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金榜風雲
安果兒話並沒有那種尖聲細雨的感覺,反倒是很有磁性。
“方才咱家看到有人拖拽你們,是怎麽回事啊!都是和你們一起的讀書人嗎?”
最前麵的讀書人道:“學生不知,我們並不認識他們。”
安果兒走到那些人前麵:“你們是為何出現在此啊?是官府的人?”
這些人怎敢出後邊的人,如此就會將身後的勢力牽扯出來。
但是,沒有什麽理由讓他們阻止幾個讀書人請願。
數人默不作聲,隻是希望身後的人趕快聽到消息做出應對。
不過半柱香的時間,中書令王義府已經接到了消息,一條漏網之魚跪在他麵前。
“鎮南王?怎麽會這樣。我們與鎮南王素來沒有交集,看不透看不透啊,這種完全不了解的人他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了。”
隻是一會兒的功夫,幾封密信就從王義府的府裏發了出去。
知道消息的人不僅僅是他,好幾處地方都如同驚弓之鳥。
他們知道,這朝堂之上無疑就是政黨之爭,但是在科舉一事上,各大政黨集團都是默認的事,如此他們根本就不用怕誰。
也不知道從何處傳出徇私舞弊的證據,隻要有上下官員一致,光啟都不可能知道這件事。縱那些士子在外邊鬧得翻地覆也不會有什麽影響。
隻不過,人落到鎮南王手裏,他們了猜不到劉寄到底會怎麽做,當做螻蟻不屑一顧?還是在光啟麵前提及此事。
劉寄走到前邊,安果兒自覺的退後一步,站在其身後。
圍觀的人都驚訝,鎮南王明明五十歲了,樣貌卻還是一個三十歲出頭的俊逸男子。
黑底刺金蟒袍襯托的他威嚴不可言喻。
“還有如此荒唐的事?科舉豈是兒戲,我朝威煌煌官員才幹,會出現這樣的事,簡直荒謬。”
“子腳下學生怎敢妄言?請王爺為下士子請願啊。”
一眾士子跪在地上重重的磕頭。
“王爺我有狀紙,希望王爺過目。”
劉寄饒有興致的一笑:“果兒,代我閱了吧,看看他們都寫了這什麽?”
“是,王爺。”
安果兒伸手接過折子,那書生在安果兒靠近的時候就已經不寒而栗,他低著頭甚至不敢對視那雙血紅色的眸子。
安果兒讀了那折子便大笑,“還真是荒謬的很。我看是有必要追查追查,隻可惜王爺是個王爺鎮守疆域是職責,可是朝堂上的事,王爺插話難免會有謬論。你們這是要讓王爺為難啊。”
“果兒,到底是怎麽回事?”
“王爺,這折子上寫了不少名字,可都是高官的親信子弟,還有些與重臣同窗,或是門生。這些咱們當然管不了,可是有件事倒是讓咱家聽了好笑。門下侍郎徐讚的表侄禮部侍郎的侄子在會試當缺考,竟然也是金榜題名了。高官總是有些門道的,方便一下也是眾人周知的事,可是如此方便怕是讓朝都貽笑大方了。”
“不參加會考,也上得了杏榜?確實有些放肆,對其他士子是不公啊。”
“缺考也能金榜題名咱家到不在意,有些水分曆朝曆代都是有的事,朝堂的事王爺更是不能插手,可令咱家好笑的是他們缺考的理由。”
“哦?是為何?”
“別人埋頭奮筆的時候,這兩人卻是拍下了京城裏的兩名花魁,享魚水之歡呢。這一番雲雨就金榜題名了,咱家還沒有聽過如此好笑的事了,看來這科舉考試卻是是件體力活啊。”
劉寄嚴肅道:“荒唐,些是下讀書人的大事,竟有如此水分,眼中可有朝綱!”
一些人心中大叫不好,看來劉寄是要插手此事了。
劉寄望著跪下的眾人道:“你們所言是否屬實?要知道這等誣陷可是殺頭的罪。”
“學生等人不敢妄言,春雪樓那日足有上百人可以作證。”
“你們可有興趣隨本王進宮麵聖啊?”
這些個讀書人額頭著地,“請王爺為下讀書人討個公道。”
“好,那就隨本王進宮。找那個糊塗光啟討個理。”
實際上包括皇城守衛,圍觀民眾都驚訝,這鎮南王果真是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裏,不光直呼其名,還敢大罵其糊塗。
如此大逆不道,大可直接套個削蕃的大罪。
可是,這人群中不知怎麽傳著,這看似大逆不道的話倒成了劉寄不畏皇威,為下讀書人做主的好名聲。
其實也算不得好,毀譽參半而已,畢竟鎮南王的荒唐事跡下皆知。
什麽好女色,要美人不要江山,擁兵自重心懷不軌。總之名聲差極。
人們心中的劉寄因該是個膀大腰圓,荒唐不羈的藩王,如今人群中卻是傳出,劉寄儀表堂堂容顏未老。
有些人隻是笑道:“五十歲的人了,怎麽個英俊法,肯定是眾人胡傳亂訛。”
這一日隻是將一些進貢的物資搬進皇宮,內務處清點之下直接傻了眼。
真金白銀見得多了,稀世寶物他們也見得多了,隻是從來沒有一次性見這麽多。
這次劉寄所帶來的貢禮清點之後足足有朝一年賦稅的三分之一。
先是下了帖子,告知皇帝已經到了京城,清點進攻物品,第二日才會在早朝上正式麵聖。
光啟手中拿著一塌厚厚的清單心中道:“劉寄,你這算什麽?施舍朕嗎?”
光啟心中苦澀,他治理國家,這些年朝確實富裕了,財力物力是朝的巔峰。
隻是,老百姓的日子貌似也沒有變得多好,真正的結果是朝富裕了,富裕了那些官員,富裕了曾經的財閥。
大魚吃魚,大魚越養越大,可是百姓依舊是過著貧苦日子。
事情終究還是這樣做了,不過龍成武他們終究還是放過了一些人。
但是,也因為如此,就不能徹徹底底的將那些人幹下去,依舊會有很多人留下來,有人留下來就有死灰複燃的可能。
本來,這次的計劃將不會有一人被錄用,但是為了不讓下士子徹底寒心他們隻決定除去一半。
當然,這是有區別的,一半代表著科舉存在徇私舞弊的不良氛圍。。
而隻要這個數超過一半,就已經變質,成為了朝廷腐敗。
這是能夠兩邊中和的最佳度量,可能雙方都要做出退讓。就看廟堂之上的那些人是否願意配合他們,收斂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