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完結篇(中)
南國唐,北國鄴,兩國至全國混戰後,都進入了各自修養的階段。
鄴國與南唐國情相似,兩國皆是帝國的邊緣國出身,直至如今這樣的規模,經曆過許許多多的戰爭。
戰爭勞民傷財,民間也都怨聲載道,尤其是後來的全國混戰當中,不論是鄴國也好還是南唐也罷,都沒有在其中得以安生。
所以在接下來,兩國都沒有挑起爭端,一南一北,似乎能永遠平靜下去。
但誰都清楚,這天下不會有兩個主人,而這個主人也絕不可能是天子姬昊,最後的天下之主定要在鄴王趙寬亦或者唐王王丹傾兩人中產生。
但究竟是誰,誰也無法猜到。
而兩國之間開戰,歸其原有,也是南唐方麵挑起來的。
正陽十五年,南唐率先與後宋開戰,而後宋作為鄴國長久以來的同盟國也好,還是作為統一的開戰理由也罷,鄴國都不得不戰。
鄴王趙寬拜楚羽嘉為將,率領西北軍十五萬,鄴軍二十萬馳援後宋。
而南唐方麵則是由蒲成雙為將,率領南唐軍三十萬,虞雲軍二十萬大舉入侵後宋。
兩大強國之間的較量也就此展開。
而戰爭條件有多艱苦,戰爭打的有多慘烈,也隻有真正參與的人才清楚了。
西北軍在這場戰爭當中,幾乎可以說毫不占優勢,因為後宋境內的山巒丘陵甚至要比前蜀還要多,西北軍的輕騎在戰爭當中完全發揮不出優勢。
就算如今西北軍的陌刀重甲騎已經發展到了一萬人,但楚羽嘉也不敢與蒲成雙進行這場豪賭。
此戰一打就是兩年多,戰事極為艱苦,前方將士的傷亡不計其數。
最後根據鄴國本國的統計,兩年時間內,光是西北軍內陣亡將領便有楊任啟以及嚴天瑞這樣的高層將領戰死沙場,賁樂、廖浩等中層將領,也死傷過半,兵卒陣亡更是超過五萬人。
當然,鄴國損失慘重,南唐也沒占到便宜,他們的陣亡同樣巨大。
可以說這一戰對於鄴國也好,對於南唐也罷,乃至是最後亡國的後宋都是一場災難浩劫。
前方戰事不利,推進緩慢,甚至到最後已經變成了僵持狀態,趙寬無法隻得再次領軍親征,馳援北方戰場。
結果他自己率軍親臨戰場也依舊無法扭轉局勢,反而陷入更深的泥潭當中。
而且在一場戰爭當中,趙寬與楚羽嘉發生分歧,一意孤行率軍冒進,險些無心戀戰。
楚羽嘉隻得派出嚴巨盛廣兩位護將前去馳援,最後趙寬是救出來了,但這兩位跟隨他多年的護將也至此隕落。
這一戰幾乎徹底摧毀了鄴軍的鬥誌,哪怕是西北軍都已經無心戀戰了,將士們隻想著盡快回到自己的故鄉。
失去鬥誌的鄴軍,就如同一隻被拔掉牙齒和利爪的老虎,在對陣虞雲軍的時候已占不到任何的優勢。
此戰打到現在,鄴軍已成強弩之末的態勢,同樣,南唐也是筋疲力盡,王丹傾隻得派出使節到鄴軍答應向趙寬求和。
在雙方和談期間,趙寬的態度依然強硬,最終硬是讓著、南唐割讓三個郡的土地給鄴國,才使得這場戰事告一段落。
這就是第一次鄴唐戰爭。
而第二次的鄴唐戰爭還是由南唐挑起的,割讓給鄴國三郡之地後,南唐國內一直認為此事是奇恥大辱,第二次鄴唐戰爭正是由於南唐軍侵入被割讓的那三郡之地而爆發的。
對於這場戰事,趙寬仍是委派楚羽嘉為帥,出兵抵抗南唐軍。
第二次鄴唐戰爭的初期打不並不順利,楚羽嘉和蒲成雙這對戰場上的宿敵交戰各有勝負,戰事也一直呈現膠著狀態。
這時的鄴國國內,人們普遍都不支持這場戰爭,認為鄴國本就不應該強占南唐的三郡之地,應該還給人家,繼續與南唐交好維持天下太平。
在前方作戰不利,國內又不支持的情況下,趙寬也感覺自己的威望受到極大的影響,若想挽回威望和顏麵,此戰必須得打贏,而且還得是速戰速決的大勝。
楚羽嘉與蒲成雙都太了解對方了,想指望楚羽嘉打敗蒲成雙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鄴國境內,能與蒲成雙抗衡的將領除了楚羽嘉還能有誰呢?
恐怕在整個朝堂上都找不出一個能和楚羽嘉掰手腕的,就更別提區對抗蒲成雙了。
最終還是孟飛航出了一條計策,讓趙寬去求助之前被楚羽嘉擊敗並且俘虜的將領。
無奈之下,趙寬也隻能聽從孟飛航的意見,將目光放在被楚羽嘉曾經擊敗的將領身上。
可這些將領都是被楚羽嘉擊敗過的,他去找,誰能願意呢?
也就隻有楚羽嘉自己放低身段去求才管用了。
最終,楚羽嘉也是在孟飛航的建議下重回月陵城,找到了被軟禁數年的東浩宇。
在楚羽嘉與陶北笙雙重又說下,東浩宇也算給了麵子,答應出山幫助楚羽嘉。
但也僅僅是幫助楚羽嘉,而並非幫助鄴國。
至此之後,東浩宇率領鄴國二路大軍馳援南方戰場,在與楚羽嘉的相互交戰當中,兩人早已了解彼此,所以在戰爭當中,兩人配合也相當默契。
連續打了幾場勝仗之後,鄴國全軍上下軍心大振,楚羽嘉與東浩宇也抓住機會,連續在南方戰場挫敗蒲成雙,將其一舉逐出鄴國領土。
而後兩人更有協力殺過長江,在南唐境內與南唐軍大戰三場的壯舉。
蒲成雙就算再強,也依舊雙拳難第四手,最終結局也是南唐一敗再敗。
接下來的戰事毫無懸念。
蒲成雙止住頹勢後,率軍設立南部防線,再次與楚羽嘉進行對峙。
最後,南唐方麵也再次派出使節前往月陵城議和。
此次的議和,使得兩國又和平相處了二十多年,直至趙寬中年時,才再次挑起與南唐的第三次戰爭。
這場戰爭趙寬也不是為自己打的,而是為了他的兒子打的。
趙寬的二子,在他的子女當中,最得他的喜歡。
他心裏也有廢長立幼的心思,所以說第三次的對南唐戰爭完全是為了給自己兒子積累功績的一戰。
隻是這一戰開打時,回首望去,昔年人,早已不在……
趙寬舉目四顧,似乎當年和自己並肩作戰的人,和自己一決雌雄的人,都已經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