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道
道教自東漢末流行以來,有一個理論主旨是不論男女,隻要學道積德,建功立業,精修勤煉,均可得道成仙。 這種平等觀念對女子追求身體健康、長壽,謀求解脫現世痛苦,超越自我是有吸引力的。 各朝各代湧現出眾多修道有成的著名女子,她們或者開山立宗,傳徒授弟;或者登壇齋醮,主持科儀。 一個個虔誠敬業,誌於修道,或文采飛揚闡揚教理教化眾生,或潛心醫理草藥治病救人,或擅長齋醮扶乩播種善惡,皆因有傑出的善行功勞而受尊敬,她們在道教界的地位、影響是卓著的。 …… 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全真,正一兩派。 從道教的發展史上看,在全真教興起之前,道教一直是一個很世俗化的宗教。 道教徒們大都在修仙問道的同時行醫濟世,扶危濟困。沒有禁止結婚生子一說。 在金、元之前,對於道士出不出家並沒有要求,基本上道士都不會出家。 天師道就不禁婚配,事實上,張魯所傳的天師道曆代天師都以嫡親身份繼承法統。 等到金代全真教創立之後,才有了出家製度(即丘處機的傳戒製度)。 全真教為不結婚、食素、住在道觀的出家道士。 而正一道則並沒有這樣的要求,正一派道士可以結婚、食葷,隻有在做法事時才要執行戒律。 …… 所以可以娶到的女道士,就是正一派的女弟子。道士本來就是個人數很少的職業,又分為正一和全真兩派。 可以結婚的正一派總人數其實非常少。 正一派流傳著一篇文章講嫁給道士的好處,本來就人數極少正一派又都秉持著高冷的本色,保持著沉默。 然而天地誕生之初就已肇生陰陽,陰陽不僅是萬物法則,也是男女之象,即“男不能獨生,女不能獨養”。 陰陽的相和共生,涵化到社會倫理層麵,就意味著男女在自然屬性上的平等。 …… 《太上感應篇》有雲:“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 正所謂相由心生,修行的身上都有一種恬淡沉靜的氣質。不染凡塵,一顆純真的心,讓她們的眼眸都特別的幹淨。 過午不食的飲食習慣,習武打拳,氣功站樁,這些道士的生活日常,使大部分都有挺拔健康的身材。 再著一身寬大的素色道袍,頗有仙家的風範。 …… 其實是真的高冷,一般的凡夫俗子不入法眼。。 因為道士受經學道,應當清異出俗,若與婚配對象庸庸於世俗,就很可能會清濁混雜,閉塞道法,蒙蔽了學道的信心,也會消磨修道的恒心。 既然肯嫁,必然是鍾情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