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貞觀有新人> 第452章 又見誅心

第452章 又見誅心

  大唐的官員犯罪,之前咱們就說過了,分為公罪和私罪兩種。


  陳玉珣此次連續四日算差了報表,說起來也算是公罪。


  對於官員公罪的處罰,相對私罪來說,還是要輕一些的。


  但是,陳玉珣也清楚,自己這雖然算是公罪,可是,在審核上差出來的數目實在是太大了些!


  算下來差不多六千多貫了啊!


  要是說這是自己疏忽而至,應該會責罰輕些。


  可若是有人說自己這是有意而為,意圖從中貪墨。那罪責可就大了啊!

  陳玉珣作為一個官場上混跡了許多年的官油子,自然一下子就想明白了這裏頭的關竅!


  “越王!越王!臣冤枉啊!”


  陳玉珣一下子就軟了下來!

  直接拖著哭腔說了起來!


  “臣初至東外市市署,初掌市署令,難免經驗不足!出些紕漏也是情有可原啊!臣絕無自己貪墨之心!還請越王明鑒啊!”陳玉珣向著李泰哀聲辯解。


  李泰冷眼看著眼前幾乎要哭出來的陳玉珣,心裏實在是想不通,為什麽戶部會安排這麽一個又沒有,又軟蛋的來接替曹安的東外市市署令?

  想起曹安,李泰便想到了之前曹安那一份份清清楚楚、絲毫不差的報表!


  曹三郎果真是個人才啊!


  在張稚禾身旁的人,真沒有一個沒用的!


  李泰心中不由暗暗感慨了幾句。


  “哼!你倒是推了個幹淨!誰知道你是有心還是無意?你且回去,等著朝廷處置吧!”李泰也懶得與陳玉珣廢話,直接擺手,讓人將陳玉珣拉了出去!


  李泰其實心裏也差不多斷定,這幾日報表除了岔子,應該不是他有意貪墨。


  不過,這等無能的庸官,占據著東外市市署令的位置,李泰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要知道,李泰現在對於《大唐時報》都沒有怎麽關注了,他全部的精力全都放在了東外市上!

  東外市的每一點發展,每一點進步,都會讓李泰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欣喜!


  可現如今,那個該死的陳玉珣,竟然將東外市每日報表弄得亂七八糟!


  這簡直就是在李泰的心上紮針啊!


  這怎麽能讓李泰不惱怒氣憤?

  次日,便有一封彈劾奏疏遞到了李二陛下的案頭。


  “嗯?這是怎麽回事?我記得那東外市市署令不是那個胖子曹三郎嗎?他和那張稚禾自幼便是好友,我也見過好多次的。這戶部怎麽就說換就換了呢?”


  李二陛下看著手裏兒子上的彈劾奏疏,不由皺眉對著下麵的幾位宰輔問道。


  “這個……似乎是戶部發的公文。畢竟無論是理商司還是東外市,說起來都是歸戶部管轄的。具體臣也不是很清楚。”房玄齡忙起身答道。


  李二陛下抬抬手,示意房玄齡坐下說話。


  說起來一個小小市署令人選的變更,還真的不是房玄齡這等當朝宰輔需要過目的。


  這也就是那戶部侍郎崔皓能夠暗中操作的原因了。


  “那曹安對於數術一道頗有些天賦,看他在市署令位上,做的也是頗有些建樹。戶部如此倉促間換人,隻怕是……有人開始打起了東外市的主意了!”長孫無忌此時也開口說道。


  長孫無忌何等人精?戶部那些小心思如何瞞得過他?

  房玄齡雖然心中有所揣測,但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就沒有輕易說出。


  而長孫無忌卻是沒有這一層忌諱!

  論起在這朝堂上玩心眼,他長孫無忌還真沒有服過誰!


  李二陛下坐在上頭,臉色漸漸陰沉了下來。


  臣子間的這些勾心鬥角,他作為一個皇帝並不是不知道。


  下頭臣子的那些小心思隻要不算過分,他也懶得多管。


  畢竟帝王之道不可能讓下頭的臣子全都清廉高潔。


  若不是如此,他李二也不會容忍世家那些人在朝堂上占據不少重要位置了。


  可是,現在有人對東外市打起了主意,這說明什麽?

  這就是說有人怕他李二有錢啊!

  獎券活動那是一年才又兩三次的事情。


  錢財來的雖然快、多,但是不能持久。


  而東外市則不同!

  東外市可是一個每日都會有源源不斷錢帛進賬的下蛋金雞啊!


  若是真正說起來,李二陛下心中更為重視的,還得說是東外市!

  現如今卻有人為了自己的私欲,想要掌控東外市!

  這他作為一個扣門的帝王如何能忍?

  何況那現任的市署令還是個徹頭徹尾的無能草包!


  連每日報表都能算差了!


  這等人豈能占據東外市市署令的位子?


  “哼!去查!看看此事是何人手筆!”李二陛下冷聲吩咐道。


  洪允的身影從殿內悄然出去。


  沒過多久,又悄然回來。


  “聖人,百騎已經查明,東外市市署令人數更遷一事,乃是戶部侍郎崔皓在背後主使。”洪允衝著李二陛下躬身說道。


  “戶部侍郎……崔皓!”房遺愛重複了一句。


  “唉!若不是戴胄染恙臥床,戶部又豈能由著他崔皓胡作非為!”房玄齡緊接著又歎息一聲說道。


  “陛下,臣以為戶部侍郎崔皓,調換東外市市署令人選一事雖然算不得違反大唐律法。可是,用無用之庸才換下賢良之能臣,這本就是私心作祟!分明就是任人唯親之舉!臣參劾戶部侍郎崔皓,有瀆職之罪!”


  此時魏征黑著一張臉,起身鄭重躬身衝著李二陛下說道。


  李二陛下麵色陰沉,卻是沒有直接回答魏征的話。


  “輔機,你親自帶大理寺的人,拿下崔皓!我倒要看看他崔皓,清河崔家子,到底意欲何為!”


  李二陛下的話不可不謂誅心之語!


  其實要是從官場流程和大唐律法上來講,崔皓的所作所為還真算不得有什麽違規違律之處!

  說起來頂多也就是個識人不明的罪過而已。


  這也正是那崔皓敢於這麽做的依仗。


  識人不明,頂多被申斥一句昏聵,並不會有其他再多的責罰了。


  至於申斥,對於一個清河崔氏背景的戶部侍郎來說,還真的算不得什麽。


  可是,現在李二陛下說的這番話,就徹底讓事情的性質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本來算不得什麽的錯處,現在就已經變成了大罪過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