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橫掃晚清的坦克軍團> 二百零二章, 驚天秘密

二百零二章, 驚天秘密

  一貫喜歡在國際關係中玩弄陰謀詭計的日本政府,在進行了種種無賴式的自我表白以後,在第五天,因為中國新軍的公開宣戰,也撕下了偽善的麵具,宣布,對中國新軍處於戰爭狀態。


  兩國都沒有派人給對方正式的書麵通知,而是以通電的方式,因為中國新軍自然不屑一顧於到日本國派駐領事,日本的外交官被羞辱以後,全部撤離了天津,事實上,這一場戰爭,是上一場戰爭的繼續。中間不過是間隔了大半年而已。


  西元一九零四年五月十一日,中國新軍對日宣戰,同日,日本政府應戰。戰火逐漸從上海地區向大清帝國更多的地方燃燒。第一階段,日本帝國自然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它的強大海軍艦隊,任何一支,都可以輕易地將中國的海軍,無論是潺弱不堪的清廷南洋海軍艦艇,還是龐大的新軍海參崴艦隊,一舉殲滅之。囊括了世界第一流海軍絕大部分精華的英國艦隊,已經將精銳和主力艦隻的大半加入到了日本特混艦隊之中。製海權在日本人手中,他們可以隨意地進攻中國清廷的控製區域和朝鮮半島,遼東半島,以及海參崴地區,隨便一個地方,在西太平洋上,日本艦隊已經是令人畏懼的存在,不僅如此,就是在世界上,也沒有哪一支海軍艦隊敢與爭鋒。


  在大量地爭取了英國皇家海軍支援的同時,日本的幾個造船業中心也在加緊製造新的艦艇,僅僅是新開工的航空母艦就有四艘。聚合了英國,德國造船業的精英,日本政府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有些則是巨型商船的改造,所以,日本海軍預計,在一年之內,海軍還能夠得到三艘航空母艦的新隊伍。


  這種前期的戰爭形勢,給了中國清朝中央政府一個尷尬的地位和絕大的難題。日本政府舞動海神的三叉戟,卻是意在中國新軍。不僅是經濟掠奪,也是軍事演習。將軟弱渙散的清廷政治,逼到了一個無法回避的境地。


  到底怎樣處理對戰爭雙方的態度,清廷覺得委屈和棘手。


  首先,清廷決定厘清和滿洲新軍的關係。


  兩天的時間裏,清廷的西安政府和奉天之間進行了頻繁的聯絡,北京的王文韶和天津的袁世凱也都沒有閑著,幾方都進行了認真的磋商,千方百計地構思對付日本的辦法。


  清廷中央政府非常慶幸自己,還沒有將都城草率地搬遷到北京,那樣的話,不僅直接處在滿洲新軍的兵鋒威脅之下,而且,將成為現在日本進攻的首要目標,日本的強大艦隊隻要之逼天津,叩開了這個東大門,其陸軍的精銳主力將直搗北京,按時,滿清政府和皇帝太後們,將不得不麵臨著第二輪的潰逃,就象《三國群英傳》遊戲裏的設置一樣,連續失敗幾次,部隊的士氣將極大降低,清廷的威信將不堪收拾。


  光緒皇帝親自出麵,在電話裏要求栗雲龍立刻就派遣空軍和海軍南下做戰,同時,調遣陸軍主力南下,幫助上海一帶的陸軍作戰。清廷甚至做出保證,從天津到上海一帶的運河沿線,清廷會立刻派遣人手幫助大軍南下的。


  清朝皇帝宣稱,隻要滿洲新軍能夠以民族大義為重,就將是大清帝國的真正忠良,以後任何人的造謠中傷都會被大家拋棄,隻要滿洲新軍能夠保衛了東南沿海,則生靈數百千萬因而保全,國家版圖也能金甌無缺,栗雲龍將成為千古名將的榜樣。皇帝還進一步向栗雲龍做出表示,以前封他為渤海郡王,後來降低為輔國公,是有原因的,就是擔心他尾大不掉,禍害國家,現在,國家有難,如果他能拋頭露麵,勇於靖難,則清廷將恢複對他的王爵封賞,還要加至多羅靖國郡王。甚至,連親王也不是不可能的。


  栗雲龍蜿蜒拒絕了皇帝的誘惑,同時,真誠的講述了這樣做的困難。


  他不是多熟悉《清史稿》,也未必就知道清廷的曆史上,那些被封王爵的人上上下下起起伏伏,今天親王,明天郡王甚至成廢人的舊帳。


  “滿洲新軍要維持在滿洲和朝鮮的戰爭,已經非常困難,要全麵地保護東南沿海,是不現實的。甚至,即使能夠抽調兵力南下,也無濟於事。日本的海空軍力量非常強大。在上海的平坦水網地帶作戰,新軍並不適應。”


  “即便海軍也是,恐怕海參崴的海軍艦隊還沒有到達上海,就已經被日本的三支特混艦隊加以包圍殲滅了。”


  不過,栗雲龍卻給清廷提供了一個新奇的建議:“不要指望滿洲新軍的任何援助,因為,中國新軍在對敵宣戰的時候,並沒有拉攏朝廷中央,日本在宣戰的時候,也沒有正式宣布對中央,清廷的中央政府是有很大回旋餘地的。皇帝和中央政府不應該害怕,在敵人掌握製海權的情況下,冷靜麵對,一是不懼怕敵人登陸和沿海的進攻,要將沿海地區的人員和物資及時地撤離,等待日軍登陸深入,日軍的進攻重點不是那裏,自然也不會深入。故,不必擔心南方的安危。還有,中央政府也可以有所作為,以此為契機,加緊訓練軍隊,最後是讓東南沿海地帶的地方督撫們理智地,冷靜地,屈辱地對敵人洽談。”


  栗雲龍的話,讓清朝中央政府的官員,那群軍機大臣們和皇帝太後痛恨不已,不過,栗雲龍後麵的話讓他們茅塞頓開:“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期間,江浙福建一帶的巡撫們主動和洋人進行勾結,實行東南互保,這時候一個相當不錯的構思,我希望中央能夠認真思考下,尋找一個合理的方法,”


  栗雲龍的話很明顯了,一傳到清廷中央和地方大員的耳朵裏,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先是洽談的字眼太過刺激,然後,就開始稱讚。


  確實,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東南沿海的劉坤一等總督數人,就和洋人達成了默契,互相保證安全和善意,於是,形成了中國近代曆史上罕見的現象,北方,朝廷正在和八國聯軍作戰,而南方的廣大地區。居然同洋人在握手言歡!

  清廷的軍機大臣們用腳趾頭想了想,也知道怎麽辦才能將自己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采納了栗雲龍的建議,立刻向天津的袁世凱通電,要求他和在天津的日本公使進行接洽。


  不過,清廷中央大員其實是糊塗了,自小村,武宮等幾個外交官受辱,日本的公使館就人去樓空,袁世凱能有什麽辦法?隻能迅速地通知了那裏的英國人。他連夜和英國人見麵,表示,希望英國人出麵來調停日清矛盾。


  漆黑一團的院落裏,有英國士兵在往來巡邏,還有外麵袁世凱北洋新軍士兵的馬隊在屗時地疾馳而過,天津公使館區,突然充滿了嚴肅緊張的氣氛。


  袁世凱摘掉了披風,從一匹高大的棗紅馬上跳下來,因為曾經從馬上摔下來,他的腿有些拐,加上身材的原因,在英國公使朱爾典的麵前,顯得有些低矮和被動。


  “歡迎歡迎啊,英俊幹練的袁大總督!”朱爾典公使熱情洋溢地攤開了手,在袁世凱一錯愕的時候,就上來給他一個英國式擁抱。


  他的擁抱實際上是對袁世凱的譏諷。


  袁世凱心有所求,自然要忍耐為上。從朱的懷抱裏掙脫出來,幾乎將之摔倒,然後,趕緊不動聲色地攙扶之:“公使先生小心。”


  這下子,英國人才知道,袁世凱先生不是不是表麵上那麽菜的。


  按說,袁世凱是武將世家,其祖父袁甲三是依靠軍功,鎮壓太平軍和撚軍起家的,在清廷中已經很有地位。以後,又在朝鮮曆練了多時,拜張謇為師學文,(後者可是中了清末狀元的。)狡猾多智的天賦和深厚的閱曆,使老袁在清廷的政治排行榜上一路青雲,遙遙領先。他怎麽會怕一個依靠賄賂才剛爬上去的英國破公使呢?要不是蔻鬆大人去印度就任總督,朱爾典能夠出道的機會還遠著呢。就是他把自己的兩個親妹妹全部嫁給內閣財政大臣的兒子,他也撈不了這個肥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