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橫掃晚清的坦克軍團> 三十二章,穿甲彈就是這樣用的。

三十二章,穿甲彈就是這樣用的。

  此次戰鬥,在敵我兵力相當,武器裝備落後,完全沒有坦克等先進武器突擊協助的情況下,中國軍隊能夠取得這樣的戰果,確實不易。


  最終的統計結果,論證了這次戰役的艱巨性。


  俄軍的部隊:

  一, 兵員:步兵兩萬六千八百人,騎兵,四千餘人,炮兵,一千五百餘人,工兵等一千餘。統共兵員三萬兩千六百零五人。


  二, 槍支彈藥:步槍兩萬五千四百七十七枝,機槍類,輕機槍五百三十九挺,重機槍二百八十九挺,手槍九百三十枝,騎兵戰刀四千四百把,口徑在一百毫米以上的野戰巨炮六十一門,中型加農炮二百門,小型山炮等二百三十門。


  三, 優越條件:部隊都經過了至少兩年以上的訓練,戰術技能優秀,射擊水平高超,單兵作戰素質優良,又因為是防禦戰鬥,擁有相關的戰壕,哨所,堡壘,一些永久性的工事,炮兵的射擊諸元經過了充分認證,不需要特別調整。白天作戰,目標觀察清楚,是為天時,防禦陣地完善,是為地利,內部官兵作戰意誌也很堅決,都知道戰役事關重大,很努力,是為人和。總之,俄軍確實擁有將鞍山戰役演繹成一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那樣經典的戰役的條件。


  四, 指揮:俄軍指揮官是優秀的的陸軍指揮員康得拉欽科中將,此人富有作戰經驗,理論基礎豐厚,是當時俄國最優秀的陸軍指揮官,聰明能幹,英勇果斷。能及時調整戰術思想,聯係部隊。能凝聚人心,集中兵力。


  五, 其他條件:俄軍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單位作戰能力明顯強於中國軍隊,尤其是在白刃格鬥中,占據可觀的優勢。


  中國軍隊:


  一, 兵員:一萬四千名經過了三個月作戰及短期培訓的軍隊,(在前兩次外圍作戰消耗若幹)號稱精銳,其實和俄軍比較而言,簡直是新兵蛋子。兩萬新部隊,即預備一師團和預備二師團,都是民兵剛剛升格為野戰軍的,連武器也是剛配發完畢,士兵的射擊訓練隻能達到會開槍,知道壓子彈,學會瞄準的最基本操作,知道一些衝鋒滲透等攻擊的要領。德國人組成的海外雇傭軍人數不多,而且和整個部隊的指揮聯絡上存在一定困難,滿清政府留在這裏的四千多名官軍更是殘兵敗將,膽戰心驚,畏縮不前,要不是擊斃了他們的指揮官,以機槍和督戰隊來生死攸關威脅,他們說不定就會轉身而逃。較真的說,中國軍隊的主力有,第一師團一萬四千人,德國人組成的獨立旅團三千人,總共一萬八千人。全部的人馬合起來,四萬一千人。


  二, 槍支:步槍三萬七千五百枝,機槍類,輕型機槍三百九十三挺,重型機槍一百六十七挺,手槍四百多把,騎兵戰刀三千一百。大炮類,口徑在一百毫米以上的巨炮有二十一門,中型加農炮一百一十門,小型山炮一百六十門。不僅在數量上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不如俄軍,就是在彈藥樹木上,更是相差懸殊。中國軍隊的野戰炮彈全部來自於繳獲,所以,彈藥數量不多,僅僅是俄軍彈藥儲備量的五分之一。


  中俄兩軍在鞍山城內外的實力對比,基本上屬於旗鼓相當的層麵,中國軍隊在人數上略占優勢,比俄軍多了八千人,可是,訓練和裝備遠不如俄軍。如果以俄軍的情況作為參照,倘若俄軍在百分製下的實力指數為五十分的話,中國軍隊的實力是這樣的,人數,六十分,訓練,二十分,步兵重裝備三十分,大炮數目三十三分,炮彈預備十分,單兵作戰素質二十五分,地理條件三十分。部隊的合成與統一,三十五分。部隊的機動性能相當。


  總之,如果簡單來看,雙方實力相當,如果以稍微複雜一些的統計資料和標準來核實,我們可以發現,中國軍隊實際上比俄軍要差許多。實力相當於俄軍的六成半。


  但是,結果很明顯,中國軍隊完勝!

  戰鬥的最後結果是:俄軍三萬兩千六百零五人被全部殲滅,其中,被擊斃者九千人,受傷被俘者六千七百多人,失蹤七百多人,主動投降者一萬六千三百餘人。


  在其他方麵,俄軍的物資儲備全部被中國軍隊繳獲,兩個騎兵團的四千餘匹戰馬,一切軍事裝備,彈藥等等,都成為中方的戰利品。很多大炮的炮彈還有三個基數!

  可以說,俄軍的一半兵力是在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下精神崩潰主動投降的,或者說是被追趕得無路可逃被迫投降的。在鞍山城內的俄軍大部分,看到大勢已去,喪失了鬥誌,而城南的俄軍則是被洶湧澎湃蜂擁而來的中國軍隊嚇破了膽。指揮體係陷於混亂。根本不知道自己還擁有雄厚勢力的情況下(戰鬥減員隻有五分之一)亂七八糟地分成小股投降了。


  中國軍隊的損失也相當不小,具體的統計在幾天以後才出來。


  兵員損失:受傷三千二百人,陣亡九千八百人,合計一萬四千人。相當於部隊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第一師團損失六千九百人,預備一師團損失兩千人,預備二師團損失一千八百人,德國人組成的獨立旅團損失兩千七百人。滿清正規部隊的奉天獨立旅損失五百餘人。


  當然,在這些損失中,負傷者有四分之三是輕傷,後來很快就恢複了健康再次參加了戰鬥。在那時的醫療條件下,多數重傷者是難以逃過死亡的劫難的。


  中國軍隊能在劣勢條件下取得這樣的戰果,最關鍵的是指揮問題,尤其是對炮兵的集中使用,迅速地撕開了俄軍的中央正麵主陣地,將俄軍陣勢一分為二,切割開來攻擊,還以精銳部隊直衝鞍山城內,威脅著俄軍的核心陣地,總指揮部的安全,從而一舉打亂了俄軍的防禦計劃體係。造成了他們極大的混亂。


  俄國的陸戰之王,著名的康得拉欽科中將在劇烈的傷痛折磨下,於第三天中午死去。


  鞍山會戰,中國軍隊在取得輝煌勝利的同時,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特別是主力部隊的第一師團,竟然損失了六千九百人,正好是全部兵力的一半。


  如果按照栗雲龍一貫主張的戰損比來確定的話,這個勝利簡直就是失敗了!


  以前,中國軍隊和俄軍的戰損比例都是很懸殊的,中國軍隊每付出一份傷亡,俄軍往往都需要付出三五倍甚至六七倍的代價。在鞍山北麵第二道防禦線上的攻防戰中,中俄兩國的損失比例是七比一!


  可是,事情又不能那樣單純計算,以前往往是抓人家的漏洞,或者夜間作戰,突然偷襲,造成了敵軍的驚慌失措激烈戰鬥很快就演繹成為追捕野獸的遊戲。這一次則是完全地正麵進攻作戰,硬碰硬,針鋒相對。所以,損失之大是必然的。


  這次進攻,俄軍基數太大,普通的偷襲什麽的根本起不到震撼和席卷,動搖敵人的效果。而且,俄軍的炮火和機槍等步兵威力等處於明顯優勢。


  在整個作戰中,據估計,僅僅俄軍的炮火打擊使中國軍隊遭受的傷亡,就達到了四千到五千之間,甚至更多。在俄軍最密集的炮擊時刻,隻有五分鍾,中國軍隊的損失估計就有一千人以上;

  如果中國軍隊的炮兵還能有炮彈的話,形勢可能要好得多,仗也不會那麽艱苦。


  俄國毛子在鞍山城內外擺下的不僅僅是一塊方圓十數裏的陣地,而是一塊硬骨頭。


  現在,中國新軍北麵的主力軍團,隻有兩萬七千人,其中還有三千多是模棱兩可,意誌動搖需要強力控製的滿清奉天獨立部隊。政府軍的腐朽在他們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所以,他們很難計算在中國新軍的戰鬥序列裏,還有,德國獨立旅團因為損失巨大,基本上喪失了戰鬥力,加上魯登道夫指揮官負傷,動搖了整體的鬥誌,所以,也不可能作為單獨的作戰部隊使用,何況,一千餘人的規模,就是做為一次戰役的衝鋒隊都不夠填空。


  總之,在輝煌的戰功下麵,隱藏著危險的冰山。中國軍隊元氣大傷。需要及時地休整。


  但是,栗雲龍不是一個安穩的人,他的目標盯在從海城和大石橋一帶陸續北上的俄國增援部隊身上,決定立即就帶領全軍南下,和俄國增援兵團決戰!


  “哪怕就是把我們的部隊打光了,也要吃掉敵人的海城,大石橋部隊的主力!”栗雲龍提議。


  最高軍事會議有些名不副實,因為能夠參加會議的軍官,已經缺席了許多。第一師團長段大鵬受傷,正在臨時簡陋的戰地醫院裏痛苦地輾轉反側。參謀長兼任預備第一師團的師團長歐陽風掛著左臂臥床休息。德國獨立旅的旅團長魯登道夫少將正在痛罵德國軍醫的無能,不能減少自己的痛苦,而他被貫穿了的左腿已經傷害到了脛骨,造成典型的骨折,沒有百兒八十天,別說下地走路,就是能否保持住該條長毛腿,都是疑問。另外也有第一師團的兩名團長陣亡,一個旅長受傷,六名營長犧牲。猛看起來,會議的人數一下子就凋零了許多。


  軍長的話就象油鍋裏一瓢冷水,瞬間就激起了大家的熱烈議論,但見人頭攢動,人聲鼎沸。


  “很好,大家都來談談自己的看法!”栗雲龍鼓勵大家。


  其實,他心裏的主意已經打定,根本是要做出民主的態勢,用會議的形式來說服大家。他是個意誌堅定的人。認定的事情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政委不在這裏,段大鵬,歐陽風,以至於有得力見解的德國少將魯登道夫都不在這裏,所以,沒有人能夠挑戰栗雲龍的軍事威望,在他的簡單扼要說明之下,大家也就統一了思想,決定迅速集結力量,對敵人展開第二步打擊,痛擊俄國的北上增援兵團,以強攻和包圍殲滅戰結束所有在遼寧南部的陸軍作戰任務。


  本來,鞍山戰役的決策是,在擊潰了鞍山之敵以後,休整一個星期,然後向敵人循序漸進地逼迫,采取穩健的戰術,穩紮穩打,逐步奪取敵人所占據的海城,大石橋等要點。將敵人擠壓和消滅。


  即使在鞍山戰役前的第二個方案中,也是對敵人保持了警惕和慎重的態度,因為俄軍的強大是明顯的。


  海城和鞍山的距離是九十裏,如果攻占了鞍山,則幾個小時的激烈戰鬥,一定能傳聞到海城,俄軍的增援部隊一定迅速趕到,騎兵的速度,是兩個半到三個小時,步兵的速度,是七個小時到八個小時,所以,在戰役勝利以後,中國軍隊最佳的方式是,占據鞍山城內外的俄軍構築的原有陣地,對抗和遲緩俄國援軍,迫使之逐漸退卻。隻要能鞏固了鞍山陣地,已經是最高理想。


  可是,從今天的早上八點開始,中國軍隊正式向鞍山城防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小時多一些的時間,完成了對敵人的殲滅,又經過三個小時的善後處理工作和喘息休整,俄國的增援部隊早就應該趕到現場,如果考慮到俄國騎兵的龐大編製和實際效用,他們很可能在戰鬥尚未完成的時候就趕到,但是,現在沒有,一個人也沒有!就連偵察騎兵也不見出動一個,這是很奇怪的現象。


  其實上,栗雲龍等人更加擔心的是,俄軍早就在增援的路上,甚至已經接近了鞍山城,所以,在鞍山的戰役中,栗雲龍最緊張的不是前線戰鬥人員的巨大傷亡,而是鞍山南麵俄軍增援部隊的影子,如果在戰役的關鍵時刻,突然湧現出一批俄國毛子兵,那麽,事情就會被徹底逆轉!


  當年法國毛子拿破侖在滑鐵盧和英國軍隊鏖戰,雙方難以分出勝負,不過,拿破侖有一定的優勢。可是,命運傾向於後者,擺脫追蹤的普魯士軍隊約八萬人突然從地平線上向著法國軍隊的側翼發起了猛烈地突擊。一下子就改變了實力的平衡。


  栗雲龍的結論是,要麽,海城的敵人遭遇了巨大的麻煩,要麽,就是他們被鞍山激戰的聲勢震懾,軍心大亂,被迫南逃了。


  這就是栗雲龍決心揮師南下,馬不停蹄地追趕俄軍,要和海城等地的俄軍第二批主力決戰的根本原因。


  栗雲龍作為一名大兵團的指揮員,雖然取得了一係列的重大勝利,可是,並不能顯示出他有特別的軍事天才,他也不能算是古往今來的一流名將。否則,他也不會在中國現代部隊中默默無聞地艱難困苦地跋涉在中校團長的位置上,是椎子總要冒出尖銳來的。依靠背景,他才能站穩腳跟,表明他既不是一個政治家,也不是天賦很高的超級軍事家,他就是一個有著基本素質和能力的現代中國的中級指揮官。


  可是,最關鍵的是,他擁有了現代軍事領域所能擁有的許多常識,這些,在當時世界,已經算是非常先進的東西了。


  還有一條,栗雲龍的特點是,敢於幹硬仗,就象當年的彭德懷元帥。如果換了政委來指揮全軍,隨便是歐陽風參謀長或者段大鵬等人,結局可能都是另外一回事兒。


  自詡性情中人,也特喜歡美女洋妞兒的栗雲龍,膽大心細,敢於在敵我形勢逼人的情況下,霸王硬上弓,去爭取勝利的一線機會。敢於賭博。


  在這點上,他還是很讚賞在奉天城偷襲他的俄國將領波波夫將軍的。那是個賭徒,但是令人難忘。戰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拚,就是賭。


  會議結束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各部隊緊急下令,將所有押解的俄國戰俘交給奉天獨立旅,讓他們將俄國人押解向遼陽和奉天城,停止清點部隊損失和繳獲戰利品的善後處理工作,盡快將戰地上的屍體辨認安置。如果不能在半個小時完成的,暫時不要再做,將所有的殘留任務交給滿清奉天獨立旅及征發附近百姓來完成。


  部隊進行了緊急調整,調整之倉促,全憑著軍官們對自己人數的大致估計,因為整個損失還沒有清點出來。栗雲龍將部隊緊急縮編,組成了三個支隊,分別以第一師團,預備一師團,預備二師團為核心,將內部的建製加以調整,還將德國獨立旅拆解開來,以連隊為單位交付三個支隊使用。反正,這一千多個德國毛子,絕對不能給他們舒服。既然敢來中國屠殺中國人,等待他們的隻有奉獻完自己的光和熱,別想還有更好的命運結局。就這,相對於其他國家的戰俘來說,已經是燒高香了,因為他們好歹還算是中國人民的友好部隊,海外雇傭軍,在戰後得到了尊重,給予中國國籍的地位,每人還安排了靈位,被供在國家建立的英烈館,成為中國的英雄。而其他國家的戰俘,都在痛苦艱難的勞動中結束了最後的人生歲月。成為中國人修建東北各鐵路線上的苦力和冤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