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騎兵克星!!
長樂懷揣著歉意和小玉離開了雀仙樓,一路上,她都沉浸在自責的心境中,對於手上的‘計策’,反而沒有太大的感覺了。
這計策,再有用,也隻是給大唐提供了一個抵擋甚至反打兩國的機會,可和她的關係不大啊。
她以後的生活,應該是和楊軒為主的,現在因為自己,讓楊軒為難,還勞心勞力的想出這個計策。
讓她深感愧疚。
“公主,沒事的,楊掌櫃能理解你苦衷的。”小玉和長樂名為主仆,實為姐妹,這時哪還不知長樂的心思,當即寬慰道:“大不了,以後有事,咱們站在楊掌櫃的這邊不就好了嗎?”
長樂眼前一亮,愧疚的表情恢複了些,重重的點了點頭:“嗯,咱們以後就聽夫君的。”
突然想到了什麽,回頭看著小玉:“你剛剛喊我夫君叫什麽?”
“楊掌櫃的啊。”
“還喊楊掌櫃的,他都是我夫君了,你到時候就是陪嫁丫頭,是妾……”
“額,那我也叫夫君?”小玉小臉緋紅,第一次正式這個問題,忐忑的問道。
“不好,不好,你應該叫姑爺。”長樂一聽別人也跟著叫夫君,心中一陣膈應,感覺把自己心愛的禮物分了出去一樣,腦筋一動。機智的應道。
“姑爺?”
……
兩人就這樣說說笑笑的回了皇宮,一路上為小玉到底稱呼楊軒什麽合適而討論不斷。
小玉雖說是丫鬟,陪嫁過去後喊楊軒夫君,其實也是不差的,而且她表麵上害羞,可實際上心裏卻是想這樣喊的。
可是在長樂公主的強權逼壓下,認命的換成了姑爺,不過這稱呼,比起楊掌櫃的,也確實親切一些。
小玉心思不大,到最後還是勉強接受了。
這次李世民因為心裏沒底,怕楊軒連自己女兒,他女人的麵子也不給,忐忑的在宮門口就直接守著了。
等到長樂兩人進宮,直接就緊張的上來問道:“怎麽樣了?”
若是長樂出馬也沒用,他就真的沒法子了,難道還真的要讓自己親自去出馬?
這不是變相的低頭了嗎?
長樂心中有了決定,遵規遵據的先行了一個禮,答道:“夫君給了。”
說完,就把那紙條交給李世民。
李世民一喜,接了過來,對於長樂不同尋常的細微反應也沒察覺,打開一看,大笑兩聲:
“好,好,不愧是先生,這麽快就給出了辦法。”
先生果然還是心向朕的,之前拒絕老九,那時應該隻是氣還沒消,現在氣消了,自然就恢複如常了。
也就在這片刻時間,李世民跟著瞬間原諒了楊軒之前略顯倨傲的態度。
甚至還換位思考了一下,是個人,隻要處在對方的位置上,也是會生氣的。
現在生完了氣,自然也就沒事了。
“王德,通知群臣,上朝。”
李世民越看,越是眉開眼笑,待看完了上麵的計策,中氣十足的對著旁邊王德道。
“諾。”王德躬身應道,往旁邊吩咐了幾個小太監,又跟著站在邊上。
這種通知群臣的小事,自然用不著他這個大太監親自去。
李世民隨口讓長樂早點回去休息後,就帶著王德直奔太極殿。
今天雖說是朝休,可最近出了這麽大的事,誰又豈能真正的歇著,所以在接到通知後,都是直往太極殿而去。
太極殿。
“諸卿,這便是雀仙侯所出之策,大家都看看吧。”
說著,李世民示意把紙條傳下去。
他也是多年征戰,當年也帶帶領過騎兵,深知騎兵的優劣,現在看到楊軒的計策。
隱隱感覺可行,可他不打仗已經很多年了,所以還是想集思廣益,讓文武百官都說說看法。
文臣看完,都是矜持的點點頭,眼中閃過一抹喜色,可畢竟自己算不上專業的,所以都沒先開口,等著隸屬於武將的大臣看完。
在李靖等軍中大佬走了後,武將之首,就得屬兵部尚書的侯君集和大將軍的高士廉了。
兩人都是深知軍事,細細一看,初看淺顯,可一步步做下來,確實是克製騎兵的大招。
尤其此刻他們還是防守一方,更是盡皆有著大用。
第一條,拒馬車陣,以鋒利的竹尖構成,前後兩邊,若欲移動,可在下麵安裝車輪,在停下時刻,以栓木鎖住,萬鈞難動。
拒馬陣在早期其實就有,可不能移動,隻能用於防守,安裝車輪卻屬天馬行空的想法,實是難得。
因為騎兵最大的便利就是來無影去無蹤,總不可能己方一直待在城牆邊,不出擊吧?
而距馬車陣,卻是大大減緩了這種麻煩。
第二條,套馬索,萬馬坑,顧名思義,這是防禦騎兵的利器。
第三條,標槍,以毛竹為體,一頭削尖,擲出。
第四條,滾馬丁,呈立體三角形,或以堅石鑄就,或以銅鐵煉就,三頭尖銳,若用銅鐵,可如鑄劍般,使用三角模具。
總共四條,每條後麵都粗略的寫下了各樣的使用辦法,這每一條,看得帶領過騎兵的將領,都是心下一寒。
想到若是騎兵在路上走著,有繩索,有馬坑,後麵又有敵軍標槍投擲,地麵上還有滾馬丁這種新鮮的東西,若是還有衝過來的,距馬車陣一推。
這就是再多的騎兵,來到後麵,恐怕剩下的也就十之一二了吧?
尤其是雀仙侯創造出來的滾馬丁這玩意,完全是為克製騎兵所生,不僅是防禦,就是在半路上遇到,或者追擊遭到反打,抑或埋伏。
簡直就是神兵利器。
讓敵軍的馬發揮不出任何的作用,甚至因為馬掌受傷,馬匹不受控製,引發亂衝亂撞。
幸運點,更是連打都不用打,直接覆滅敵軍。
即使勉強控製住住,馬掌受傷,馬就廢了,沒了馬的騎兵,就是步兵。
而步戰這方麵,大唐又怕過誰?
“陛下,有此策在,可勝十萬大軍矣。”
“陛下,臣亦認同雀仙侯此策,提議立即實行,前三條,都能讓前方郡縣自行鑄造,第四條滾馬丁,臣建議,工部大力製造,三日內,務必要有十萬滾馬丁,滾馬丁不用太大,一尺左右即可。”
“陛下,臣工部,必定不負所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