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史上最強修真> 第508章 敵後穿插

第508章 敵後穿插

  “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迦裏陀雖然沒有學過《孫子兵法》,但是他也知道墨守成規那就是死路一條。在秦軍作出戰略戰術調整之後,他也對部隊進攻的策略進行了相應的改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管是野戰還是攻堅城,對輜重補給的依賴都是很重的,而輜重糧秣的統籌調運更是戰爭的重中之重。迦裏陀很自然的看出秦軍的真正用意,遲滯他的推進速度,打亂他的進攻節奏,增加他的部隊消耗。


  對於部隊的輕微損失,迦裏陀還沒有放在眼裏,可是一旦戰爭不能早已結束,這將對笈多帝國產生巨大的負擔。雖然他隻有三十餘萬真正的武士,可是他還有五十多萬奴隸,他們雖然沒有人格尊嚴,但是想讓他們出力,自然要讓他們吃飽,八十多萬張嘴,十五萬頭戰象,超過三十萬匹戰馬,他們的消耗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即使在今天科技如此發達的情況下,想要完成這麽一支龐大部隊的正常補給,就算每人一天一斤糧食,那也需要數百卡車。


  緩步推進不是迦裏陀的真正用意,他也承擔不起如此巨大的消耗。而同時秦軍使用了堅壁清野的戰術,讓笈多大軍在滿刺加幾乎無法獲得補給。在為前景擔憂的同時,讓迦裏陀產生一種快速結束戰鬥的想法。


  迦裏陀給前鋒部隊下達的命令。


  第一,部隊遇到敵人節節遲滯抵抗後,騎兵車兵立即快速從前突迂回包抄,形成對阻止之敵的包圍態勢。同時車兵上前填補騎兵留下的空區。務必不讓部隊分散,不留空檔讓敵有機可趁。


  第二,各部分散,以普利特那為一個單獨作戰單位。(根據《摩訶婆羅多備戰篇》記載,普利特那相當現代師級軍事單位,擁有五千車兵,五千戰象。以及一萬九千八百六二名步兵)由於古代印度記載的笈多帝國編製有多種版本,在YY小說的情況下,程誌按他們記載的最大量為根據。)各部之間間隔二十裏,呈扇形平麵推進。


  第三,各個嚴密配合,在受到攻擊時,立即就在組織防禦。並利用烽火傳遞信號,周圍各部立即全速求援。


  在迦裏陀的情報中,整個滿刺加的秦軍不過擁有八萬多人,其中三萬多是海軍部隊,也就是說,他們的兵力是秦軍的四倍多。事實上印度的奴隸兵比他們的刹帝利武士更有戰鬥力。但是在整個軍事編製中,隻有塞那相當於現代的營級軍事單位以上的指揮官才會刹帝利種姓。但是這樣以來,他有五十多萬奴隸兵不被算成真正軍人,即使戰報中也不會提及。


  軍事問題是國家的重要問題,他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迦裏陀的作戰思想異常明確,就是利用笈多帝國距離滿刺加遠比秦國近的地利特點,他們獲得補給和兵力支援都要比秦國容易得多,他就是要把部隊抱成一團,整體平麵推進,逼秦軍與其決戰。


  後勤在這方麵,他事先已給予了相當程度的重視,隻要笈多軍停下宿營,他們就會用車兵在外圍組成一道嚴密的防線,隻要戰事一起,騎兵部隊可以快速回援,盡管秦軍不畏傷亡,可是他們事先對可能遭遇的困難,還是嚴重估計不足。他們還沒有接近笈多大軍的輜重部隊,士卒都傷亡大半。


  不言而喻,想攻擊笈多大軍的糧道,這樣也是行不通的。


  節節抵抗,策略是不錯的,可惜敵人也不是傻子,不會傻得站在那裏讓你打。第三天解煩軍第六營正是因為撤出不及,險些被笈多大軍包了餃子,好在第六營營長還算一個理智的人,他及時采取壁虎斷尾的撤退戰術總算把部隊退了出來。可是就算這樣,他還是丟個六百多人。


  迦裏陀也知道打仗並不是兵力越多越好,但是他知道,隻要他不輕敵冒進,不辦兵力分散,就不會給秦軍有機可趁。另外他也非常自信,通常笈多帝國對外作戰,最大出動兵力也不過是一個阿克紹希尼,現在居然讓他們三個阿克紹希尼同時進攻,可想而知,對手絕對不是一個善茬。


  秦軍的壕溝戰術並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事實上笈多人並不笨。他們從一個小小的公國,在兩代君主的努力下統一印度大陸,本身就有一定的過人之處。滿刺加不像秦國,他們可以有非常廣闊的戰略空間,可以拉長戰線,以空間換兵力。而滿刺加隻是一個較大的狹長的島嶼,就算整個島嶼也沒有一個秦嶺山脈大,如果他們退守山區和森林中同他們打遊擊,恐怕笈多帝國四麵一圍,餓也會把他們餓死。


  戰局並沒有因為秦軍解煩軍做出的調整變得好轉,反而形勢越來越嚴峻了。


  笈多大軍就是一門心思和秦軍拚消耗,打人力。射程三百多步的神臂弓仿佛像死亡的大網一樣罩向笈多大軍,為了增加射擊密度,連重型諸葛連弩也用上了,連綿不絕的尖嘯聲,閃光點點射向黑壓壓的笈多大軍。


  象兵皮厚,效果並不明顯。想要專門射殺笈多帝國的大象背上的士卒,一隻巨大的實木盾牌將他們三個士卒遮蔽得嚴嚴實實,秦軍也是無處下手。


  硬拚不是辦法,不拚後果不堪設想。


  石越看著局勢越來越差,急得團團轉,幾天功夫,他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這個時候,笈多大軍將要推進至滿刺加中部地區,再退他們將退出山區,進入平原地帶,如果在平原地帶,十五萬頭大象,將會他們的噩夢。


  此時雖然解煩軍整體撤退,但是也沒有受到多大損失,部隊實力得到保存。但是士氣下降的厲害。在任何一個部隊都存在一個現象,那就是越勝越勇,越敗越頹。


  現在解煩軍整體退守滿刺加的馬達山脈。馬達山脈雖然是滿刺加最大的高原,事實海拔僅一千四百多米。麵積倒是不小,有一萬四千多平方公裏,整體山勢自北向南,不過整個馬達高原並不險峻,並不算易守難攻之地。


  此時秦軍隻要再退,肯定會是南方的平原地帶,笈多大軍的車兵,象兵。騎兵,在平原地帶更會如此添翼。解煩軍這時彌漫著一個失敗的情緒,並俞演愈烈。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加·普林西波,他刺殺了斐迪南夫婦。而秦軍與笈多大軍的正式決戰也是因為一個小人物引發的大事件。


  一個解煩軍參某在例行會議上無意間說道:“笈多大軍以一個普利特那抱成一團,每個普利特那之間相距二十裏,兩軍結合部並不嚴密,隻要大膽從中穿插,就可以把笈多大軍進攻的勢頭從中攪亂。隻要笈多大軍一亂,我們才能混水摸魚。”


  不過,當時石越卻反駁道:“二十裏的空檔,即使步兵最多需要半個時辰就能趕緊,雖然山區的道路並不好,可是笈多大軍的騎兵速度就算再慢,也隻需要短短幾刻鍾,兩個普利特那笈多大軍擁有一萬騎兵,從結合部穿插,理論上是可行的,實際操作起來,這簡直就是自殺行為。”


  最後,這個提案根本沒有引起解煩軍的足夠重視。


  有道是,說著無意,聽著有心。冉閔聽到這話以後,他把這話暗暗記在心裏。回去之後,他在地圖上來回查看,仔細計算著。作為和冉閔關係最好的葉安,他第一時間發現了冉閔的異樣。


  葉安看到冉閔的圖上作業,就猜測起他肯定是想從笈多大軍的結合部進行大膽的穿插。葉安就勸冉閔不要衝動。


  冉閔道:“這樣做雖然危險,可是,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了。我們最多還可以向南退一百多裏,除了這一百多裏,就在退到平原地帶,我們根本不可能擋住笈多大軍十五萬象軍的衝鋒。丟掉滿刺加,我們解煩軍就是大秦的罪人。大秦的不敗記錄就要在解煩軍身上打破,這個責任,我們誰也承擔不起。雖然勝算渺茫,但是隻要速度夠快,完全有機可趁。而且還有一個問題上,笈多大軍他們雖然相距隻有二十多裏,可是這隻是圖上的直線距離,實際上馬達高原沒有一條路是可以走直線的。而且沿途山道上有很多可以伏擊的地點,雖然不能給他們太多殺傷,但是可以遲滯他們的救援速度。”


  葉安道:“決定了!”


  冉閔道:“想當年,楚霸王可以破釜沉舟以激厲士氣。終於殺蘇角,虜王離,大敗秦軍於巨鹿之野。創造了以三萬破二十萬在戰例。論武勇,我大秦解煩軍不遜色楚軍,論裝備更勝楚軍百倍。霸王可以以少勝多,吾亦何不可?”


  葉安相對比較無奈,霸王是誰,可以比嗎?人家是千古以來,論勇猛,論武功,“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力能扛鼎氣壓萬夫的一代英雄豪傑。


  葉安不說這話還好,說了這話更讓冉閔決定親自出擊。


  冉閔最佩服的人是葉不凡,他一生未償一敗,但是他也同樣佩服項羽,作為偶像葉不凡,當初以一千對兩萬的戰績讓天下人目瞪口呆,也讓冉閔羨慕不已,可是讓冉閔說出他敢把葉不凡比下去的話,那是借他三膽他也不敢,可是項羽不同,他即使冉閔的偶像,同時,也是冉閔心中超越的對象。冉閔道:“霸王尤可敵萬夫,閔亦是八尺男兒,目前,唯有致死地而後生。”


  本來冉閔還沒有下定決心,反而被葉安一句,霸王武勇無人可及激得他下定決心。


  有道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冉閔正是這樣,有一股子牛勁。


  冉閔點齊他所在的解煩軍第十一營,結果聞訊而來的葉蓋也非要跟冉閔一起出發,葉安見不能勸下冉閔,就說要去告訴石越。冉閔怒從心起,直接讓人把葉安捆了起來。葉安見冉閔說得出做得到,他害怕了,葉安道:“隻要你讓我一起去,我便不告發你!”


  冉閔勉強同意了。


  冉閔按照石越的命令在前線遲滯笈多大軍進攻,可是冉閔僅象征性的布置了一首陷井,連笈多大軍就率部撤向了多巴湖北部的西巴亞山,在西巴亞山這裏是巴塔克人集聚地,由於解煩軍占據滿刺加並沒有危害當地人的生存,隻要不反抗,解煩軍也沒有主動進攻他們,反而給他們帶去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生產資料,讓巴塔克人對秦軍並沒有多少惡感,相反對笈多人更痛恨。


  冉閔讓人找來巴塔克人向導,率領一個營近三千人進入魯馬山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