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史上最強修真> 第446章 孺子可教

第446章 孺子可教

  在《三國演義》中,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過於長阪坡之戰趙雲七進七出。不僅在亂軍中找到劉阿鬥,趙子龍還力斬數十員曹將,一路如入無人之境。在三國迷心目中,也成全了趙子龍忠勇無雙的英勇氣概,還有趙子龍武藝超群的形象。當然,也有人依此奠定了趙子龍在三國武將排名第二的原因。


  事實上,趙子龍的七進七出是有偶然因素存在的。若非當時曹操有了愛才之心,有心招攬趙子龍,不讓軍士群起而攻之,隻許鬥將,更不許放箭,這樣才成全趙子龍。如果趙子龍的敵人不是曹操而換成劉備的話,可以想象,趙雲連一進一出也難以實現。更別說什麽七進七去了。如果曹操真心想留下趙子龍也不是什麽難事,圍上千把人累也得把趙子龍累死。


  事實上身在朝鮮半島的胡大海也遇到了一個愛才惜才的曹孟德慕容恪。胡大海打得越猛、越狠,卻更加堅定慕容恪招攬胡大海的決心。如果慕容恪要致胡大海於死地,更容易。胡大海每次衝鋒都是身先士卒,鮮卑人中也有很多神箭手,要實施斬首行動再容易不過了,可是固執的慕容恪是鐵了心要收服胡大海。同樣不許向胡大海放箭,對待這隻孤軍也是圍而不擊,以迫降為主。在慕容恪心中,胡大海以及他的這些部將以後將是燕國反攻大秦的中堅力量。如果慕容恪在胡大海進入燕國之初,實施堅壁清野的戰術,讓胡大海無法獲得以戰養戰的補給,胡大海所部肯定會不戰自亡。隻是慕容恪並沒有意識,正是他有意的縱容和仁慈,才養虎為患,終成惡果。


  月光如洗,灑在山中小徑,如同披上一層銀白色的輕紗。山中寂靜,隻聞山風呼嘯,枝椏婆娑。偶爾會有幾聲夜鶯鳴啼,又平添幾分詭譎冷幽之氣。皎潔月光,把山林中的一切照應得一覽無餘。這裏是一個營地,平整的地麵上躺著許多疲憊不堪的士卒,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衣衫襤褸,看上去很狼狽。這些人大都鑽在動物皮毛縫製的睡袋中,安靜著睡著。此地除了沉悶的呼嚕聲,就沒有別人聲息。


  胡大海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愁眉不展。雖然這支部隊越打越強,人數也是越戰越多。凡事有利皆有弊,雖然大量的新兵加入,這支部隊的整體戰鬥力沒有上升,反而有下降的趨勢。暫時的勝利並沒有讓胡大海興奮不已,反而他有著太多的憂慮。擴充部隊,這是好事,同時也是壞事。秦軍老兵太少,如果盲目的擴充部隊,反而會讓他對部隊的掌控力度下降,胡大海可沒有指望著新羅人和百濟人能像秦軍士卒那樣對自己忠誠不變。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目前燕軍主力正在與三韓打仗,如果自己在燕國腹地可勁的鬧騰,難保慕容廆不會,暫時與三韓議和,回頭專門對付他。


  胡大海現在也沒有自信到自己這一支孤軍可以與整個燕國的軍隊對抗的地步。正這胡大海思緒翻不凡的時候,一個沙啞的聲音傳來“老胡。還沒睡呢?趁著天亮還早,你抓緊時間迷一會。”


  順著聲音望去,此時的種鄂,滿麵汙垢,全無半點印象裏的清秀樣貌。一身戰袍,血跡斑斑,看不出是什麽顏色。頭發也不知多久沒洗,以至於看上去黏在一處,好像一根根小辮子。


  胡大海歎了口氣,紅著眼睛道:“睡不著啊,隨著漸漸進入冬季,天氣越來越寒冷,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艱難,我們不僅要麵對燕國咄咄逼人的打擊,還以應付惡劣天氣而造成的非戰鬥減員,缺乏糧食和後勤補給。而且我們這次帶來的轟天雷快用光了,沒有轟天雷,在攻城作戰中我們的傷亡會成倍的增加!”


  種鄂神色有點木然,他想了想道:“眼下我倒有一個注意。不過……..”


  看著種鄂欲言又止的樣子,胡大海知道事關重大,他擺手讓侍衛靠上前來。胡大海低聲道:“五十步警戒,任何人靠近這裏,格殺勿論!”


  “是!”侍衛得令,立即四下分散開來,刀出鞘,弓箭上弦。


  種鄂看了看周圍,這才神密的道:“這裏是風石山,在向東八十裏是多山城,向西一百五十裏是常口城,向南則是氣瑞山,氣瑞山向西有一座城,名叫巨連城(既現代的平壤城!),這是曾是高句麗國的王城,鮮卑人從遼東潰敗以後,到達這裏,這裏就成了燕國的王都。”


  胡大海按著種鄂所說的,用手指著巨連城道:“你的意思是攻打巨連城?巨連城是一座仿照漢代建築風格的城池,即使在中原,這樣的城池也不是輕易可以攻打下來的。既然是燕國的國都,守衛力量肯定不會小。這樣做成嗎?”


  種鄂淡然道:“成不成,就在此一舉。現在隨著冬天的臨近,我們儲存的糧食難以挨過這個冬天,對我們這來這才是最致命的,況且我們隊伍中又有太多的新羅人、百濟人,我們有糧有兵,他們會老老實實,不敢放肆,可是如果我們的糧食吃完以後,又在燕國的大舉進攻之時,難保他們不會反戈一擊。要知道對於他們來說,我們和鮮卑人一樣,都是侵略者。”


  胡大海眉頭緊蹙,突然間有些明悟“你是說讓那些人攻城!”


  種鄂道:“當然,他們戰鬥力不行,倒是很能吃,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的機動能力,可以充分的發揮出來,燕國要想圍上我們,不是一般的難。我們隻要留下一部分熟悉這裏地形的人就足夠了。反正他們都是外人,成了我們收獲大量的糧食物資補給,可以安然渡過這個冬天,如果失敗了,除掉近萬的張嘴,我們的糧食也可以安然渡過危機。無論成敗,對於我們來說,都會立於不敗之地。”


  胡大海,陷入沉思之中。這些日子以來,特別是燕國全麵戒嚴,讓他攻打城池越來越難,付出的代價也越來越重,而且隨著大量的燕軍從四麵八方壓縮他的生存空間,這支部隊前景越來越難。胡大海知道當斷則斷,不斷反受其亂。他終於在深思熟慮後,決定還是犧牲掉追隨他的除漢人以外的所有部隊。接著種鄂與胡大海就攻打巨連城作足準備。


  首先他派出大量的新羅人和百濟充當難民湧進巨連城,充當內應。同時,向所有將領傳達攻打巨連城的作戰動員。當然,真正的戰略意圖並沒有告訴那些領兵將領。按照以往胡大海每逢攻打城池慣例,向來都是有功心賞,有過必罰,隻要打下巨連城,就是他們發財的日子。


  一種歡快的氣氛在山林中彌漫開來。


  長安,皇宮。葉不凡忙完一天的政事,就沐浴更衣。來到鬆林苑,看望他的小兒子。與後來賢相齊名的葉安。這個時空曆史早已改變的模樣,葉不凡也把不準備他的這個二兒子到底是不是曆史上的葉安。葉不凡在皇宮裏向來是獨來獨去,不喜歡擺什麽帝王儀仗。


  剛剛走進鬆林苑,突然迎麵不凡來一塊黑呼呼的東西。


  “我靠!”怎麽皇宮裏還有人敢暗算老子!”葉不凡在心裏罵道。雖然這些年,葉不凡養尊處優,但是一身功夫並沒有落下,他側身一避,反手一抄,把那塊黑呼呼的東西抓在手中,感覺有點軟軟的,仔細一看,竟然是一塊滿是黑汙的饅頭。


  葉不凡見皇宮中有人這麽浪費糧食,心中非常生氣。現在秦國雖然國力在慢慢的恢複,但是百姓僅僅勉強不被餓死,僅能吃個半飽,而且還是在紅薯和土豆等雜糧的輔助下。葉不凡在後世雖然不是農民,但是也知道農民的辛苦,對於後世的鋪張浪浪費的行為,葉不凡相當不滿,可是那個時候,他隻是一個大頭兵,除了能管住手底下幾百號兵以外,管不了天下事。在這個時空,他成為了主宰天下的帝王,自然會對於儉省節約大加提倡,同時對於各級官員浪費的習慣進行嚴厲的懲處。


  “皇上贖罪,奴婢罪該萬死!”正在葉不凡的怒火將要升到頭頂時,一個神色慌張的宮女跪在葉不凡麵前。她嚇得花容失色,身子如同篩糠。


  匹夫之怒,血濺五步,天子之怒,那就是伏屍百萬,這個可憐的宮女連忙求饒,額頭磕在堅硬的地麵上,不一會兒,就血流滿麵。


  對待敵人,葉不凡是向來不會手軟,簡直就是一個弑神降臨。但是對於自己的部屬和子民,葉不凡絕對是稱得上一個仁君。葉不凡看著一個宮女竟然被自己嚇成這樣,心中暗付道:“我有這麽可怕嗎?”好好的一張臉,眼見就要破相了,葉不凡又有點與心不忍,這時,他的氣憤不那麽強烈了。淡淡的道:“起來吧,說到底是怎麽回事!”


  在那個宮女之後,站著一個五六歲大的男孩,白白胖胖的,如粉雕玉粉雕玉琢般,甚是可愛。此時那個小孩見葉不凡黑著臉,嚇得大氣不敢出。趕緊跪在地上,用稚嫩的聲音道:“兒臣參見父皇!”


  不用腦袋想,就是用膝蓋想也知道剛剛的“傑作”,一定出自這個大皇子葉冀的手筆。


  葉不凡看著葉冀,這明白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這天,葉冀突發奇想,來鬆林苑看看他的弟弟葉雍(安)。隨行的還有小冉閔。


  小葉冀偷偷打量著葉不凡,見葉不凡麵色緩和了一點。他撓了撓頭,羞愧的道:“父皇,兒臣知錯了!”


  葉不凡冷著臉道:“那,你錯在哪裏?”


  葉冀想了想道:“兒臣不應莽撞,衝撞父皇!”


  葉不凡道:“管子曰,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自古民以食為天,而王以民為天。由此可知,食貨是根本。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長在這皇宮之中,不知糧食得來的不易,朕不怪你,要知道你是秦國的皇長子,將來要參與管理天下,打天下,弓馬嫻熟、能征善戰即可奪得天下,但是要治理天下,就必須體恤民生。朕可不希望秦國將來出一個無米可食怎不食肉粥的白癡皇帝!”


  無米食怎不食肉粥,這是晉惠帝這個曆史上有名的白癡皇帝鬧出的笑話。有一年,天下大旱,百姓餓死許多。於是下麵的官員報告晉惠帝,可巧這時候智障他老先生正在喝肉粥,聽說有百姓餓死,頓時很驚詫:他們這麽餓,為什麽不喝肉粥呢!?可憐司馬懿聰明一世,而他的子孫居然蠢成這個樣子,難道這就是所說的盈滿則虧?


  葉冀小臉微紅,低頭不語。而一旁跪著的冉閔則是一臉沉思狀。


  正巧,皇後諸葛明月聽出葉不凡到來,急忙出迎。正好她聽到葉不凡正在教訓葉冀。看著葉不凡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痛斥葉冀,諸葛明月不像宮女一樣擔心害怕,反而感想頗多,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現在葉不凡已經將江北牢牢的控製住了,就算將來不能統一天下,但是至少也可以像魏國一樣,雄霸北方。葉不凡教導葉冀要注重民生,勤儉節約,這說明葉不凡在關注以後的事情。雖然自古就有立長不立幼的做法,但是聽到葉不凡從現在就開始培養葉冀,為君王道,諸葛明月仍感動異常!

  葉不凡沒有看到諸葛明月居然在此,轉而對諸葛明月道:“皇後,冀兒如今已經五歲了,勤有功,戲無益。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好,以後,其他事莫要多操心,重點教導冀兒才是正事!”


  這話裏的意思就有點警告諸葛明月的意味了。這話要從織田信長向葉不凡進獻自己的妹妹織田阿市說起,葉不凡當時見織田阿市才十二三歲,雖然初見織田阿市時感覺她頗有驚豔之感,也確實是個嫵媚動人,也是一個儀態萬千,風情萬種的尤物。雖然葉不凡對於倭國人沒有什麽好感,可是他也沒有生出那種要對一個十二三歲小丫頭下手的心思。卑鄙齷齪乃是倭國的優良傳統,一般人還真做不來。可是諸葛明月倒好,皇帝不急太監急,她作為一國之母,當朝皇後,有權利處理皇上納妃事宜,所以諸葛明月就一手操辦了葉不凡的婚事。迎織田阿市入宮,並封為才人。


  雖然葉不凡最終並沒有進入洞房,可是他還是對於諸葛明月先斬後奏,表示不滿!

  雖然葉不凡嚴厲的斥責諸葛明月,可是諸葛明月因為得到了葉不凡的暗示要注重培養葉冀為接班人的事,所以心中不僅沒有委屈,反而高興異常。隻是沒有表露出來。


  葉不凡突然發現冉閔居然像一個雕塑一樣,一本正經的想著事情,心中不免有點好笑。對於冉閔這個挽救中華民族的大英雄,葉不凡一直是最尊敬的。雖然曆史上一直沒有給冉閔正名,但是冉閔的功績是任何人也抹殺不掉的,若非冉閔反抗暴羯,若非冉閔一紙殺胡令,恐怕中華民族也和其他三大聞名古國一樣,亡國滅種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了。世界上沒有了阿摩利人,隻是留下了一個空中花園和通天塔,作為曾經阿摩利人繁榮的見證。古埃及也隻剩下的金字塔和獅人麵像。達羅毗荼人雖然創造了古印度文明,雖然也和漢人一樣沒有被滅族,隻不過他們如今卻流落在數個國家成為低濺的民族。


  葉不凡忍不住的看著這個虎頭虎腦的小家夥,冉閔雖然比葉冀大一歲,但是看上去卻像七八歲的孩子一樣,他的特點就手長腳長,骨骼寬大。特別是他的腳很大,以葉不凡的目測,現在冉閔的腳應該像一個成年女人般大小,可是他才六歲啊。葉不凡問道:“小閔,你現在想什麽呢,這麽入神!”


  “回義父!我在想義父剛剛說的話!”


  “什麽話!”


  “就是那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冉閔閃著烏黑的大眼睛一本正經的道:“這話太深熬,我太笨,到現在還沒有想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葉不凡笑了笑,撫摸著冉閔的頭,關切的問道:“小閔現在學業怎麽樣?”


  冉閔道:“先生講得,我一點都聽不懂,我不想學了。”


  葉不凡也有過孩童時厭學的情景,他又道:“那你想學什麽!我就讓人教你什麽?”


  “技擊之術?”


  葉不凡不由得眯起眼睛,“你要學什麽技擊之術。”


  “自然是能打贏別人的技擊之術。”


  “技擊之術,不過是逞匹夫之勇,你應該學習萬人敵之法!”


  冉閔卻道:“不敵一人,如何能克敵萬人!”


  冉閔這話與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有異曲同工之妙。想想也是,古代將是兵膽,主將勇,則將士士氣盛,霸王能率八千子弟兵,橫掃大秦正是此理。古代凡清史留名的名將,無一不是文武皆強。什麽儒將,如果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儒生,首先他的部下就不會服他,不服他,命令無法傳達,怎麽可能百戰百勝,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在古代,你別指望著軍士可以做到堅決服從命令。所有的士卒都是服從他們的將軍一人也就是說那個時代出現太多武將自立為王的例子。


  “這個嘛!卻也不難。不過,你想要學技擊之術,能吃得苦嗎?”


  冉閔目光清澈,斬釘截鐵的道:“我不怕!”


  葉不凡笑了,望著冉閔道:“將預奪之,必先予之。欲學技擊之術,技擊者,擊人也,要想學打人,必須先學會挨打!挨打是很疼的,你不怕嗎?”


  冉閔露出一絲深思的神情,突然頭一抬,胸一挺,“不怕!”


  “真的不怕!”葉不凡盯著冉閔冷冷的問道。


  冉閔也不說話,突然拔出一把小匕首,這是一把小刀,小巧而精致,刃長僅七寸,刃寬一指,這是遊牧民族常用來切割肉食的餐刀。冉閔突然仰天大吼:“我不怕疼,我不怕苦,我一定要學技擊之術!”


  說著他用小刀捅向自己的大腿,刀既入肉,鮮血噴射而出。冉閔疼得額頭直冒冷汗,他咬牙硬挺著,不讓自己發出聲。他接著又道:“我不怕疼,不怕流血。”說著又要再刺下去。


  突然感覺自己刺不進去了,用力向外拔小刀,可是小刀卻穩絲不動。冉閔抬頭看著死死抓住自己的葉不凡“我不怕疼,再來幾下也沒事!”


  葉不凡奪下冉閔手中的小刀,他實在想不到冉閔居然會用這樣的方式表明心跡。葉不凡看著冉閔道:“我相信你的決心,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想有一番成就,就必須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受別人所不能受的累,流千萬分汗水,再付出百倍的努力方能有所成就。”


  說著葉不凡親自為冉閔包紮傷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