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名利雙收
樂遊苑,也是樂遊原,在長安城南一處高丘,這個時空,還沒有李商隱的那首詩“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所以這裏並沒有後世的名氣大。曲江池邊上,有一座莊園。麵積不算大,裏麵種上了許多杏樹,遠遠望去,如同花的海洋。這裏在此時聲明還很不顯,但是到了唐朝的時候,太平公主在這塊地上建立一個巨大的莊園,大詩人韓愈還因此寫下了“欲知前麵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的詩句!
花,雖然是杏花,但是這裏也時常吸引著三五成群的讀書人在這裏賞景,吟詩唱詞,但是從半個月前,這裏就停止對外開放,成為普通遊人的禁地。當時禁上普通讀書人禁止前來這裏遊玩的並不是官府,也不是皇上,而是當朝大儒,孔子二十二世世孫孔衍。天下讀書人尊孔,當然對孔衍的意思,不敢違背!
此時莊園中一幢大屋子裏,裏麵坐滿了人,人們都在低聲交談著,指著一張張剛剛書寫的手稿指指點點,很是興奮。
孔衍擼著山羊胡子微笑著道:“陛下曾言,大抵盡仁道,即是聖人”。又說:“學者須知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陛下把聖人“仁學”所強調的愛人、博施濟眾、克己複禮等,進一步發展成為與“萬物為一體”的境界,陛下認為聖人還隻是仁的“用”,而陛下則主張是仁的“體”。”
這時,平時最喜歡和葉不凡唱反調的禦史大夫羊曼則出聲道:“猛一聽陛下所言,似乎荒誕不經,但是仔細品味,其中卻蘊含著豐富的哲理。陛下所創的“理學”學說,理為最高範疇,也是天下萬物之本原,陰陽之氣則是形而下的。離開陰陽就無道,但道不等於是陰陽,而是陰陽之所以然,“所以陰陽者,是道也”。事實陛下所言的理學,也是我們儒學聖人提倡的宗旨的延伸。”
眾文士紛紛點頭,孔衍又道:“陛下也提出了所謂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天地之間皆有對,有陰則有陽,有善則有惡,人所以有善與不善,是由於才的不同。才是由氣而來的,氣有清濁不同,故才也有善與不善之分。隻講本然的善性,不能說明人何以有惡;隻講氣稟之性,則不能說明人性本善。”
事實上這也是孔子第六世孫孔穿,尤其以辯才稱著,當時他曾找上門與白馬非馬而稱著的辯才名家公孫龍辯論,最後孔穿落敗,千百年來,孔門子孫都以此為恥,事實上他們也明白公孫龍當時也屬於強詞奪理,以偷換概念的方式,詐勝!可是這就上升到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可以說,在葉不凡剽竊的唯物主義辯論觀點中,特別指出了這種科學變化的研究。
古龍這樣說過:白馬非馬,女朋友不是朋友。是對這句話的最好理解!
孔衍接著道:“我所寫的幾乎全部都是陛下在經筳上所表達的意思,諸位沒有什麽意見吧!”
孫綽道:“先生妙筆生花,寫得簡明扼要,而且直達題義!”
羊曼則道:“確是一般無二!”
孔衍道:“如果諸位沒有意見,我就以此出書印刷,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陛下的主旨傳遍天下!”
“月關居士?”
在長安城裏自從出現一本名叫《理學》的書出現,這個名字就開始流傳開來!皇帝的名諱是不普通人可以直接稱呼的,葉不凡剽竊而來的“程朱理學”思想理念,孔衍整理好後,交由葉不凡過目,希望可以出書,傳誦天下。要說剽竊一首詩詞,葉不凡現在一點都不會臉紅了,反正無人可以揭穿他,但是這可是一派宗理念,葉不凡的臉皮還真沒有厚到那個程度。無奈之下,葉不凡突然想起後世起點文學的一個作者,名字就是叫月關,月關者也就是朕的意思。葉不凡就給自己起了一個月關居士的稱呼。
還未到上課時間,太學院國子監學子們開始在課堂上議論開了。
“這個月頭居士到底是什麽來曆?憑這本理學一書,簡直可堪比董大儒!”
“嘿!還董大儒呢,自從春秋戰國起,到現在,就算是司馬相如和東方朔再世,恐怕也寫不出此等文章!”
“此言甚是!”
一時間無論國子監還是各地學子,都把葉不凡這本所謂的理學奉若至寶!雖然葉不凡玩了一個小聰明,但是其中不乏聰明人。簡單在拆字遊戲,自然而然的讓人聯想到了葉不凡,雖然葉不凡一直沒有公開承認,這是他所作的書,但是聯想到葉不凡經常作出那些並不合韻律的詩詞,能作出這樣的文章,也就理所應當了。
葉不凡的武功,他們都知道,在秦軍軍中和百姓間流傳甚廣,就連當初葉不凡剛剛重生時,單刀力敵數十土匪的事跡也被百姓們發掘出來,並編成評書,廣為流傳,現在再加上這本理學的出現,更是讓葉不凡的聲明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葉大家!大家並不是單指大夥、眾人的意思。除了這個意思外還有專家,也有近臣對皇帝的稱呼。在《左傳·昭公五年》:“箕襄、邢帶、叔禽、叔椒、子羽,皆大家也。”這是指某一領域的宗師。
對於這些民間傳聞,葉不凡尚且不知,反正他正樂得逍遙!科舉考試取得非凡的成果,一炮打紅,讓葉不凡欣喜異常。雖然葉不凡曾大力支持建立三學,可是人們並沒有從三學中得到實惠,響應者自然屈指可數。但是首批五百名秀才,按自願原則,可以作為基層官吏,或者可以繼續在三學中深造,考取舉人功名。這樣以來,科舉的好處被人們看到了,他們得到了科舉的實惠,更加賣力的宣傳起科舉製度來。
溫飽可以得到百姓的歸心。葉不凡發明紙張的活字印刷術,這也讓天下讀書人對葉不凡感激異常,雖然他們身後的各大世族和葉不凡水火不容,可是至少沒有出現直接攻擊葉不凡的讀書人,但是家族的束縛他們不可能直接投身在葉不凡門下,但是科舉製度的興起,卻從根本上改變的寒士的命運。
解決掉後繼人才短缺的短處,葉不凡終於可以睡一個安穩覺了。
事實上葉不凡睡得很不安穩,至少他沒有像其他穿越類的主角那樣坐享齊人之福。他再想利用自己有生之年,繼續多做一些實事,他不需要開拓多大的疆土,就算成吉思汗厲害吧,建立的帝國也夠龐大吧,但是他卻沒有治理,也會將一個龐大的帝國陷入四分五裂之中。
這天早朝,葉不凡把心中想興辦報紙的想法告訴在場的大臣。眾大臣聽完之後,都沉默了。
過了半響,王猛抬頭道:“陛下,如何想到這個主意的?”
葉不凡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前秦之所以亡,是因為其苛政猛於虎也!民不聊生,日子過不下去,才會官逼民反!漢之所以亡,則是君昏臣貪,東漢末年,十二常侍把持朝政,公開買賣官職,那些花錢買的來官,為了收回本錢,自然會對百姓橫征暴斂,以至走了前秦的老路。魏晉之亡則等同於漢,都是同樣出自君昏臣貪,自古以來,貪官汙吏何其多?究根揭底是因為官員沒有一個監察機構,而百姓卻不知道當今天下是何種政策!”
王猛想了想道:“陛下所言,這樣做也是有利有弊。好處就是天下百姓可以很快知道天子詔令,看到國家各種政策,好能很好的積極配合,當然,現在天下尚未統一,也可以讓晉國百姓看到秦國的優惠政策,讓他們跟著秦國的優惠政策而來。就算是其他各個偏遠國家和地區,同樣會得到他們的民心和人口。至於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交通不便,就算使用八百裏快騎,從長安到達各個地區也需要幾天的時間,更需要大量的錢財。另外就是在以往所有書籍印刷中,國庫為了利惠天下讀書人,給予出版作坊大量的錢財補貼,這種錢財補貼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出版報紙,一月兩月,國庫還能支撐,可是時間一長,國庫也負擔不起啊!”
說到錢的事情,葉鯤就來勁。聽到王猛反對,葉鯤暗暗衝王猛直伸大拇指,葉鯤道:“陛下,去年國庫支援出版工坊的錢財補貼是三十萬兩,今年的前兩個月就高達十七萬兩,如果按這個增長速度,今天劃撥給出版工坊的錢財應該會超過八十萬兩,如果再加上報紙出版,估計因此會增加一百萬兩的銀子如果長此以往,就是國庫也是負擔不起啊!”
葉不凡沉思起來,後世的報紙、信息行業大部分都是盈利的,可是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突然葉不凡腦袋中靈光一閃,有了主意。後世的所有信息行業為了生存,都會與各大企業合作,出賣廣告版麵。自己何不利用這個原因而改變出版業虧空的局麵?
葉不凡想到這裏,突然笑了他有了應對之策,他不由的歎了口氣道:“你不用擔心,自為有為朕出錢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