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五品神通
還有五莊觀,鎮元大仙手中,號稱草還丹的人參果,也是如此。
盡管這些都是神話傳說,可書中世界和現實世界,並無二致。
隻要秦空能夠將惡蛟妖丹內的法力全數煉化,那他便能夠獲得惡蛟所有的法力,而且最起碼都是數百年的法力。
之所以如此說,乃是因為法力的集聚,並不完全是按照修行的年月來計算。
打個比方來說,秦空得到一名神修傳功,在半個月之內,將其全數煉化,有了一年的法力,很明顯的是,這一年的法力,並不是他修行一年的成果。
放在惡蛟身上,道理相同。
在無法計量的情況下,秦空隻能夠按照最低標準來估計,假設惡蛟的法力,是經年累月,嚴格按照時間積累起來的。
對於法力的多少,也不是混沌不明,而是有不同層次的劃分。
就秦空目前所知,有地支、天罡、甲子、會、元、紀,六個層次,傳說後麵還有更高的層次,但是卻不為廣大神修所知悉。
由低到高,地支乃是十二年的法力;而天罡則是三十六年的法力;一甲子,乃是六十年的法力;一會,則是十五個甲子,亦即是九百年的法力;一元,卻是一個地支的會,亦即是一萬零八百年的法力;至於一紀,則是一個地支的元,等於十二萬九千年的法力。
如果是吸收天地靈氣來熬打法力的話,速度很慢,即便是天賦再高,資質再好,也是如此,幾乎和時間流逝平行。
而大千世界,不知凡幾踏上神修之路的神修,有的人三兩個月便擁有十二年的法力,而有多人卻是數年才積攢下一地支的法力。
這其中,一開始獲得法力的多少固然重要,可更多的還是自身後天修行,積攢法力的途徑。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最簡單直接的途徑,毫無疑問是掠奪,無論是掠奪其他神修的法力,還是掠奪妖獸的法力,本質上都是掠奪。
隻不過,為了粉飾,無論正道邪道,都將掠奪妖獸法力的行為,稱之為斬妖除魔,替天行道。
秦空的行為,縱然不是出自自己之手,可仍舊是掠奪。
對於此點,秦空毫不避諱,是非善惡,天地自有見證,任何的掩飾,都起不了作用。
正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
神修的世界,固然無比精彩,輝煌燦爛,可同樣殘酷異常,優勝劣汰,將叢林法則體現得淋漓盡致。
從古至今,幾乎沒有哪一名神修,是自己一步一步熬打出來龐大的法力。
很簡單的道理,一年一年的積
累,想要得到一個紀的法力,首先你得要有那麽悠長的壽元。
曾經有一名神修,對此作出了非常精辟的論斷,四個字,長生有道。
此道,既不是萬千大道,也不是康莊大道,而是赤裸裸的掠奪之道。
而對於現下的秦空來說,根本不是考慮掠不掠奪那麽深層次問題的時候。
過去,秦空一直以為,自己的父母是因為什麽事情,在離開之後再也沒有回來過,可是從當時秦權所說的話來看,此事恐怕並不單純,說不得就是秦權暗中布計。
如此一來,無論是為了父母,還是為了自己,秦空都要向他們討回公道。
想要討回公道,單憑一股心念,一腔熱血,肯定是不行的,必須要有強大的修為,否則的話,貿然前去,無異於自尋死路。
秦空可是知道,秦權乃是幽微境界入微級別的存在。
修煉境界,元初、幽微、天地法相……
秦空所學,暫時隻有這三個境界。
元初,乃是踏上修煉之路,積攢法力的最初境界;而幽微,則是不斷修煉,達到曲徑通幽,精細入微之境,先通幽,後入微;天地法相,則是修煉法相神通,以法力凝練天地法相,先以九煞陰風洗練,後用九煞陽火洗練,由高到低,一共分為,天、地、法、相四個階段。
靈源城,放諸整個天地,隻是很小的一座城池,即便是最輝煌燦爛的時候,也隻出過一名法階段的神修,而如今,修為最高的一群人,諸如秦權等,都隻是入微。
而那頭興風作浪,作惡多端的惡蛟,則是相階段的存在,如果不是依靠那名法階段神修當年布下的神通大陣,隻怕靈源城早就被惡蛟攻破,生靈塗炭了。
毫無疑問,目前的秦空乃是元初境界的神修。
現在就想要抗衡秦權等人,討回公道,無異於癡人說夢,異想天開。
最起碼,秦空需要了解,惡蛟究竟修習了哪些神通,這些神通,又是何種品階的存在。
秦空並沒有在鷹愁澗一直修行下去的想法,一來,此地並非是適合修煉的場所,既沒有其他修士,除了惡蛟之外,也沒有其他的妖獸,更加沒有能夠增加法力的天材地寶,蓋因為,惡蛟占據此地偌久,早已經把一切都搜刮幹淨;二來,秦空必須要回去向木老和易塵報平安,秦空現在隻知道,他醒來的時候,不是他來的那一天,具體過去多久,無從判斷。
世間的神通,不知道凡幾,既是因為沒有人具體統計過,也是因為從古至今,有許許多多的神通不斷被創造出來。
在最初的時候,神通沒
有品階,畢竟那個時候的神通並不多,而且還都是先天存在的。
直到後來,有一名叫做倉頡的大神通者,定下來神通品階劃分的規則,並且將當時的神通,一一納入其中。
倉頡根據神通威能的大小,消耗法力的多少、發動時間的快慢……等等等等的因素,將神通劃分為五個品階,由低到高,分別是廣世、傳說、神話、仙謠、聖論,合稱為五品神通。
廣世,取廣泛流傳於世間之意,首先流傳廣泛,其次數量眾多;傳說,已經帶有一定的神秘感,威能比廣世神通大了許多,數量比廣世神通少了很多;神話,更加神秘,尋常神修根本接觸不到,之前秦權說秦空的父母奪走他修習一門神話級別神通,乃是傾盡三江五湖之水都難以洗刷的恨意,固然是有些誇大其詞,固然是私心太甚,可從某方麵來說,卻也是事實,畢竟,在靈源城,連傳說級別的神通都非常之稀少,全都是每一個家族的鎮族之寶,更遑論高出一個等級的神話級別的神通;仙謠,已經是給人一種謠傳,荒誕的感覺,即便是古往今來的史書之中,都並不多見,每一名修煉仙謠的神修,都是曠世大能,聲名震鑠古今,萬世流芳;至於最終極的聖論,已經神秘到了極點,聖論,聖論,乃是聖人之論,而開天辟地到現在,能夠被稱之為聖人的存在,鳳毛麟角,他們,根本不會在世間顯化,許許多多的普通人,對於他們連名號都不知道,更別提有什麽印象和認知了。
至於在聖論之後,是否還有更高層次的神通,卻就是一個謎題了,起碼在普遍的認知之中,沒有誰能夠說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來。
倉頡創立的規則,其實乃是一個體係,一個非常複雜的體係,不僅當世的其他神修,非常難以理解,後世的神修,也是如此,更遑論,能夠將其發揚光大,具體應用,畢竟,倉頡隻有一個。
對於這樣的缺陷,倉頡在晚年的時候,通過大量的經驗積累,深刻認識到,於是乎,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他在坐化之前,留下一件名為神通天鑒的法寶,後世的神修,隻要創造出來新的神通,便會被其監測到,在獲得認可之後,便會給出具體的品階。
神通天鑒,非常玄妙,其並不存在於世間某個固定的地方,也可以說是他存在於世間的每一個角落,任何神通,都逃不過它的監測,而且,也隻有通過它的鑒別,一門新的神通,才能夠真真正正得到天地的承認,從此以後,可以流傳下去。
曾經有大能修士頭鐵,認為自己的神通,乃是上天下地,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存在,不需要任何人來評斷,所以在創造出來之
後,一直將其掩蓋,拒絕讓神通天鑒評定。
而最終的結果是,這名大能修士,磕得滿頭是包,頭破血流,這門神通,隻有他自己能夠修煉成功,其他人別說修行,連理解都理解不了。
萬般不甘心之下,這名大能修士選擇了屈服,讓神通天鑒為自己的神通評定品階,這才讓那門神通恢複正常。
這門神通,叫做指鹿為馬,而這名大能修士,名字叫做趙高。
還有的神修,心比天高,野心極大,竟然對神通天鑒存有覬覦之心,想要將其收取,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從此獨斷專行,讓世間但凡想要創造神通的神修都要屈服於自己,等於是什麽都不用做,卻可以坐等收錢。
而其結局,比趙高還要淒慘,不但行動失敗,連神通天鑒的邊都沒有摸到,更是被神通天鑒列入黑名單,當他想要創造一門神通流傳後世的時候,卻是被神通天鑒拒之門外,從此淪為笑柄,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