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本末之思
“是誰給他們的信心這不是一種另類的施肥方式的呢?”華林對這些夷人的想法表示了鄙視,肥料由天然轉向人工就是開始使用鳥糞礦石開始的,這次他也有意選擇了一些富含礦物質的石頭,而之所以沒將這些石頭像使用肥料那樣碾碎了撒到田裏,不是因為他愛惜夷人的人力(相反,搬運整塊石頭加重了夷人的勞動強度)而是因為考慮到了夷山的自然環境做出的選擇。
夷山的氣溫是偏低的,即使相比雙河縣也是偏低的,這種環境對他計劃種植的薯類作物很不利,使得他不得不采用了一種古老的給田地加溫的措施,恩,就是往田裏放石頭。
白天,這些石頭可以比泥土更多地吸收太陽的熱力,到了晚上,它們也會比泥土更快地釋放熱力,每一塊石頭都像一個小蓄熱器,可以起到調節土壤溫度的作用。其他一些給土地升溫的措施,比如在田地周圍挖掘水溝灌熱水,實在是成本太高了——他也就在煮鹽的灶屋旁邊弄了一小塊。
等到陽光和雨水讓那些石頭崩裂,它們所含的礦物質就會緩慢地釋放到田地裏,起到補充肥料的作用,這些都是曾經用於嘉羅世界山區農業的古代技術,被華林給原樣搬到了夷山之中,因為他預備在這些梯田裏種植的並非夷人們慣於種植的穀物,而是薯類。
薯類的產量又高,對土地的要求又低,最重要的是,薯類不用等收獲就可以供人食用,藤曼和葉子切碎了不僅可以給豬吃,也可以給人吃,要說缺點那就是不耐低溫了,穀物能生長的溫度就可能凍死它們。
夷人們一定沒想到在艱辛的勞動以後等待他們的會是他們自己辛辛苦苦挖整栽收的豬食,當然,一個沒有加入任何人權協會的巫師對於用豬食喂飽他的俘虜們那是良心一點都不會痛的。
在煮鹽的時候,他已經在灶屋旁邊的那塊小育苗地上準備好了薯種,等土地一整理出來,就可以下種了。
這時候就看得出那麽多殘酷訓練和準備的好處了,換作之前,在農作上粗放散漫到不可思議程度的夷人們是無法完成將一棵棵薯苗埋入整齊的小坑這類精細的農活的,往地裏撒種就是他們能想象到的農活了,現在他們幹得又快又好,生怕一個疏忽叫背後那個妖怪給派發到其他什麽可怕的勞動地獄裏頭去。
“勞動創造人類。”欣賞他們工作的前巫師自吹自擂道,在他看來夷人們都快退化成野獸了,多虧了他,如今他們有人樣多了。
肖千秋無視了他的這些謬論,他對整理土地的好奇也很快在明白華林真的就是在整理土地準備耕作後消失了,能引發他注意力的反而是華林準備的薯種,切塊下種,利用熱水升溫做溫室催發種苗,肥料調配,等植物茁壯後再行剪蔓移栽,等等一係列技術是他以前沒有見過的,他很快就想到,如果在其他植物,特別是那些難以開花繁殖的芝草上麵采用這些技術,會有什麽樣的結果呢?
“沒有用。”前巫師評論說,根據肖家的分配方式,浪費的遠比用到正途上的多,即使他在奇雲峰上就呆了那麽短短的一段時間,他都從各種渠道看到了驚人的浪費,大量的丹藥和其他東西被分配給了僅有所謂的親戚關係的生物身上,還有大量被消耗在了所謂的“外交”上,結果不但沒有起到什麽拉攏作用,反而讓其他家族以為他們分配到的資源是理所當然,甚至還要求更多,在他們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們就和拜死教勾結到了一起並最終導致了肖家的顛覆。
可是肖家也很難走出另外一條路來,它在肖千秋的主張之下已經盡力淨化了自身,凡是資質不夠、修行不夠努力的家門都會逐漸被淘汰直到有朝一日被趕下奇雲峰,淪落成凡人,這條鐵律讓家門內部還是盡量把資源集中到了有潛力的成員而不是嫡係成員身上,再進一步是很難做的,肖家歸根到底是一個由血脈鏈接起來的家族,如果把華林這樣的外人置於至親之上,恐怕第二天就會土崩瓦解。就像肖銀雲說的,如果不能保證肖家是肖家人的肖家,那再繁榮,和肖家又有什麽關係呢?
能夠不再在乎血脈的,那就不是家族,而是學院或者門派了。
比如,雲溪派。
華林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那裏,前提是他去的時候,雲溪派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