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南非當警察> 1708 國聯沒了

1708 國聯沒了

  如果不能和羅克一樣站在歷史的角度上看這一時期的英國,就無法理解英國為什麼給予德國這麼大的支持力度。


  想想確實很嚇人啊,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是差點將法國直接推平的,就德國的那倆盟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還不如沒有,各種扯後腿其實嚴重影響到德軍的戰鬥力,就這樣英法還拉著美國、南部非洲、俄羅斯一起上,才贏得了世界大戰。


  嚴格說起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真正的贏家,同盟國幾乎全部被肢解,協約國這邊俄羅斯帝國覆滅,法國被打成廢墟,英國全球老大地位嚴重動搖,美國連國聯都沒有加入,真正獲利的只有南部非洲。


  現在對於英國來說,德國的威脅遠小於俄羅斯的威脅。


  世界大戰給英國帶來的真正威脅是英國工黨的崛起,這一時期的英國工黨和俄羅斯人聯繫是極為緊密的,自由黨徹底淪落的情況下,保守黨如果不能遏制俄羅斯人的泛濫,那麼大英帝國遲早會步入俄羅斯的後塵。


  所以英國要給與德國越來越多的支持,以應對俄羅斯的威脅,這個情況繼續發展下去,就會演變成另一個時空的綏靖主義。


  羅克希望阿爾文能理解的,就是國際關係演變的本質。


  英國那種憑藉堅船利炮掠奪全世界的方式已經過失敗,看看現在的英國就知道,盛極必衰是歷史規律,英國也逃不過。


  美國那種利用美元掠奪全世界的方式也肯定是失敗的,另一個時空美元先是和黃金掛鉤,然後和石油掛鉤,兜兜轉轉都是為了維護美元的國際地位,利用美元擼全世界的羊毛,美國人才成為世界警察。


  問題是在這個時空,美國利用美元掠奪全世界的那一幕還沒有發生呢,甚至連冷戰都還沒有開始,所以羅克也沒辦法證明美國那一套行不通。


  其實非要證明也不是不行,但是要拿南部非洲來當做試驗品,畢竟現在石油已經和蘭特掛鉤了,美國石油公司想從阿丹公司和內志石油公司購入石油也需要使用蘭特。


  這是羅克和小羅斯福會談得到的成果之一。


  為此羅克付出的代價是成立價格聯盟,說白了就是南部非洲和美國一起擼歐洲的羊毛。


  誰讓歐洲缺少超級油田呢。


  「所以,倫敦為了遏制俄羅斯人,被迫犧牲法蘭西的利益。」阿爾文這一刻才感受到國際競爭之間的殘酷。


  「也不一定是被迫啊,盟友就是用來拋棄的——」羅克冷笑,又想起世界大戰期間基欽鈉的密信。


  「問題是德國人現在也正在和俄羅斯人進行合作。」阿爾文的辦公桌離羅克的辦公桌這麼近,肯定知道很多所謂的「秘聞」。


  「這就是倫敦必須給柏林越來越多支持的原因,對於倫敦來說,俄羅斯人很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和德國人聯手的俄羅斯——」羅克這會兒也是心有餘悸,這種事太恐怖了,想想就可怕。


  俄羅斯真的很嚇人,1900年俄羅斯的人口就突破了一億三千萬。


  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帝國覆滅,隨後俄羅斯臨時政府退出世界大戰休養生息,經歷了世界大戰後國聯的聯合干涉之後,俄羅斯的人口還是在1925年順利超過一億五千萬。


  人口對於國家來說是最大的資源,1925年德國人口6300萬,法國本土人口4000萬,聯合王國本土人口4500萬,三個國家的人口加起來都沒有俄羅斯多,如果俄羅斯的資源加上德國的科研能力,那二戰幾乎不用打了,把歐洲其他國家綁一塊都不是這對組合的對手。


  「所以德國人就左右逢源,誰給的好處多,德國人就會幫誰——」阿爾文還是不夠了解德國人。


  或者說,阿爾文還是不夠了解小鬍子。


  小鬍子被稱為「狂人」是有原因的,用普通人的思維根本無法解釋小鬍子的很多做法。


  小鬍子那哪是誰給的好處多就幫誰啊,根本就是看誰在我跟前我就揍誰,另一個時空德國在英格蘭大空戰中徹底失敗,「海獅計劃」無限制延期,小鬍子眼看無法登陸英國,德國才不得不向北方進攻。


  換個思路,如果德國贏得英格蘭大空戰,「海獅計劃」得以實施,那美國還會不會加入同盟國?


  歷史沒有如果,這裡就不討論美國的立場了。


  不過綜合美國150年歷史,用唯利是圖來形容美國一點也不過分。


  「這就是我希望你能明白的,不管到什麼時候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大多數時候,我們往往在達到人生巔峰的時候,也恰恰意味著更大危機的到來。」羅克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這也是羅克看上去越來越保守的原因。


  南部非洲現在看上去花團錦簇,實際上也是烈火烹油啊,搞不好就萬劫不復。


  其他不說,南部非洲聯盟的利益調和,現在就越來越困難。


  以前南部非洲是利用聯盟國家的各種資源來發展南部非洲。


  現在南部非洲的建設已經達到相當高度,聯盟國家的想法也越來越多,跟著老大混,老大吃肉,總得給小弟喝口湯,要是連這點要求都不滿足,那整個聯盟瞬間就會分崩離析。


  所以別看南部非洲脫離英聯邦的時候,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在祝賀南部非洲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南部非洲作為一個獨立個體,開始面對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競爭。


  這種情況下,用如履薄冰來形容羅克也不為過。


  也就是現在還有德國和俄羅斯在拉仇恨,南部非洲才能偏安一隅。


  否則的話,英法要是騰出手來,怕是第一個就會圍剿南部非洲。


  不僅僅是軍事層面的圍剿,而是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等等全方位的圍剿。


  就比如南部非洲商品打上澳大利亞的銘牌堂而皇之繼續在英聯邦銷售這件事,真以為內維爾和溫斯頓就不知道,他們要是連這種事都不知道,根本就走不到今天這一步。


  所以內維爾和溫斯頓之所以沒有和南部非洲直接翻臉,為的是繼續保持和南部非洲的盟友關係,這樣未來在需要的時候,南部非洲就必須像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那樣,給予英國毫無保留的支持。


  這是道義,也是心照不宣的交換。


  「現在全世界還有國家能威脅到我們南部非洲嗎?」阿爾文現在就有點飄。


  「你指的是什麼?軍事意義上或許很難,但如果是其他方面,還是很容易的。」羅克不著急,阿爾文也才24歲,還有時間慢慢教。


  「什麼方面?」阿爾文的體會明顯不如羅克深刻。


  「比如說經濟方面,歐洲如果對我們南部非洲封閉市場,那麼我們該怎麼辦?」羅克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雖然南部非洲脫離英聯邦,歐洲依然是南部非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這也是沒辦法,亞洲潛力大,但是亞洲的消費能力還不行,需要慢慢培養。


  現在的亞洲,對於南部非洲來說,基本上就是原料產地和廉價商品的傾銷市場,真正昂貴的那些飛機、汽車、甚至奢侈品,主要還是銷往歐洲。


  別看歐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打的稀巴爛,幾百年的殖民積累還是很有底蘊的,都不說英法德,就算比利時、葡萄牙這種小國,都通過殖民非洲積累了龐大財富,這些財富可不是一次世界大戰就會消耗殆盡的。


  怎麼著也得再來一次。


  「那的看誰,如果是英國或者法國,那我們可以慢慢談,可如果是比利時、葡萄牙——呵呵,他們有拒絕南部非洲商品的資格嗎?」阿爾文的驕傲也是有原因的。


  往淺了說,比利時、葡萄牙這種國家,根本沒有和南部非洲抗衡的實力。


  往深了說,還是比利時、葡萄牙這種國家,國內沒有能力建立和南部非洲相似的生產鏈,根本沒有拒絕南部非洲商品的資格。


  這又牽涉到人口問題,小國寡民想建立完整工業鏈根本不可能,沒實力也沒需求,所以只能在某一個,或者是某幾個領域做到相對出色的程度,從而混在國際產業鏈里蹭飯吃,隨時都要看大佬的臉色。


  說句不好聽的,另一個時空發展晶元需要的光刻機,如果沒有美國人在背後撐腰,給荷蘭一個膽也不敢卡脖子。


  而且別看荷蘭喊得響,心裡其實虛得很,早年深海沉管技術就是個好例子,不給技術不要緊,一旦突破就是白菜價。


  對於南部非洲來說,歐洲那些個小國家根本就沒有反抗能力,別忘了英美現在都是南部非洲的盟友,歐洲那些個小國家敢炸刺,搞不好會被一群大佬圍觀,到時候就算國聯插手,恐怕也不會起到任何作用。


  話說國聯現在的地位,就跟未來聯合國差不多。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小國和小國之間出現糾紛,國聯調解,糾紛沒了。


  大國和小國之間糾紛,國聯調解,小國沒了。


  大國和大國之間出現糾紛,國聯要是敢調解,呵呵,國聯沒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