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橫掃晚清的坦克軍團> 一百十七章。焦土戰鬥(一)

一百十七章。焦土戰鬥(一)

  一句話說,孫武屬於坦克決定論者,中國軍隊在滿洲的勝利,引起了世界的震動,其結果之一是,德國立刻就修改了對華的戰略,婉言拒絕了繼續提供燃料的要求。


  德國現在已經擔心中國過於強大,俄羅斯的慘敗,已經削弱到了相當的地步,對德國的威脅很難實現,所以,以平衡論為支撐點的德國統治集團的選擇有了新的改變,盡管歐陽參謀長向其一再要求,就連魯登道夫將軍也向德國陸軍參謀本部反複提醒,德國方麵還是不予答複。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列強達成了新的一致,拒絕向中國提供一應的燃料,包括柴油,汽油一類的任何石油產品,他們已經知道,中國天下無敵的坦克集團,依靠的不是義和團的咒語,而是最真實的柴油。中國最先進的汽車,速度驚人,能夠以衝撞方式屠殺俄軍的恐怖之物,居然也靠的是燃燒汽油,這些情報,是敗退的俄軍逐漸知道的,世界各大國也逐步了解的,因此,他們決心采用遏製戰略。


  孫武的話很有道理,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將領的心思。中國軍隊的整體素質根本有限,和俄軍原來也不在一個檔次上,基本上是一群烏合之眾,靠著數百名思想見識超前的軍官集團來帶動,以數十輛坦克為先導,鼓舞士氣,振奮精神,連打帶嚇,把百十萬俄國毛子給拱翻的,絕對屬於小公豬鼻子裏插蔥裝大象吃了老母熊的經典。孫武認為,一旦坦克不能作用到戰場上,則敵我雙方的士氣將有微妙的改變。


  和段大鵬,孫武的思想截然不同的是曹福田,曹先生屬於忠實和忠誠有餘,而智謀不足的類型,熱血的中年人,典型的義和團大師兄之一,為人憨厚,義氣,有威望,能收攏人心,和劉備差不多,又少了一些城府和刁滑。作為一名師團級別的將領,有著鮮明的優點和缺點,他認為,中國軍隊的勝利,大多數是偶然,沒有戰勝俄軍的絕對把握,就不要輕易出兵,勝利來之不易,要千萬珍惜,一旦繼續出兵北上,和俄軍決戰,失利的話,也許將前功盡棄,將大好形勢破壞。從來沒有不敗的軍隊,中國軍隊的連番勝利,已經到了極限,以後的勝負誰也說不準。


  他們的話,得到了許多將領的支持,在會議上,一時竟然形成了微弱的多數,讓栗雲龍有些莫名其妙,時,政委在天津,和清廷的代表協商,等待著與俄國的談判機會,歐陽參謀長在奉獻天加緊督促兵工廠的生產和研製,隻有栗雲龍獨自統帥聚集在哈爾濱一帶補充整訓的大軍。


  本來,會議是讓大家商討進兵方案的,現在,則成為是否進兵的前提命題,栗雲龍見形勢有變,就幹脆修改了議題,讓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會議開了兩天,栗雲龍讓大家把心裏的話倒了個幹淨,自己也思考了許多,然後,才開始組織大家進行討論,自己也提出了意見。


  他說:“毫無疑問,大家的意見都是很好的,是自己對於時局的清晰的,清醒的看法,也是對自己部隊的準確了解。這一點兒上,諸位將領的意見都將對整個作戰影響深遠,沒有這些意見,也許我們就會在未來的戰爭中遭遇許多的困難,危機,勝利難以有保障。”


  說完話,他先給在座的軍官們深深一鞠躬,特別是點名表揚了段大鵬,孫武,曹福田等,說他們有頭腦,有見解,善於獨立思考,是中國將領的好榜樣。他沒有做出彰否對錯的立刻判斷,而是要求軍官們在一起好好討論,分成小組,形成意見,可以針鋒相對,激烈辯論。他給了將領們一天的時間。


  這一天裏,栗雲龍沒有參加會議,而是獨立思考這些問題,其實,這三位將領提出的意見,都是十分中肯準確的,至少反映出一些客觀問題。


  商討了一天以後,栗雲龍和幾位軍官進行了私下的接觸,交流,了解掌握了整個會議的進程,各個不同思想之間的碰撞等情況,於第四天,他才決定。


  第三天的商討成為激烈地論戰,榮美爾,龍飛,徐竹等人為一方,和孫武,段大鵬,曹福田一方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雙方引經據典,或開列具體的數據,來證明自己的立場。在過程中,也有人的思想不斷發生變化,或者轉向了另外一方的都有。最後的結果是僵持不下。


  栗雲龍走進會議場時,大家的討論和爭辯還沒有終結,幾個人還在熱火朝天,臉紅脖子粗的爭著。曹福田真實提出要和徐竹決鬥。當然,中國式的決鬥和西方不同。


  “怎麽決鬥?”栗雲龍很感興趣。


  “鬥雞兒!”老曹憤然而起。身材健壯的他要和文質彬彬的徐竹單挑,其優勢是一目了然的。


  “好!”


  “快來呀!”


  許多將領拍著巴掌鼓動。


  栗雲龍等了一分鍾才鬧明白,所謂的鬥雞兒就是腳鬥,搬起一條腿,以金雞獨立式和對方撞擊,誰倒地誰算敗。


  在充滿了東方娛樂味道的氣氛中,栗雲龍終止了將領們的孩子氣做法,對會議的討論做出自己的解釋,也就是軍部的最高決策了。


  他說,理越辨越明。他已經詳細地追問了議論的話題和過程,決定剖析辯論的雙方觀點,實際上主要是針對段大鵬,孫武曹福田等人及其讚同者的回答。


  他說,會議爭論的兩派,主戰派和主和派的矛盾,較真的說,是急戰派和緩戰派的分野,不是要不要和俄軍對抗並且取得中國本來的民族國家利益,而是怎樣對抗,怎樣去收複失地,主戰派的觀點是,迅速出兵,利用俄軍大敗以後尚未緩過神來的工夫,一鼓作氣,乘虛而入,直搗敵穴。將敵人打痛打狠,打怕了,然後坐下來冷靜地,理智地將以前訛詐走的中國領土吐出來歸還。而主和派的觀點,是看出中國軍隊的許多問題,從客觀實際出發,擔憂著勝利是否能夠有保證。這兩派的理由都是有的,正說明了中國軍人對於軍事時局的獨立見解,也體現了中國新軍一個鮮明的優點,即,高層將領們的思想沒有僵化,沒有形成個人崇拜,是健康的,活躍的,自由的,是一個極好的現象。


  這兩派的爭論焦點在於,中國軍隊能不能迅速擊敗俄軍,有沒有這個實力。特別是純粹的陸軍素質,常規武器和作戰方麵,能不能勝之輕易。


  栗雲龍認真地分析了俄軍的形勢,認為,中國軍隊可以輕易地戰勝俄軍,這個觀點把許多人嚇了一跳,有的則搖頭不信。


  栗雲龍最後才道出了此次出兵的真實用意,不是以實打實、而是軍事威脅利誘,恐嚇沙俄政府和沙皇屈服妥協,武力收複失地,絕對不會一刀一槍地爭奪回來,那就太笨拙了。


  實際上,有一個問題栗雲龍並沒有真正說出口,但是,心知肚明,段大鵬的緩戰態度的實質是怯懦,是坦克和大炮決定論造成的,單純的武器決定觀,孫武和曹福田的緩戰是因為實戰中,兩人的部隊曾經遭受俄軍的嚴重打擊,損失慘重,因此對俄軍的戰鬥力記憶猶新,抱著務實的態度,還有許多軍官反對繼續對俄用兵,是驕傲了,珍惜來之不易的勝利,惟恐在未來的新戰鬥中出現差錯,使前功盡棄,毀壞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威望。當然,也肯定有一些軍官覺得,既然取得了這麽大的勝利,功勳這麽巨大,朝廷的獎賞肯定是少不了的,戰爭遠不象人們想象得那樣容易,如果深入俄國境內,則勝負難測不說,中國人安土重遷的習慣造成了一個留戀故土,不願意超越本鄉本土的保守觀念,如果是保衛家鄉,還能奮起,慷慨激昂,一旦遠征他國異鄉,則憑空想象出許多問題,危險,最最讓中國人擔心的是,水土能否“服。”中國人一直傳說,離開了本鄉土以後,水土不服會奪去許多人的性命。


  在栗雲龍已經將問題擺出來以後,還有些將領公開地表示,反對繼續用兵,而且,非常坦然,坦率,道出了其心思的根源。


  騎兵統領之一的老將馬鴻溪就站起來說:“軍長,大帥,您為人忠厚仁慈,卑職非常景仰,也敢見心裏話給您和盤托出。俄國西伯利亞地帶,盡是蠻荒寒冷之地,沙漠,戈壁灘,原始森林,沼澤,猛獸,疾病傷寒等,恐怕不是我們大軍遠征的理想地,況且,我軍對那裏非常陌生,一旦俄軍陰險狡詐地利用地利優勢將我軍陷入埋伏圈兒,則我大軍休矣,而且,以我們現在的功勞,已經足可以獲得安穩的名位,再去冒風險,豈不是自討苦吃?別人想不想我不敢說,反正我是不想去了。”


  栗雲龍讓馬鴻溪將話說完,所有的顧慮打算都說出,還要其他有類似思想的人也補充說明,因為他態度非常和藹,親切,軍官們也沒有顧慮,就紛紛揚揚地議論開來。


  聽他這麽一講,似乎還挺有市場,段大鵬站起來,把他痛加針砭了一頓,“冒風險?幹啥事兒不`冒風險?我們不是不敢冒風險,而是要實事求是,盡量不去冒風險,如果我們先忍耐`一些時候,所謂韜光養晦一些時日,則我國的坦克武器將批量生產,大炮等武器更加先進,如果飛機等再製造出來,衝鋒槍,突擊步槍,精密的狙擊槍都進入實戰程序,你們想想,俄羅斯人還敢同我們較量嗎?恐怕看見我們都要躲貓貓了,如果真的戰爭發生,我軍的勝利將會付出極為微弱的代價,還是那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先軍事科研,連帶經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基礎,用血肉之軀捍衛國家和民族尊嚴的精神值得弘揚,但是,方法和戰略思想則不值得重複,這就說,要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統帥一切。”


  栗雲龍揚起雙臂,要求兩人都休息片刻,“你們都很有理,都對,真的。”


  因為他的臉上,看不出任何傾向性,而且話語溫和,使眾軍官有些莫名其妙,大家都想看著他的決策,而不是騎牆。


  “軍長,您到底要怎麽做?”龍飛忍不住了。


  栗雲龍站起來,將腰一叉,一條腿站到了板凳上,重重地出了一口氣,:“你們都是理智的軍官,但是,不能算是真正的男人。”


  這話把所有的人都嚇了一跳。


  “是男人的話,就有蛋子,就能硬起來,就能幹!你們有千條理萬條計,卻不敢把自己腦袋上戴的綠帽子扔掉,一個要先戴些時候再說,一個的意思,戴著還不賴!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恥辱啊,恥辱!你想想,俄國沙皇將中國的外興安嶺占去了,將烏蘇裏江以東的地方占去了,就等於把你的老婆搶走日了兩回,不,是日了四十年!如果那時,因為你生病了,奄奄一息快死了,無法奪回來,無法報仇也就算了,等你身強力壯了,強盜和流氓們已經暈頭轉向了,戰戰兢兢了,你還不敢把自己的老婆從匪窩裏拯救回來,你說,你還算男人嗎?你還有一點兒血性嗎?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可是,軍人的天性是什麽?是血性!是激情,沒有了血性和激情的軍人,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一盤散沙,一群行屍走肉!一群豬狗!”


  栗雲龍說罷,將桌子拍得山響,嘭的巨響,把所有的軍官都嚇得一愣神。


  “我的話,也是一家之言,但是,這應該是我中國新軍的立軍原則之一。來人,哦,負責會議記錄的軍官請注意,將我的這句話寫下來,明天,就給所有的官兵公布。”


  “哦,忘記了一句話,反對對俄國繼續用兵的將領,明天可以提出辭職報告,送軍部來審批,我先聲明,隻要辭職報告拿來,我都簽字,真的,我說一不二,革命要進行到底,不能有任何的殘餘,我們的民族革命,才剛剛開始了小小的一些,未來的道路還很長,事情更艱巨,但是,無論我們中國新軍如何困難,都不會留戀不符合它建軍原則的人,哪怕他是一個一等一的人才!”


  “我不會打擊報複你,我當然會將你的名字在新軍中永遠消除,但是,我會推薦你到其他地方,其他將帥的門下,或者是清廷的封疆大吏,地方大員,中央高幹,隻要你對新軍有過貢獻,新軍就不會虧待你,但是,中國新軍絕對不會忘記你曾經對他做過的貢獻。”


  栗雲`龍的話,震撼了全場,所有的軍官都被震驚了。


  龍飛,榮美爾,段大鵬等人,都暗暗敬佩栗雲龍,難怪人家當團長,又當軍長,確實肚裏有貨啊,幾句話就說得這樣簡潔明了。


  經過了一陣尷尬和冷靜以後,眾軍官都表示,要聽從軍長的教導,認真反省自己的思想,堅決支持對俄用兵。


  栗雲龍根本不相信這些人馬上就能反省到位,跟上形勢的發展,完全領會上級領導的意圖。他甚至做出了最壞的打算,約三分之一的軍官離職,還要攜帶大批的官兵脫離新軍的係列,大浪淘沙,烈火淬煉,新軍的發展太過迅速,一帆風順之中,其實隱藏著許多難以覺察的危機,還不如幹脆引爆了這個炸彈,危機爆發得越早越好。也許隻有危機和矛盾,才能使新軍的成分更加純粹一些。


  兵不在多,在乎精悍。人不在多,在於一心。


  還在中國軍隊猶豫不決,進行內部思想統一的過程中,俄國遠東地區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俄國的滿洲遠征軍的最高統帥庫羅巴特金大將在海參崴自殺身亡。接著,沙皇不僅沒有對其的死亡表示任何的哀悼之意,還公開進行算帳,剝奪其一切功勳榮譽,貶為陸軍下士,接著,從歐洲的駐軍裏挑選了一名遠東軍區總司令,謝戈列夫大將,並且帶著自己一套參謀班子,一個集團軍大約十五萬的兵力,自西伯利亞大鐵路東進,要充實遠東軍區的戰力,和中國軍隊繼續抗衡。


  不到一天,在天津的政委也發來了電報,證實了這個消息的準確性,俄國派出接觸的武官薩鬆耶夫則明確表示,感謝英國和德國的外交友誼之斡旋,但是,俄國絕對不會屈服於任何一個別的國家。它總是依靠堅忍不拔的意誌,來爭取最後的勝利,這是俄羅斯民族由弱小而強大的根本秘訣。他為了證明自己國家的決心,還舉出了被法國軍事天才的皇帝拿破侖侵入的1812年,說開始俄軍屢戰屢敗,連首都莫斯科都難以保障,最後,俄軍還是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埋葬了拿破侖的野心和他六十萬的大軍。


  薩鬆耶夫的話當然是扯蛋,是遮掩的布幕,其實,中國新軍強硬的姿態,已經從不同的渠道傳到了俄國沙皇的耳朵裏,栗雲龍,政委等人在天津和俄國人的接觸中,都強調要俄國做出如下讓步,一,俄國立即歸還六十年以來,逐步侵吞的中國任何領土,包括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的所有地域,一寸也不能含糊,其二,俄國對華賠償,賠款額在五億白銀以上,其三,給予列寧的人民革命軍及其領導的政黨布爾什維克(社會民主工黨左翼)以合法地位。並允許其自主地選擇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地區進行活動。俄國君臣觸摸到了中國新軍的底線,立刻感到憤怒和絕望,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拚死一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