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穀不現實
“辟穀”源自道家養生中的“不食五穀”,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它源於先秦,流行於唐朝,又稱卻穀、去穀、絕穀、休糧等。
辟穀最早的記載源自《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作為一種延年益壽的養生法則,辟穀在很多古書典籍裏也有記載。
傳統的辟穀分為服氣辟穀和服藥辟穀兩種主要類型。服氣辟穀主要是通過絕食、調整氣息的方式來進行,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學依據;服藥辟穀則是在不吃主食(五穀)的同時,通過攝入其他輔食(堅果、中草藥等),對身體機能進行調節。
辟穀又叫卻穀、卻粒、絕穀、去穀、斷穀。道教認為,人食五穀雜糧,要在腸中積結成糞,產生穢氣,阻礙成仙的道路。為此道士們模仿《莊子·逍遙遊》所描寫的“不食五穀,吸風飲露”的仙人行徑,企求達到辟穀的目的。
《大戴禮記·易本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穀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是為辟穀術最早的理論根據。
《淮南子·地形訓》也有類似的記載。道教創立後,承襲此術,修習辟穀者,代不乏人。從漢至宋,辟穀術在道教內一直十分流行。
如記述春秋時魯國人單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絲麻,不食五穀,行年七十,猶有童子之顏色。”是為史籍所載最早之辟穀實踐者。
《北齊書》中記載一個隱居於琅琊山的修行者,練辟穀之術,服用鬆子、白術、茯苓等生藥,以求長生不老。
《北史·隱逸傳》稱陳道士徐則“絕粒養性,所資唯鬆術而已,雖隆冬冱寒,不服棉絮”。
《舊唐書·隱逸傳》載,唐道士潘師正居嵩山二十餘年,“但服鬆葉飲水而已”。其徒司馬承禎亦傳其辟穀導引服餌之術。
《舊唐書》記載一個叫王遠知的人,修習吐納導引之術,服食靈芝和白術等,活到百歲以上,且頭發烏黑、步履輕捷。
《宋史·隱逸傳》載,宋初道士陳摶居武當山九室岩,“服氣辟穀曆二十餘年,但日飲酒數杯。”
辟穀食氣主要是采用綿長柔細的呼吸方法。這一方法來源於仿生吐納,所以又叫做龜息。道家認為,烏龜之所以長壽,是因為它“食氣”。氣在人體內循環不止,不可或缺。氣的運行包含著人體最深奧的秘密。
辟穀在食氣的同時,還需進食雜食和藥餌。關於所服之藥,各家各流派也不盡相同,常用的雜食是芝麻、黑大豆、紅棗、栗子、胡桃肉、蜂蜜及酒類。至於藥物就更多了,有地黃、黃精、何首烏、枸杞子、門冬、麥門冬、菊花、茯苓、白術、鬆子、柏子、苡仁、山藥、杏仁、白芍、菖蒲、澤瀉、石韋等。
人類是恒溫動物,即便在睡眠中一動不動,仍然需要消耗能量維持體溫和內髒活動,因而從科學角度來講,服氣辟穀並不現實。
禁食一內,肝髒儲存的糖原就已耗竭,由於紅細胞和腦組織通常情況下隻燃燒葡萄糖,因此人體開始把其他能源物質轉化為糖以滿足所需;禁食6時後,肌肉蛋白質分解釋放出氨基酸,肝髒在激素的影響下攝取丙氨酸來製造糖。
禁食48時後,機體開始大量動員脂肪來產生能量。不過脂肪並非“清潔能源”,在消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酸性產物,血液和尿液中酮體的含量迅速提高,體液的酸堿平衡開始經受考驗。如果此時饑餓仍未解除,脂肪燃燒也無法滿足生命需要時,人體不得不再次大量分解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功能單位,蛋白質大量分解帶來的將是功能障礙。重度營養不良的人全身各器官都瀕於衰竭,死亡也就不可避免。
現代醫學為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配製的靜脈營養製劑,所含成分也無外乎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劑等幾大營養物質,同時輔以微量元素、維生素和電解質等必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