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戰梟在唐> 第544章 矛頭所指

第544章 矛頭所指

  幽州節度使薛楚玉的日子不好過,自上任來在邊戎方麵毫無建樹,對契丹人束手無策。眼下,由朝廷策劃並寄予厚望的一場聯合作戰又砸在他手上。


  窗外的暴雨在下,屋內薛楚玉的手在抖。他手上拿著的是營州都督趙含章從榆關發回來的八百裏加急軍情戰報。


  戰報兩天前已到達,其中的噩耗仿如一記重錘狠狠地擂在他的腦門,讓他胸口一悶兩眼昏黑,當場吐血後倒。


  慘敗或許驚動了上蒼,傾盤大雨悲憫而下,更增添了薛楚玉心中的焦慮愁緒。


  逝者已矣,為打翻的肉羹悲歎沒有任何意義,亡羊補牢保住榆關才是重中之重,否則,完蛋的不僅是他的**,還有他的小命。


  可恨的是,老天不幫忙,初秋罕見的暴雨衝毀了道路橋梁,河水迅漲,集結幽州城外的數千士兵無法前往增援。


  已經兩天沒有收到榆關的消息,薛楚玉心急如焚。他給朝廷發去的戰報中,將失敗的責任都推卸到回紇聯軍的爽約和奚族人的叛變上,並且信誓旦旦保證守住榆關,人在關在。可眼前惡劣的氣候等於是將他推入了絕望的胡同裏,等待鍘刀的落下。


  不行,不能坐以待斃,連累家人!要死也得死在路上!

  薛楚玉下定決心,準備親自出馬。


  是病怏怏的邊令城將他堵在了衙門裏。


  之前盼星星,盼月亮的盟軍大總管終於到了!卻隻有聊聊數人,還病了!

  你也敗了?!

  薛楚玉口中的“也”字讓邊令城心驚肉跳,顧不得病情馬上追問緣由。


  互相溝通的結果是,兩人都驚掉了下巴。


  沉默,兩人陷入了可怕的沉默當中。


  戰敗了,他們都不會有好果子吃。


  薛楚玉打破了僵局,建議共同奔赴榆關前線,將功贖罪。


  “不!”邊令城怕死,區區數千兵還不夠契丹人塞牙縫,但是心虛不能讓薛楚玉看出來,他找到了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小心中了契丹人調虎離山之計!”


  薛楚玉一愣,覺得有理,丟失幽州的責任他更負不起。


  “都是他們的責任,他們的過錯,你我立刻聯名修書一封向聖上闡明經過。”


  一份指責回紇人與李懷唐不和而導致唐軍戰敗的快報被冒雨發往長安……


  對於大唐而言,開元二十一年不是個好年份,雨水太多,不受河道約束,泛濫成災。


  此時的長安同樣受到連綿秋雨的襲擾,關隴地區水患嚴重,大部份地區絕收。


  關於各地的災情報告如雪花般飛到李隆基的案前。


  君憂臣更憂。李隆基書房裏站著數名神色凝重的內閣重臣,就賑災和暫時遷都洛陽等事商量。


  開元年間,李隆基數次遷都洛陽辦公,之前可以說是出於興致,現在則是被迫。**導致了京城的糧食價格暴漲,半天一價,為了減輕京城的負擔,李隆基隻好選擇東遷。


  遷都對於長安的民眾是好事,少了數萬人就食,長安的糧食壓力相應減輕。大臣們對此沒有異議。


  作為京兆尹,裴耀卿沒有資格參加內閣例會,但是他曾經曆任河南轉運使,運糧賑災方麵是個專家,李隆基特意將他招來詢問。


  裴耀卿侃侃而言,認為為賑災之事沒有捷徑不能取巧,隻能從長計議,疏通河槽之道,加強江淮糧食的轉運力度。


  李隆基深以為然,恨不早聽其計。


  “陛下,”熱議之際,一風度翩翩者謀定而後言。


  李隆基望去,認得是新入內閣暫為較檢中書侍郎的張九齡。開元中,大唐內閣成員的變化很大,除了中書令蕭嵩外,其餘的都換了人,韓休替代了年初病逝的裴光庭為相,此外,還有新麵孔如黃門侍郎李林甫等。


  隻聽張九齡道:“漕運是百年大計,不可荒廢。臣建議在黃河河道沿途開建大型糧倉,分級轉運。”


  “張侍郎所言甚合朕意,裴卿家可記下了,以後關隴的穩定就有賴於卿家了。”


  李隆基言下之意竟是準備重用裴耀卿。


  站在眾內閣成員最末的是黃門侍郎李林甫,見裴耀卿憑聊聊數語得寵,不禁又羨又妒。他是靠惠妃娘娘的恩惠以及投機取巧上位的,害人能力有餘,而拙於治國方略,今天的議題與他的智慧無緣。


  但是,既然到會,他肯定不甘心隻做聽眾,他在等待時機拋出大議題,以取媚武家和寧王爺。


  遷都與賑災之事暫告一段落。會議似乎要散去,這時,一直保持沉默的李林甫出招了:“陛下,臣有奏。”


  “何事?”李隆基看向他。


  “臣入宮前,遇見瀚海回紇部的使者,他托臣向陛下伸冤!”


  李林甫雙手捧著一束羊皮書,畢恭畢敬高舉過頂。


  高力士接過羊皮,遞到疑惑不解的李隆基手上。


  隨著羊皮的展開,眾人看見李隆基的臉色漸漸陰雲密布,眼看風雨欲來。


  “啪!”


  眾人心驚肉跳,李隆基竟然罕見地拍案而起,毫不掩飾他的憤怒。


  羊皮遞到了蕭嵩手上,隻匆匆掃過一眼,同樣露出怒意。


  “回紇寧遠內訌,幽州軍必危矣!”蕭嵩驚呼。


  “中書令,這不是內訌。”李林甫冷聲提醒,“李懷唐匪性難改,勾結突厥毗伽可汗襲擊我們的瀚海大軍,還橫掃了天山腳下回紇諸部,以致於回紇聯軍無法南下支援幽州軍。”


  羊皮在眾要員手中傳閱,引起一片嘩然。


  張九齡很冷靜,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陛下,這隻是回紇人的一家之詞。我們切莫急做判斷,至於誰對誰錯,聽了邊大總管之言再作結論亦未遲。”


  話音剛落,門外金吾衛值日將官在門外急匆匆稟告。


  趕巧了,幽州八百裏加急戰報到!


  如果將中書門下兩省要員組成的內閣比喻成湖麵,回紇人的羊皮隻是一個小石頭,而薛楚玉的急報相當於一塊巨石,一砸,掀起滔天巨浪。


  奚族人陣前倒戈,郭英傑萬騎精銳陷入重圍,危在旦夕!榆關告急!

  大唐的權力中樞震驚了,憤怒了。


  背叛,背叛,又見胡族的背叛!

  奚族人養不熟,花錢換來的友誼如鏡中花水中月。去年,為了籠絡奚族人壯大自己的實力,李隆基賞賜了二十萬匹絹給他們,結果換來的是恥辱。


  直性子的韓休憤慨道:“臣以為幽州節度使薛楚玉無能誤國。請陛下冊封信安王李禕為幽州行軍大總管,揮軍夷平契丹與奚人!”


  對!

  許多大臣持同樣的意見,紛紛附和。信安王李禕功績彪炳,去年對契丹一戰,大破契丹人,挽回趙含章戰敗的不利局麵,鎮懾了奚人。


  大臣們的激昂倒讓李隆基冷靜了,他習慣地看向蕭嵩。


  蕭嵩已有主意,道:“信安王年事已高,抱病在家多時,恐難以勝任。臣推薦隴佑節度使、鄯州都督張守矽。”


  前幾年張守矽臨危受命,接任瓜州刺史之職,擺出空城計擊退吐蕃人,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在河西與隴佑任職期間,屢屢讓吐蕃人飲恨而退,戰績無可挑剔。他不但在軍事上有建樹,治理方麵同樣出色,轄下井然有序,民生安定,是難得的文武全才。


  蕭嵩在軍事上見解獨到,選將高明。聽說是張守矽,大臣們都稱善。


  當眾人的注意力被幽州新任節度使的人選吸引之時,李林甫再次跳出,將矛頭直指李懷唐。


  “臣以為,都山之敗,論罪魁禍首李懷唐首當其衝,此獠勾結突厥人在先,殘骸瀚海回紇部在後,直接導致北麵回紇聯軍的土崩瓦解,造成郭英傑部陷入敵圍孤軍奮戰。故而,臣請聖上下令扣押大唐境內的寧遠商隊,封鎖葛祿山口,禁止與寧遠通商,以示懲罰!”


  還是張九齡首先反對:“不可,茲事體大,切莫魯莽。據臣所知,李懷唐向來尊我大唐,識得大局,豈會不惜不遠萬裏之遙隻為回紇人的牛羊財富?況且他們與**厥人從無瓜葛,短短時間內何以能勾結一塊?總之,回紇人所責頗為蹊蹺,疑點不少,有待詳查。”


  李林甫肅聲道:“張侍郎所言在理,我也希望如此,但是事實不以人的意誌為 ,回紇各部主力南下之時受到圍攻以及其後方部民被大肆屠戮確實發生了,物證,有寧遠鐵騎的遺留的兵器馬匹,人證,有突厥俘虜的供詞,不得不信。”


  “人證物證?”李隆基皺起眉頭。


  李林甫釋疑:“回紇人告狀不得其門,誤打誤撞遇到了臣,故而所知甚詳。人證物證俱在宮門外等候。”


  蕭嵩終於發話了:“陛下,此事不著急,等邊大總管的匯報,再讓當事人當場對質,真相必定水落石出。”


  “嗯,”李隆基點點頭,道:“依卿所言,回紇部與寧遠部的糾紛就由蕭卿家督辦。”


  會議散了,李林甫一點都不擔心,時間對他相當有利,羅織罪名栽贓嫁禍他最在行,隻要精心運作,李懷唐不死也得掉層皮。武家對他的諸多恩惠尚未報答,他欲以此為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