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血染土佐(上)
橫源佐虞一聽水如煙如此下令,興奮得眉不凡色舞。他雙腳並攏,猛然一低頭,大聲說道:“哈咿!”在順風的情節下秦軍綜合混編大隊的航速在八節左右,不過橫源佐虞知道,土佐雖然是一座沿海城市,可是土佐卻沒有一座像樣的碼頭,秦國海軍的多用途艦、大型補給船以及主力戰艦都不能靠岸,離岸邊五六裏的海域平均水深僅三四米而且多暗礁,弄不好大型戰艦就會因北而觸礁沉沒。
由於此時,四國島上原沒有一個大名藩主擁有海軍,更沒有岸防力量,所以大型戰艦在這裏反而用不上。登陸作戰的主要戰艦還是以蜈蚣船為主,而蜈蚣船顧名思義,就是外形像一個蜈蚣,這種船寬僅一丈二,長約八丈,有二十二組漿手,上麵有一張射程可達五百步的巨弩,用杠杆上弦,一部小型投石機。除了操作弩機和投石機的六個戰士,還有一個舵手,一個指揮官,全船共三十人,蜈蚣船的吃水僅四五十公分,漿手不僅要承擔劃船的職責,靠近海岸或抵近敵艦時要也要承擔起作戰的任務。曆史上這種專門用於衝鋒或施開蜂群戰術的小型戰艦,是明代發明的,可是因為葉不凡這個異世蝴蝶的出現,一切都變得可能。不過這種戰艦僅適合在近海或江河中航行,讓他們遠洋根本不可能,由於考慮到在倭國需要登陸作戰,所以這種小型戰艦都被鋼鎖鎖在一起,被多用途船拖著而來。
遙遙的可以看到海岸線了,所有的巨型戰艦都在海水中拋錨停止不前。
橫源佐虞指揮部將把捆綁著的蜈蚣船解開,運兵船的上漿手和戰士都各就各位。半個時辰後七十艘蜈蚣船和其配置的人員全部就位,隻待橫源佐虞一聲令下,他們就要重操舊業,幹起他們的老本行,打家劫舍。
看著越來越近的海岸線,橫源佐虞心情非常激動,兩千餘精銳的秦軍海軍,這個實力足以讓他橫掃土佐城。作為一個武士,橫源佐虞是失敗的,按照倭國的習俗,橫源佐虞是戰敗而逃,從此以後他就是再是武士的身份,而是一個浪人。倭國的武士幾乎都是文武全才,除了要擅長劍道、馬術、射箭等武藝,也須讀書、習漢文、練書法、做文章;尤其兵法、韜略更是所須精通。品行、操守、勇氣也都是被評鑒的範圍,武士的道德被稱為武士道。在二戰時期日本所奉行的武士道精神是指不畏艱難,忠於職守,精幹勇猛的信念。
倭國武士隻要認主以後就不會背叛,他的主公死亡,他要效忠主公的後代,直係繼承人,如果背叛就意味著喪失武士的資格,最會為人所不恥,在經過武士道精神熏陶的日本軍人在抗日戰爭初期幾乎抓不到俘虜,在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武士效忠的對象不再是傳統的大名、藩主和幕府將軍,而是隻忠於天皇一個人。日本人可以恨,也可以罵,但是他們的武士道精神就值得國人學習,武士之中的敗類是浪人,他們失去了武士的尊嚴,但是他們至少記得他們會忠於他們的國家和民族,但是反觀那些漢奸,簡直連為人的最基本原則都丟失了。
倭國武士在戰爭時期即是將領也是戰士,同樣在和平時期他們又是行政管理者,千百年來中國在文武方麵嚴重的內鬥,消耗了大量的實力,而倭國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他們才是最注重文武雙修的人。不可思議的是,中國南宋文天詳、陸秀夫、張世傑都是倭國武士的榜樣。二戰末,日本在衝繩以及太平洋戰場的諸多島嶼爭奪戰中,日軍甚至在平民饑渴不堪的情況下,仍發起一次次自殺衝鋒,戰敗則切腹跳崖跳海,這恰恰是宋末元初陸秀夫、張世傑等在崖山被元軍擊敗後的翻版。
在這個時代日本武士隻是一個雛形,他們效仿的對象卻是中國戰國時期的中國武士,他們的忠勇仁義主要體現還是士為知己者死,以及士可殺不可辱。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倭國武士道精神從頭至尾都是學習的中國,然而恰恰是中國人把祖先創造的“中國武士道”精神丟得幹幹淨淨。
在抗日戰爭時期豫東的一個縣居然被五個日本兵占領了,五天之內投降漢奸偽軍居然高達八千之眾。五個日本兵統治這個縣長達四年,直到新四軍魯雨亭部四四年才收複這個縣,可見國人的無恥。
橫源佐虞站在船頭,有一種“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的激動。他緊緊的抓住手中的橫刀,目光赤紅,呼吸異常激動。
這個時候世界曆史上最為壯觀的登陸戰出現了,在長達五裏的登陸場範圍內,一個敵人都沒有出現。秦國海軍登陸部隊順利的登上上四國島的土地上。
橫源佐虞留下三百人修建臨時性的碼頭,而他則率領一千八百多人浩浩蕩蕩的向土佐城走去。
倭國的金礦幾乎整個本州、四國島大多數地方都有儲備,論規模集中儲量大的話主要集中在本州島東北部也就是所謂的奧州一帶,銀礦更是盛產,尤其以見其國儲量最高,幾乎不用探明,在礦區選個山頭一鋤頭下去就有可能挖到銀礦石,稍加治煉就是不錯的銀鍵,有點露天銀礦的意思。
橫源佐虞一路上大張旗鼓。絲毫沒有一點要掩飾的意思。而橫源佐虞則是帶著十幾個人裝扮成當地人的樣子向土佐城走去。
土佐城經過七年的發展,和橫源佐虞走時還沒有什麽兩樣,一樣的貧窮,一樣的落後,狹窄的街道兩旁都是低矮的小店鋪,經營的東西非常有限,無非是一些從中國走私或偷盜、搶劫過來的東西,或是本地的手工藝製品,低下層的武士在小酒館裏喝著那些酸味濃重的濁酒。
走在街道上的人群,不論小販還是匠人,還有佃戶、農民、都是一樣的垂頭喪氣、滿臉悲戚,衣著襤褸。他們仿佛天生就不會笑一樣。與此格格不入的則是橫源佐虞一行人,橫源佐虞像一個錦衣還鄉的成功人仕,精神很好,穿著也都是中原常見的布衫,這種衣服雖然是中原小民的樣式,不過在倭國卻隻有大名的管家和中層武士才有財力可穿。
橫源佐虞剛剛一出現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人們不約而同的讓開道路,讓橫源佐虞感覺極大的滿足。就在這時,街道的角落裏出現了個瘸腿的乞丐,那些貧窮不堪的當地百姓自己尚且衣食無著,自然不會憐惜他,他也不會自找沒趣。當他看到橫源佐虞的出現,就看出橫源佐虞一定是富貴人家,隻要大拍馬屁,一定會討到一口吃食。
乞丐眼睛一亮,急忙路跚上前,隔著還有八尺遠,就一頭跪了下去,口中高聲道:“恭喜大人,賀喜大人。”
大人這個稱呼是中原傳統的王權貴族,或是官府的稱呼,在倭國則是專門指一些富貴人家的稱呼。
在秦國也有稱橫源佐虞為大人,但是在倭國被人稱為大人則意義明顯不一樣。橫源佐虞見那乞丐蓬頭垢麵,衣衫破爛,瘸著一條腿,而且還鼻青臉腫,像是剛剛被人湊打過一般。他伏在地上,神態恭敬,那古樹皮似的手背,十指滿是泥垢的指甲長長,瞧來實在可憐,便自懷中摸出一吊錢來,遞過去道:“拿去吧。”
倭國雖然有銅礦,但是他們卻不會鑄造錢幣,在倭國交易要麽使用金銀,要麽就使用中國銅錢,不管哪一個朝代的銅錢,在倭國都是一樣,比金銀更方便使用。葉不凡改製秦幣,卻無法改變古代習慣的把錢幣中間留下小孔,方便穿繩。
那人一抬頭,見整整一吊金燦燦的泰平通寶,不禁大喜若狂,叩頭如搗蒜地道:“葉大人,葉大人,小的祝大人您……”
“小衫君!”橫源佐虞看著那些乞丐,突然感覺有點似曾相識。他下意識的叫道。
那個乞丐明顯一愣,然後麵色大變,他不顧落在地上銅錢,而是手忙腳亂的向外爬去。
橫源佐虞身手敏捷,一把抓住那個乞丐“小衫君,原來你還沒死!”
那個叫小衫的乞丐見逃跑無路,也很坦然的看著橫源佐虞,嘴角抽搐著,一句倭國的經典國罵脫口而出:“巴噶雅鹿!”
小衫雙眉一擰,殺氣騰騰瘋狂的叫道:“你個混蛋,你居然背叛主公,你不得好死。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小衫佐佐木原來是本山氏雄的貼身侍衛,身手高強,在與藤象雄二大戰時,他重傷昏迷。從此以後流落在外,成為一個落魄的乞丐,雖然他貧窮,雖然他落魄,但是他對本山氏雄的忠心卻不曾改變。當時藤象雄二就是因為買通了一個本山氏雄的武士才能悄悄殺進土佐城,此時他見橫源佐虞衣著光鮮,看樣子過得不錯,不由自主的把橫源佐虞與那個內奸對上了號。
在旁邊一座酒館裏,橫源佐虞費了好大的勁才怕這些年的經曆與小衫佐佐木講明白,位佐佐木則夫先生是個武士,慣用的兵刃是刀,一手刀術出神入化,就連悍勇的橫源佐虞在最強的時候尚且不能在他手底下走三十個回合。
小衫佐佐木悲憤的道:“蒼天保佑,(現在倭國還沒有天照大神的信仰),讓我有機會能與主公報仇。正好明是藤象雄二的生晏,到時候混進宴會裏,再突然發難,一定可以斬殺藤象雄二,為主公報仇,同時你也能成為土佐城的主人,成為新的大名。”
橫源佐虞淡笑道:“不用那麽麻煩,這次我要堂堂正正的打敗藤象雄二,讓他跪在我麵前唱征服!”
小衫喝了口濁酒,不解的道:“什麽是征服?”
其實橫源佐虞也不知道什麽是唱征服,在收服黑風水賊的時候,有幾個致死不願意歸順的水賊頭目,當時葉不凡就用橫刀一指,衝對方道:“老子要打得你跪在我麵前唱征服。”那模樣威武極了,橫源佐虞撓頭道:“反正就是要讓他們心服口服的意思。”
小衫擔憂的道:“現在藤象不是當初的藤象了,他現在不僅是土佐城裏最大的大名,還是四國最大的大名,那擁有三百多個武士,還養著一幫浪人和忍者,就是你身邊的這十幾個武士根本不是藤象的對手!”
橫源佐虞仰天大笑“現在我也不是當初的橫源佐虞了,我麾下也有武士,而且是一千多個武士,不僅人人可以著甲帶刀,每個人還有一副弩機,別說他有三百個武士,就算土佐城中全部都是藤象的武士,今天晚上,我也要在藩主府內請皇妃飲宴。”
“什麽,一千多個武士。”小衫張大嘴巴的說道:“橫源君你喝多了。一千多個武士,還人人著甲帶刀,你不是在做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