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論5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而主靜(無欲故靜),立人極焉。 此言聖人全動靜之德,而常本之於靜也。蓋人稟陰陽五行之秀氣以生,而聖人之生,又得其秀之秀者。是以其行之也中,其處之也正,其發之也仁,其裁之也義。蓋一動一靜,莫不有以全夫太極之道,而無所虧焉,則所謂欲動情勝、利害相攻者,於此乎定矣。 然靜者誠之複,而性之真。苟非此心寂然無欲而靜,則又何以酬酢事物之變,而一下之動哉!故聖人中正仁義,動靜周流,而其動也必主乎靜。是主正義,以行中仁,而立人極焉。 故“聖人與地合其德,此聖人所以成位乎地之中,以言其德,則合乎地之德焉。日月合其明,以言其明,則合月之明焉。四時合其序,以言其序,則合乎四時之序焉。鬼神合其吉凶。” 以言其吉凶,則合乎鬼神之吉凶焉。是聖人所為,一於理,而地、日月、四時、鬼神有所不能違也。蓋必體立、而後用有以行,若程子論乾坤動靜,而曰:“不專一則不能直遂,不翕聚則不能發散”,亦此意爾。 聖人,太極之全體,一動一靜,無適而非中正、仁義之極,蓋不假修為而自然也。君子修之吉,未至中正仁義之極而修之,則君子之所以吉也。人悖之凶。 不知中正仁義之極而悖之,則人之所以凶也。修之悖之,亦在乎敬肆之閑而已矣。敬則欲寡而理明,寡之又寡,以至於無,則靜虛動直,而聖可學矣。 故曰: 《係易》聖人有言。 “立之道,曰陰與陽;陰陽成象,道之所以立也。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剛柔成質,地道之所以立也。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仁義成德,人道之所以立也。夫道一而已,隨事著見,故有三才之別,而於其中又各有體用之分焉,以道言,則陰體而陽用。以地道言,則柔體而剛用。以人道言,則義體而仁用。其實則一太極也。 又曰: 《係易》聖人又言。 “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陽也,立之道的陽,剛也,立地之道的剛,仁也,立人之道的仁,物之始也;是陽動,萬物之所資以為始也。陰也,是立之道的陰,柔也,立地之道的柔,義也,立人之道的義,物之終也。是陰靜,萬物之所資以為終也。 人而於此,能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則反其終而知所以死矣。此地之間,綱紀造化,流行古今,不言之妙。聖人作《易》,伏羲畫卦,文王係辭,周公明爻,孔子作傳。其大意蓋不出此,故周子引之以證其。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氣化 太一分兮作兩儀,陰陽辨和化工施。生人生物都無種,此是乾坤氣化時。 形化 乾坤氣化已成形,男女雌雄牝牡名。自是生生有形化,其中氣化自流行。 死生 陰陽二氣聚時生,到底陰陽散時死。生死陰陽聚散為,古今造化隻如此。。 輪回 空家不解死生由,妄輪回亂大猷。不有民先覺老,孰開我後繼前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