線上升,不一會,三人都感覺酷熱難耐了。
靜靜等了一會,鄭少秋這才小心翼翼的伸出手,慎而又慎的扯著黑紙包的兩端,一點一點,向兩個方向延伸。
他的動作很慢,隨後又換了一個方向,重複之前的動作。
十幾分鍾之後,就像是剝洋蔥一般,一個滿是皺紋的紙張出現在所有人的眼簾。
隨後,一個小冊子露出了冰山一角。
鄭少秋和許可的位置離烤火器最近,此時額頭上已經出了細密的汗珠,脊背上更是濕了一片,就像是剛從水裏撈出來一般。
不過,兩人都不敢有絲毫的動作,任憑汗珠從臉頰淌落滴落到地上。
見他這慎而又慎的表情,許可就知道自己這次闖的禍絕對不小。
他看到那黑紙包也沒多想,以為裏麵裝的都是垃圾,所以就想燒了。
鄭少秋抿了抿嘴唇,微微俯下身子,定睛一看,小冊子的背麵有一部分已經和燒化的黑紙包黏連在一起。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籲出。
暗歎一聲,他繼續重複之前的動作,把整個黑紙包完完全全的攤開,隨後要用幹淨的鉚釘壓住四個角落的位置。
看著上麵層層疊疊的褶皺,鄭少秋微不可查的皺了皺眉頭。
“我……我真不是故意的。”
許可腳下已經有了一攤水跡,語氣滿含著愧疚和自責。
鄭少秋聞言點燃一根煙,叼在嘴上,隨後又遞給他一根,輕聲說道:“沒事,損失不算太大,咱們的補救措施還算及時。”
“看起來這個手劄應該沒什麽事,就是略微有些焦黃,角落有些破損,修補一下就沒事了。”
“至於這個法帖……到時候再看看具體情況。”
抽完煙後,他直接把衛生巾取了出來,隨後攤平放在方桌上。
見到眼前這一幕,楚妙真嘴角抽搐了兩下,完全猜不到他要做什麽。
鄭少秋把烤火器關掉之後,就走出了房間,來到院子裏燒了一鍋沸水,隨後又準備了一個錫盆,洗幹淨之後,用毛巾擦幹。
“你拿著這壺水。”
他朝著許可囑咐道:“等會我讓你倒得時候再倒。”
聽到這話,許可忙不迭的點了點頭:“好,好。”
鄭少秋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的捧起那張黑紙,放到了盆裏。
“倒!”
話音落下,許可神情一震,下意識把滾燙的開水倒了下去,
這一刻,那褶皺的不成樣子的黑紙還有那本小冊子都在水中沉沉浮浮。
楚妙真眼睛瞪得渾圓,臉上有著掩飾不住的驚疑,完全搞不懂鄭少秋到底在做什麽。
這冊子用水淹過之後,還能看嗎?
不就全毀了嗎?
這到底是什麽情況?
鄭少秋眼睛死死的盯著錫盆裏的狀況,陡然爆喝一聲:“停!”
說完,他便攥住了許可的手。
水流不再傾斜,滾滾白氣升騰而起。
鄭少秋微微眯著眼睛,神情專注。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慢慢的,錫盆裏發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
黑紙和那冊子本來正死死的黏連在一起,這時,卻一點一點的分離開來。
鄭少秋緊繃的臉色緩和了幾分,用事先準備好的鑷子把冊子夾了出來,鋪在桌麵上的衛生巾上。
冊子乍看很小,但是拉開之後,長度約莫在九十公分左右,渾身有一種古老的氣息,斑駁而破舊。
上麵有一個個核桃大小的字,有些散亂。
在邊緣的位置,有些焦黃,明顯是剛才被火灼燒後留下的痕跡。
不得不說,衛生巾的效果超乎預料的好,冊子上麵的水分不斷的被吸走。
鄭少秋收回目光,趕緊把黑紙也夾了上來,平鋪在衛生巾上。
隨後,他又打開了烤火器,扯掉一截卷紙,輕輕的覆在黑紙和小冊子上。
趁這功夫,鄭少秋又點燃一根煙,叼在嘴上,深吸一口後緩緩的吐了出來。
他默默估算這時間,等到紅點灼燒到煙蒂的位置之後,這才把表層已經濕透了卷紙取了下來,又覆上一層新的。
周而複始的重複了十幾遍之後,卷紙也用了好幾筒了,小冊子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幹爽。
直到最新鋪上的卷紙沒有絲毫的水漬之後,鄭少秋這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把烤火器調到了最低檔,繼續對著桌麵烤了起來。
有過了半晌之後,鄭少秋試探著用手摸了下冊子的邊緣位置,這才點了點頭,隨後又把烤火器對準黑紙。
他低下頭,靜靜的看著哪那本小冊子,嘴角揚起一抹若有若無的弧度。
上麵的字體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震撼,它兼具了行書和楷書的風格,但又有所區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在佛教的諸多教點鍾,屬於文字最短少,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典。
全文僅僅二百六十個字,力透紙張,攝盡了釋遵二十二年般若談的精華,蘊含了無窮無盡的智慧。
字體雖看上去遒勁有力,但細細看去,竟有一種質樸的禪意,如同明鏡上的菩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