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古今有可信者,經史綱鑒之書是也;有不可信者,《齊諧》、《虞初》、《山海》之書是也;若可信、若不可信者,諸子、陰陽、方技、術數之書是也。
迨自結繩以後,倉頡成書,宇宙人事始煥,斯文始鑿,極蟠地,無竅不開。其中所以為帝王師相,人物臧否,如經史有百家之書,無不假此定其好醜,若所稱二帝,曰“放勳”,曰“重華”,禹曰“文命敷於四海”,湯曰“顧之明命”,文曰“謨”,武曰“烈”,下至曰“桀”,曰“紂”,曰“幽”,曰“厲”,何在不非史臣親承之下,揣摹則肖之也。
孟夫子尚曰,“盡信書,不如無書”。況三代以來,所謂曰“文”,曰“武”,曰“孝”,曰“莊”,曰“敬”,曰“神”,曰“懿”,曰“徽”,曰“德”,種種美詞,不過皆史臣為之粉過飾非,寫為一代信史,其中可信、不可信明甚,又何怪後儒曰:“三代之下無書。”嗟,嗟!
自周禮以史掌邦國之誌,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至周末德衰,不無紊亂。我夫子為之憲章祖述,刪繁芟偽,不可不謂斯文之幸。孰意秦火一烈,尺籍無遺矣。
雖曆漢、魏、晉於五代,以至唐、宋,不無除挾書之令,求下之遺書者,有建石室蘭台,東觀仁壽,崇文秘閣,以藏其典籍者,甚至求錄於民間者,可謂盛矣。然而有遭喪亂而焚毀者,有遭遷徙而遺棄者,又有遣運而舟覆於砥柱、航海而盡喪於滄茫者,可勝言哉。幸而啟文明,我國家景運洪開,於斯文獨盛,真駕軼千古,而內府民間可曰“汗牛充棟”矣。
俗有“薑子牙斬將封神”之,從未有繕本。不過傳聞於詞者之口,可謂之信史哉?餘友舒衝甫自楚中重資購有鍾伯敬先生批閱《封神》一冊,尚未竟其業,乃托餘終其事。餘不愧續貂,刪其荒謬,去其鄙俚,而於每回之後,或正詞,或反,或以嘲謔之語,以寫其忠貞俠烈之品,奸邪頑頓之態,於世道人心不無喚醒耳。語雲:“生為大柱國,死作閻羅王。”自古及今,何代無之,而至斬將封神之書目之為迂誕耶。書成,其可信不可信,又在閱者作如何觀,餘何言哉!
……
古風一首:
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
子醜地人寅出,避除獸患有巢賢。
燧人取火免鮮食,伏羲畫卦陰陽前。
神農治世嚐百草,軒轅禮樂婚姻聯。
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
承平享國至四百,桀王無道乾坤顛。
日縱妹喜荒酒色,成湯造亳洗腥膻。
放桀南巢拯暴虐,雲霓如願後蘇全。
三十一世傳殷紂,商家脈絡如斷弦。
紊亂朝綱絕倫紀,殺妻誅子信讒言。
穢汙宮闈寵妲己,蠆盆炮烙忠貞冤。
鹿台聚斂萬姓苦,愁聲怨氣應障。
直諫剖心盡焚炙,孕婦刳剔朝涉殲。
崇信奸回棄朝政,屏逐師保性何偏。
郊社不修宗廟廢,奇技淫巧盡心研。
昵比罪人乃罔畏,沉酗肆虐如鸇鳶。
西伯朝商囚羑裏,微子抱器走風煙。
皇震怒降災毒,若涉大海無淵邊。
下荒荒萬民怨,子牙出世人中仙。
終日垂絲釣人主,飛熊入夢獵岐田。
共載歸周輔朝政,三分有二日相沿。
文考未集大勳沒,武王善述日乾乾。
孟津大會八百國,取彼凶殘伐罪衍。
甲子昧爽會牧野,前徒倒戈反回旋。
若崩厥角齊稽首,血流漂杵脂如泉。
戎衣甫著下定,更於成湯增光妍。
牧馬華山示偃武,開我周家八百年。
太白旗懸獨夫死,戰亡將士幽魂潛。
挺人賢號尚父,封神壇上列花箋。
大英靈尊位次,商周演義古今傳。。
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與太師聞仲,隨立壽王為子,名曰紂王,定都朝歌城。文有太師聞仲,武有鎮國武成王黃飛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
中宮元配皇後薑氏,西宮妃黃氏,馨慶宮妃楊氏;三宮後妃,皆德性貞靜,柔和賢淑。紂王坐享太平,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八百鎮諸侯盡朝於商。有四路大諸侯率領八百諸侯:東伯侯薑桓楚居於東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二百鎮諸侯,共八百鎮諸侯屬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