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意外的收獲
“哎,你們等一下。”美女騙子停下電動車,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你們不是在找房子嗎?我家有空房子,不過環境不是很好,是在城中村。你們要是不嫌棄,就先搬過去住著。房租不收你們的,就當是給你們的賠償。”
葉野想了一下,覺得這姑娘應該是有誠意的,他自己跟陸清子兩人老是住在小旅館也不是辦法。倘若真的能夠找到一個正經地方暫時落腳,就算居住條件差一些也不要緊,笑著說道“行啊,那你先帶我們看看地方。”
陸清子卻是一朝被蛇,十年怕井繩,有些擔心再上了人家的套兒,伸手暗暗扯了一下葉野的衣袖,意思讓他不要答應得這麽痛快。
葉野搖了搖頭,低聲說道“沒事,有我在,誰也坑不了咱們。”
那位美女騙子給葉野和陸清子攔了一輛出租車,她自己騎著電動車在前麵領路,讓出租車跟在後頭。
七彎八拐跑了十多分鍾,進到了一個叫作“西唐莊”的地方。這是一個位於鬧市縫隙裏的城中村,抬眼望去盡是密密麻麻的自建樓房,大都是四五層高,家家戶戶自帶一個院子。
葉野不由得暗暗疑惑,像這種鬧市裏城中村的房主,雖說生活環境不是那麽敞亮,看起來很土氣,其實經濟條件比起普通的工薪族市民要好得多。
他們一來是住的自建房,不用背負房貸,二來空房間也可以租給打工者。一棟樓房蓋上四五層,至少有一二十個房間可以出租,加起來就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了。既然這位美女是這裏的有房一族,按理說不致於困難到要去當小騙子才對。
那位美女把葉野和陸清子領到了城中村的邊緣,指了指一個帶著小院子的破舊二層小樓“我家就是這兒。”
這棟小樓幾乎是這一片城中村裏唯一的二層樓了,孤零零地擠在一大片的四五層樓房中間,就如同是雞立鶴群,顯得有些寒酸。
“是不是覺得這一大片裏麵,就隻有我家房子這麽矮小寒酸?”美女騙子自嘲地笑了笑,一邊掏鑰匙打開院子門,說道“我也想把房子加上兩三層,也好租出去收點房租。可是修不起啊,有錢都送醫院了。這年頭兒就是這樣,越沒錢就越賺不到錢。”
聽對方這麽一解釋,葉野心裏就有了數,看來這姑娘其實並不是什麽收租婆,她媽媽生病住院應該也是真的,笑著點了點頭,問道“美女,怎麽稱呼?”
“我姓餘,叫餘音,餘音繞梁的餘音。”美女答得很爽快,笑嘻嘻地朝著葉野伸出了手,“帥哥,你呢?”
“葉野。”葉野伸手握了一下餘音柔膩滑嫩的小手,笑著說道“咱們不騙不相識。”說過了這話,之前的不愉快就算揭過不提了。
餘音卻是一臉的困惑,有些懷疑這家夥是不是拿自己尋開心,心裏更有些納悶怎會有人取名這麽坑人,居然叫作“爺爺”?
葉野早就習慣了別人初次聽到自己報名字時候的懵逼反應,嬉笑著說道“你要是願意喊我爺爺,我也不介意。”
在旁邊一直被當作空氣一樣無視了的陸清子,有些看不慣她的葉哥在美女跟前那些的嬉皮笑臉樣兒,鼻孔裏發出了一聲不滿的輕哼。
葉野斂了笑意,換回正經臉孔,指著陸清子介紹了一下“這是我妹,陸清子。”
“你妹?”餘音看了看葉野,又瞟了一眼陸清子,有些疑惑,“表妹?”一個姓葉,一個姓陸,傻子都知道不會是真的兄妹。
葉野覺得這個問題不好講得太明白,索性就不作解釋,含混地應了一聲,讓餘音先領著看房子。
餘音家裏就隻有她們母女兩個,這棟小樓是三間兩層,在餘音媽媽沒有住院之前,她們母女住一樓的,二樓就租出去。
前些日子二樓的三個房客租約到了期,陸續都搬走了。這段時間餘音媽媽一直住院,餘音每天都要跑醫院陪床照料,也顧不上去招攬租客。因此二樓房間還是空著的,正好可以葉野和陸清子住下。
葉野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低聲笑問道“你能想出利用招租房子騙錢的主意,是不是就是因為你真的招過租?”
餘音有些羞赧,點了點頭“我一直想招攬租客,又一直沒空領人看房,就……”
餘家的這棟二層小樓從外麵看上去很破敗失修,外牆上刷的漆也脫落了不少,但是房子裏麵卻相當幹淨,犄角旮旯收拾得井井有條。葉野和陸清子在二樓的三個房間看了一圈,水電都通了,基本家具電器也不缺,做飯也方便,兩人都覺得滿意。
葉野和陸清子這對冒牌兄妹是從蓬山縣的火場裏逃出來的,到了江城後也沒有什麽隨身的行李衣物,搬家換地方很省事。
兩人回到小旅館簡單收拾了一下,當晚就直接搬了過來,隨即又讓餘音陪同著附近的超市裏買了一些床單被子之類的生活用品,就算是在這個暫時的新家裏安頓下來了。
葉野把身體摔在剛剛鋪好的席夢思床上,舒服得攤開了四肢直哼哼。
到了江城以來,連著小半個月都睡在小旅館那種窄小的硬板床上,葉野每次半夜醒過來,身下硬板床老是害得他在恍惚之間生出一種錯覺,以為自己還在獅島國際監獄裏睡牢房,那是真的早就受夠了!
換了地方後,得到改善的除了睡,還有吃。
為了表一表心意,餘音當晚特意下廚做了幾個清新爽口的小菜,葉野吃得很舒服,比起景思齊請客的那頓西式大餐更加對他的胃口。
他這小半個月裏就沒有正經吃過幾頓好飯,也是早就受夠了油膩不堪的外賣盒飯,這一頓是吃得皮帶都往後放開了三個眼子。
吃完晚飯後,陸清子趁著餘音到廚房刷碗,神秘兮兮地小聲問道“葉哥,你怎麽看?”
葉野一臉懵逼,沒弄明白她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