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李懷唐窮瘋了
道政坊位於洛陽城北,緊挨著徽安門,隔著徽安道與皇城東北角的含嘉倉城對望。
洛陽城有兩大重要戰略倉庫,一個是含嘉倉城,城內有上百糧窯,儲糧數百萬石;另一是道政坊軍械庫,儲備著工部自遷都以來打造的各類武器鎧甲。
軍械庫裏的武器有多少?負責守衛庫房的張小年告訴李懷唐,二十餘萬件,另外還有數十萬支羽箭。
張小年前來告訴李懷唐的不僅是這個,他主要想說武器的歸屬問題,並將一份兵部與監門衛領導共同簽發的命令送到李懷唐手上。
“什麽?混蛋!”
李懷唐的暴怒緣於王珙的一紙命令,金吾衛與監門衛欲瓜分庫房裏的所有武器。陳玄禮在城裏強征了上萬新兵,他們的武器已優先發放,當李懷唐去找兵部要武器之時,王珙為難說庫存武器已告罄。李懷唐當然不信他胡謅,揚言要去察看,王珙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將所有武器發放下去。
“他們要那麽多兵器幹什麽,三頭六臂也用不了啊?”
鐵牛氣憤之餘帶著疑惑。
郭子儀一針見血指出:“他們是想用武器與我們搶兵源,沒有武器,我們的新兵會變逃兵。”
沒錯,其心何其歹毒!
怎麽辦?
按李懷唐的風格辦,搶!
李懷唐風格簡約不簡單,明搶也講究技術含量。烏知義的龍武軍被他拉入夥,獨搶不若眾搶,法不責眾。
烏知義同樣在鬧兵器慌,對於的李懷唐的關照一拍即合,帶著數千人馬與李懷唐等一起直奔道政坊。
把守軍械庫的是監門衛左果毅都尉王勉,王珙的子侄,聞報李懷唐帶著大量的士兵欲闖軍械庫,急忙召集衛兵出門阻擋。
“大膽!擅自闖入軍械庫範圍內半步殺無赦!”
人未到,先怒喝壯聲威。
王勉未免太天真,李懷唐麵對千軍萬馬尚且鎮定自若,何況他的色厲內荏?
“讓開,誰敢擋路休怪我不客氣!”
李懷唐殺氣騰騰,一邊說,一邊推開攔路的監門衛士兵直入大門。
別人的威脅可以不當作一回事,但是出自李懷唐之口的絕對不可掉以輕心對待。很遺憾,王勉缺乏足夠的認識。
“反了,反了。殺了他!”王勉拔刀指著凶悍的闖入者。
數百名監門衛士兵嘩啦啦趕來,刀槍密集明晃晃,很嚇人。
軍械庫寬敞的院子裏,排放著上百輛馬車,金吾衛士兵不停將庫房裏的兵器鎧甲搬出來放到車上,看樣子快裝滿了。
冤家路窄,又見葛忠義。
“嗬嗬,我說誰這麽大膽呢,原來是膘騎大將軍。不過,你來遲了,這裏的武器已經有主。要武器,下次得來早些,哈哈……”
葛忠義不無得意,語氣夾帶嘲諷。
李懷唐不怒,反而也跟著哈哈大笑,“不遲不遲,一點都不遲。我的始終是我的,你的遲早也是我的。弟兄們,來,謝謝金吾衛的慷慨相贈。”
贈?我什麽時候說過要贈?葛忠義發愣。
動手!
李懷唐懶得解釋,示意士兵們自由活動。
韓二郎與雷萬春兩名惡霸猛虎下山,拿著駭人的狼牙棒從李懷唐身後閃出,左右狠掃,乒乓作響聲中,刀兵落了一地。
來真的?監門衛士兵哇哇亂叫躲避。
王勉又驚又急,回頭呼喝:“都愣著幹什麽?快放箭,射死反賊!”
客氣竟然被他當作不要臉的資本。簡直不知死活!
李懷唐爆發,一個箭步突入慌亂的監門衛之中,手到擒來,逮住不知死活的王勉。
“統統放下武器!”
李懷唐奪下王勉的唐刀,刀鋒架在她前主人的脖子上。
監門衛的弓箭手們猶豫不定。
重要時刻,右果毅都尉張小年現身對部下怒喝:“大膽!誰敢對大將軍無禮?放下弓箭!”
弓箭手們更加猶豫了,開始有人放鬆弓弦,箭指地麵。
王勉著急了,喊道:“別聽他的……啊!……救,救……”
地上,王勉卷縮一團,雙手捂著脖子,企圖阻擋噴湧而出的鮮血。眾人震驚,李懷唐果然是瘋子,居然一刀殺掉朝廷將官。
李懷唐扔掉帶血唐刀,拍拍手,輕描淡寫道:“這裏由羽林軍接管了,不想死的馬上給我滾!”
張小年很配合,“集合!”
數百名監門衛士兵懶散地匯集列隊。主將賣鹹鴨蛋了,唯有聽副將的,反正天塌下來他頂著。
如果說王勉是雞,那麽葛忠義等金吾衛將士就是猴子了,雞被殺,他們意識到李懷唐不是開玩笑的,對於羽林軍士兵來接走屬於他們馬車的舉動,他們連半點抵抗都沒有,並非不想,實在不敢。
進入軍械庫,李懷唐才明白為啥窮人對打打土財主樂此不疲。滿屋的刀兵鎧甲盾牌,成捆堆積如山的箭矢,數以千計的良弓強弩,置身於其中,一夜暴富感空前絕後。
“嘖嘖,夠我們羽林軍一人兩三套了!”
驚羨之色露在王悔的臉上。聽說有肉吃,他也帶著部份右羽林軍趕來。右羽林軍由從前線撤回的六千來人為骨幹,這兩天再從洛陽城裏招募萬人混編而成,與郭子儀帶領的左羽林軍一樣,他們也需要兵甲代替手中的木棍竹刀。這兩天,為了士兵們身上的鎧甲與手上的兵器,王悔可愁白了頭。李懷唐的瘋狂舉動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時間緊迫,李懷唐無心讚歎感慨,趕緊下令將武器發放下去迅速將羽林軍武裝起來,裝備之多,連烏知義新招的數千龍武軍也人手獲得一套。
望著絡繹不絕運送出去的武器,李懷唐想到了什麽。
在激烈的戰鬥中,刀槍的折斷鎧甲的破損入家常便飯,箭矢消耗得更快,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補充,將士們付出的代價會加倍慘重,受損的武器將大大降低他們本來不高的戰鬥力。
要補充武器,單靠庫存解決不了問題。鑰匙在後勤生產,為工部所掌控。
現實讓李懷唐抓狂,工部隻唯李林甫馬首是瞻。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王悔獻上了釜底抽薪之計:盡收工部的工匠,設備與材料。
後勤保障是一個複雜的係統,除了兵甲,還有醫藥糧草衣物以及各種守城器械。這一切,需要絕對的權利調配,然而,李享沒有賦予他這些。
可以想像,一場大戰下來,將有大量的傷兵,他們需要醫藥和護理,需要營養補充,如果不解決一連串問題,許多士兵肯定會傷病而死或喪失戰鬥力,同時也會影響到士氣。
絕不能讓跟隨自己的將士死於無謂的傷病之中!
李懷唐暗下決心。
沒權,就用錢解決。用錢招募醫士,收購囤積草藥烈酒棉布等。錢,李懷唐比較富餘,但是相對於需求而言又顯得杯水車薪。
錢財難不倒李懷唐,轉眼之間主意又上眉頭。
辦法隻有一個,或曰搶,或曰化緣,或曰借。
幾乎是一夜之間,李懷唐開始了的頻頻動作。
所有人都有一種感覺:李懷唐發瘋了,窮瘋了,像土匪。占據被封的安祿山豪宅;接管城北的黃河河道碼頭,收繳一切糧食物資;封鎖城內三市,還是收繳他認為有用的物資;很快行動升級到抓人,哦,不,應該說是強征,以還算合理的工錢強行雇傭城裏的一切醫士和工匠。
禦史的奏本如同雪花紛紛揚揚落到新帝李享的案桌上。
李懷唐,李懷唐,又是李懷唐,哦,這個是烏知義,嗯,還有王忠嗣。
嘩啦!
小山一般高的奏本被李享掃落地上。站在他下首小心侍候的李靜忠被嚇了一跳。
“可恨!”
李享龍顏大怒。“平時一個個借病不上朝,朕的六軍需要建設之時,倒全部跳出來指責破壞。李懷唐他們如此不擇手段還不是被他們所逼?”
原來怒氣的對象是壽王黨。李靜忠找到了方向。
“陛下所言極是,臣在外聽說,六部與李懷唐極不對付,天子六軍得不到任何補給。”
李享點點頭,問:“朕讓你查的案件可有進展?”
李靜忠小心翼翼道:“回陛下,經臣多方取證,已有大致經過。當時膘騎大將軍與金吾衛將領葛忠義同到軍械庫領取武器,守將左果毅都尉厚此薄彼,將膘騎大將軍拒絕在外,雙方為此發生衝突,守將王勉死於亂軍之中,凶手難以確定,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凶器。”
李靜忠望了眼李享,繼續道:“殺死王勉的是他自己的佩刀。”
“哼!厚此薄彼,當朕不知?死者王勉是王珙的子侄,裝備怎會撥給朕的六軍?算了,不用再查。李懷唐說得對,王都尉自覺愧對皇恩而羞憤自殺。”
“是。”李靜忠暗舒了一口氣,心裏感歎,三麵間諜真不好做,都是不好得罪的主。
受李懷唐行為困擾的,除了皇帝,還有李林甫。
“這會李懷唐鬧大了,得罪那麽多人,看他還不死?”
武信頗為興奮,迫不及待發言。
在李林甫的府邸裏,主要的壽王黨齊聚共商大計。鬥轉星移時局劇變,像這樣的群臣聚會在往昔是難以想象的,李隆基肯定饒不了他們。
李林甫搖頭:“未必。皇帝暫時不會因此而自斷羽翼,李懷唐之舉在他眼裏等於自毀名譽,更合他的心意。再者,你們隻看見李懷唐表麵得罪人,沒注意到更深的實質。”
“實質?什麽實質?”武忠很好奇,他確實沒看見。
李林甫憂心忡忡,“城裏的貴族商戶們雖然損失了大量的財物,可是,他們都無一例外收到李懷唐個人名義打下的欠條。”
“那又如何?”眾人不以為然。在他們的眼裏,所謂的欠條不過是塊遮羞布,按他們的作風,賴帳是順理成章之事。
李林甫歎道:“你們不了解他,他會還的,還列明了期限與利錢。,在寧遠城時,他就沒少舉債打仗,據說信譽良好,胡商都爭著借錢與他。”
“可即便如此,城裏的貴族豪強富商能全信嗎?照樣恨死他!”
簫炅不明白李林甫到底要表達什麽。
李林甫搖頭,說出中心思想:“沒有人希望債主在還錢之前死於非命。李懷唐借得越多,得到的支持也就越大。”
“嘶,他要將所有人都綁上他的戰車?”
眾人終於開竅。
李林甫點點頭,道:“嗯,此人深謀遠慮,看似莽撞實際每一步都有用意。誌向可謂不小啊!”
絕不能讓他成為我們的障礙!行動必須加快。
武忠暗示要在肉體上消滅李懷唐。
寧王發言了,淡定冷笑:不急,事有先後緩急,隻要壽王登基,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會議正準備深入探討具體行動,李林甫的管家急匆匆在外敲門打斷進程。
工部尚書火急火燎來報:窮瘋的李懷唐率人掃蕩了工部所轄的各個作坊,所有人與物資都改姓羽林軍了!
李享即位以來第一次在朝會上麵對那麽多大臣。乾元殿裏,幾乎所有有資格上朝的大臣都來露臉。
今天的朝會意義重大,九成大臣聯名上書,一致要求撤掉李懷唐以息眾怒。
眾大臣的怒意並非無緣無故,李懷唐觸動了他們每一個人的神經,居然明目張膽將工部給端了,僅半日功夫,工部隻剩下個空架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今天工部之遭遇明日諸部的經曆。
基於自身的利益,朝臣們抱團取暖,群起而攻之。
肇事者李懷唐一點都不擔心,大臣們對他的恨意是他自立於李享麵前的基礎,兩者成正比。隨著黃河以北南下的難民增多,羽林軍的兵力水漲船高,不知不覺中滿員到四萬,位高權重惹主忌的危機感悄然跑上李懷唐的心上,他尚如此,何況李享?不鬧一番,皇帝怎能睡得安穩。
麵對群情洶湧的大臣們,李享無奈,燙手的洋山芋拋給了李懷唐:“膘騎大將軍作何解釋?”
李懷唐早有準備,雙手捧著一張紙條出列,正經八兒道:“反賊安祿山在京城安插了探子,其部將劉駱穀雖授首,然而臣無意中在安祿山的府邸內有新的發現。事涉機密臣當時不敢張揚,故出此下策。陛下請過目。”
李靜忠接過紙條遞與李享。
原來如此。安祿山書信授意劉駱穀收買工部的工匠。
一派胡言!收買工匠幹啥?任誰都知道匠人地位卑微無權無勢,根本不值得收買。安胡兒樣傻心可不傻。
大臣紛紛嗬斥李懷唐無中生有。
不信?你們可以對照筆跡嘛!
李懷唐擺出一副無辜狀。
安胡兒在朝中有不少奏折,真跡很容易找得到。
一對照,果然絲毫不差。
大臣們語塞。難道真如此?
滿朝文武,隻有一人恍然大悟。李懷唐知道是誰,目光有意無意從他臉上掃過。
李靜忠在躲避著李懷唐的眼神。李懷唐的眼神有威脅之意,警告他保持沉默。
昨天李靜忠按要求從宮中偷出了一份安祿山親筆的折奏給李懷唐,然後,今天多了一份所謂的安祿山書信。李靜忠不笨,自然能想通其中奧妙,隻是猜不出究竟何人如此厲害,仿筆跡的功夫到了出神入化真偽難辨的境界。
工部隻好咽下這口惡氣,轉向與李懷唐糾纏何時歸還匠人的問題上。
李懷唐的回答讓大臣們蛋疼:肅清奸細之日。
也就是說,他高興什麽時候還就什麽時候還。
有意見?
好,如果反賊圍城時,城內燃起大火工部能負責?
問題刁鑽,工部官員啞口無言。工部轄下諸工坊裏多得是煤炭木材,最容易起火。想必安祿山收買工匠打的就這個主意。
李懷唐就像個打不死的小強,讓朝臣們無可奈何。
壽王黨人很失望,控製羽林軍的願望又受到挫折。
議題不了了之,殿陛之間,陷入了沉默。
仿佛是為了增加娛樂氣氛,上東門方向,驚顫人心的鼓聲又再響起。
乾元殿內,想法一致,反賊來了!
與上次如出一轍,首先湧來的還是難民,較之前的每一天都要多;與上次不同,難民們來自黃河北的河東道。上次因為蔡希德搶時間,實際上是渡過黃河後才縱兵實施劫掠的,災區僅限於洛陽以東數十裏。這一次,胡騎勢大,大麵積橫掃南下,難民如海浪一波接一波渡過黃河。
隨後寧遠鐵騎的斥候來報,胡騎兵鋒尚未到達北岸。虛驚一場。
斥候是李懷唐安排的。前天夜裏,李懷唐與王忠嗣等部署了一場小反擊,趁著夜色渡過黃河,於黎民時分對黃河北岸渡口的胡騎發動襲擊,全殲敵騎,一舉拿下渡口和大量船隻。占據渡口的意義在於可以讓斥候前出更遠,得到更多的預警時間。
斥候帶著數名河東道地方官員和難民代表上了朝堂。
他們帶來了壞消息,天險雁門關與太原府已被安祿山以先帝的名義兵不血刃拿下。據安祿山宣稱,南下的反賊與突厥回紇胡騎多達五十萬,沿途各州各縣無不聞風倒向,藉口很充份,奉旨開城。
所奉的當然是李隆基之旨。少數官員不願意與反賊共事,跟隨胡騎製造的難民南下投靠新皇帝。
李享臉色死灰,大臣們無語。太子登基發詔天下,看來效果不彰,人心依舊向著先帝。
大臣們的心態開始轉變,難民的哭訴斷絕了他們的僥幸心理。反賊與胡騎兵鋒所到處尤勝蝗群過境,奸淫擄掠如一日三餐。災區人民被迫背井離鄉,沿途民眾感染恐慌也跟著南下。
很正常,胡人兵鋒入境哪次少得了殺戮劫掠?指望安祿山為了收買人心嚴而肅軍紀等於緣木求魚,沒有好處,突厥人回紇人會跟隨他南下作戰?可以想像得到安胡兒率軍入城的慘象,恐怕他們這些達官貴人首先遭殃。
李懷唐能感覺到眾多投向自己的目光,知道許多人在等待他鼓舞信心的發言。
李懷唐的策略很簡單,反賊無根基,隻要堅守洛陽城的同時,再從全國抽調兵力圍殲反賊必能破之。
有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洛陽城不足守。
“陛下,臣以為應當趁著反賊兵鋒未到立刻移駕長安,憑借潼關天險與賊人對抗。”
王珙主張放棄洛陽。
李懷唐與王忠嗣極力反對,洛陽近百萬人口,撤回長安等於將他們拱手送與反賊,屆時必然生靈塗炭。更重要的是對士氣打擊極大,僅羽林軍中就有將近一半人來自洛陽地區,其餘的家屬也多在洛陽城。
本來西入潼關對李享很有吸引力,可意見是壽王黨提出來的,他不得不多留一個心眼,擔心背後隱藏著什麽陰謀。
朝會又是無果而終。
散會後李享懷著焦慮召見他的三大支柱:李懷唐,王忠嗣與烏知義。
李懷唐對敵我情況作了分析。
首先,時間站在朝廷這一邊,因為大唐新皇帝登基的緣故,在南下洛陽之前,安胡兒不得不先穩定所占領的地盤,以防後路被襲。從這一點來說,他們已經失敗,朝廷可以利用這段寬裕的窗口時期加強防禦力量,將未來的戰事拖向長久戰,消耗敵人的力量。
其次,人心不在反賊這邊,反賊四麵楚歌,北有遼東寧遠鐵騎對他們老巢的威脅,西有關中力量的雲集……
李懷唐信口開河說了一大通方才穩住李享。
風雨飄搖之時,開會成了潮流,壽王黨也在密謀。
武氏府邸裏,李林甫大罵王珙豬頭。
西撤長安豈能出自他之口?李林甫早有安排,本來是讓先帝派高力士去說的,結果王珙操之過急先提了出來,以致於打草驚蛇。
按李林甫的計劃,騙得李享西遷,半路上神不知鬼不覺幹掉他,畢竟金吾衛掌控在陳玄禮的手中。結果了李享,馬上就可擁立李瑁為帝,占領關中吞下長安各衛兵力以及被高力士穩住的河西軍,謀劃一環扣一環,步步為營何愁大功不成?偏偏功虧一簣。
王珙滿頭大汗,這幾天他忙著對付李懷唐,少開了一兩次會,結果漏掉了重要內容。
怒歸怒,李林甫隻能另做打算,幸好他還有備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