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橫掃晚清的坦克軍團> 三十三章,狂熱崇拜

三十三章,狂熱崇拜

  龍飛說:“根據情報顯示,我們的敵人很強大,這已經不是曆史上的戰爭了,因為我們取得了暫時勝利,聯軍遭受了重大挫折,所以,他們除了派遣特工進行顛覆破壞以外,還大規模地派出了遠征軍隊,將來,我們麵臨的敵人可能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我們的對手很多很多,所以,我建議還是低調些,最好和清廷聯合起來作戰。”


  這樣,中國新軍麵前已經擺出了三條道路,一是資本主義革命,或者說民主聯合政府。二是獨立的軍政府,三是依附於清廷,打著清朝旗幟的地方軍。


  大家對這樣的問題熱烈議論,各抒己見,栗雲龍向來是大大咧咧的脾氣,所以,各軍官對他沒有那麽多的顧忌。反正這也是個新課題,涉及到每一個人利益。不管怎樣說,每一個道路都有一些利弊,比如說第一個,如果將孫中山先生找出來擔任最高領袖,他能否勝任?因為這時候的他,一沒有軍隊,二沒有威望,僅僅是一個反政府的小武裝頭目,還在國外流浪。清廷駐英國領事設計逮捕了他,要不是他的英國老師的大力營救,也許他就完了。他還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呢。當然,好處是,他的三民主義(這時還沒提煉出來)如果真的做下來,還是比較符合實際需要的。


  照著歐陽參謀長的說法,直接打出獨立的旗幟,建立新中國和人民解放軍,好處是,可以振奮精神,軍心民氣,明確目標,用嶄新的前景號召人民,贏得人們的支持,因為坦克等先進武器,使這支部隊顯得格外不同,老百姓們對他們是崇拜景仰的。尤其是北京城的老百姓們,已經無條件地支持了。


  不過,也有很多的疑問。全國的老百姓們都能迅速地跟上形勢嗎?一旦搞另外的山頭政府,勢必和清廷等軍事勢力形成嚴重的對立,有可能激化同他們的矛盾,甚至會促使清廷對外投降,重演太平天國時期清朝與侵略軍聯合鎮壓革命的悲劇。那樣,就有可能使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族革命大戰爭演變成為一場內戰,清廷為了鞏固自己的利益和地位,一定拚命發動自己的力量來對抗。雖然它已經極其腐敗了,但是,雄厚的勢力絕對不可小視。


  栗雲龍本來是支持第二條道路的,可是,最後,大家還是同意了第三條道路。


  在議論之中,坦克營的主官榮美爾甚至開玩笑說,還是找到中國黨吧,當時大家都笑了。因為這時候的中國黨領導人還在幼年甚至童年時代,後來震撼了世界的偉人那年才七歲,還拖著鼻涕。知識界的精英人物陳先生還是少年兒童。也就是說,一切都不現實。


  政委同意龍飛的建議,認為把政權先還給清朝政府,支持它對全國的統治,打著它的旗幟來作戰的話,將能得到它的承認或者支持,雖然它的力量有限,也不可能指望它能有多少支持。讓它來恢複了全國的秩序建立民族聯合力量再說,因為,穩定才是硬道理,不管怎樣昏暗的統一王朝都比軍閥割據混戰好一些,中國真實曆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兒,北洋軍閥時期,中國的混亂和屈辱比清廷時代要大得多,人民更加痛苦。作為一個過度策略,它可以被考慮。在民族危機的時代,它也是朋友。


  政委的話得到了很多義和團老兵的支持,他們興高采烈地跳起來,他們絕對不反對清朝皇帝,甚至對西太後也是舉雙手讚成,因為是老佛爺讓他們從鄉下來到京城天津的,張德成就說:“師長,咱大清的皇帝老佛爺真是好人啊,剛才你們說的什麽話我聽得不太懂,但是,我知道一條,要是你們不要老佛爺的話,我絕對不肯。”


  曹福田也道:“還是政委的話合乎情理,咱是大清朝的兵,大清朝的民,剛才誰說什麽孫中山,他是誰?長什麽模樣?一個小老百姓?才三十四歲的年輕人?你們是推選他當皇帝?那不是造反嗎?如果真的要造反,你們造去,我絕對不幹。我可不想被株連九族!更不想當亂臣賊子。”


  馬鴻溪也拍著胸膛說:“我生是大清朝的人,死是大清朝的鬼,當年我們甘軍老帥在河州起兵做亂,給左宗棠大帥招安了,大清朝對我等有再造之恩,極為寬容和藹。我絕對不會再反叛的。”


  令人費解的是,前義和團首領們幾乎一致要求尊重清朝皇帝和老太後,他們根本不知道。西太後在出北京城時,已經翻然悔悟,下令清朝官軍對義和團痛剿了。


  栗雲龍很機敏地同意了第三條道路,反正,坦克團的老部隊的戰鬥力也不是無限的,不是超級的,將會有很多的困難,比如說,坦克的燃料問題,攻占北京以後,他們驚奇地發現,聯軍所控製的地區,隻有很少一些汽油和柴油。而且,他們主要是應用於做飯,得不到燃料油補充的坦克部隊麵臨著深重的危機。而這時的中國新軍,步兵成為主力,要設法控製步兵隊伍,取得他們的忠誠,必須重視清廷的問題。


  會議很快就確定了方案,栗雲龍以北京城人民獨立師師長的名義,寫了一封信,派人向陝西方向滲透,希望能和清廷取得聯係,又派出人員向山東省滲透,希望能和那裏建製完整,非常有戰鬥力的清軍袁世凱部取得聯係。


  坦克部隊使用的油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因為聯軍這時的部隊,隻裝備了很少的汽車,世界杯上的汽車是由德國人卡爾,本茨最早發明的,這也就是後來風靡世界的奔馳汽車的諧音名字的由來。早期的汽車極其簡單,載運量很小,但是加了油就會跑的機械還是很震撼人,的,因此,這也是聯軍官兵將中國的坦克稱為汽車大炮的原因。


  怎樣取得穩定的油料供應呢?這支嶄新的部隊的根據地應該建立在哪裏?打擊不用很想就明白了。自然是東北地區,因為那裏的煤炭資源和鋼鐵礦產資源配套得很好,是重工業的建設地,特別是撫順,鞍山,本溪的三角地帶。自然,大慶油田也是考慮之中的事情。


  栗雲龍已經在思考進入東北地區以後的經濟建設問題了。現代戰爭打的不僅僅是武器裝備,是人力資源,是戰略戰術問題,更多的是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的能力。栗雲龍計劃,在三年到五年之內,就建成東北的重工業基礎,主要是將鋼鐵的產量和質量提高到可以大量製造坦克的地步。中國是大陸國家,以後的戰爭必然以陸軍的作戰為要點。坦克部隊將是中國最凶悍的利器。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新軍的高層沒有任何意見分歧,至於張德成,曹福田根本就是局外人。隻要中國新軍不反清朝,不反對皇帝,痛恨和打擊洋毛子,他們就沒有問題。


  經過二十天的緊張訓練,中國新軍初步完整了建製,實行了統一的軍紀,製度,條例,編製了軍銜,官兵們對現代戰爭也有了一定認識,知道了衝鋒,防禦,陣地戰,包圍,迂回,等基本的戰術語言。他們的士氣進一步提高,不斷地向師部請示,要向八國洋鬼子進攻,迅速收複天津,將鬼子徹底趕下大海去喂王八。


  栗雲龍也計劃著向敵人進攻了,部隊是打出來的,他說,必要作戰。他選擇的突破點是天津,如果將天津攻占,那麽,聯軍留在陝西山西河北腹地的部隊都將是甕中之鱉,卡住了海口,再回頭一點點兒吃掉他們,奪取他們的武器彈藥武裝擴大新的步兵部隊,就能使自己逐漸壯大起來。


  他計劃使部隊分為兩部分,在天津郊外南北對進包圍天津城,進而擊破之。那時,敵人絕對不能支持多久。他甚至在盤算著在天津城裏能撈到多少戰利品了。


  “政委,參謀長,你們兩位對我的設想有什麽補充的?”


  政委笑笑:“這是自然的戰略,不過,我需要強調,在天津城的東麵,最好設置一些部隊防堵,因為那裏是海河的泛濫區,和我們現代不同,我詳細地問過張德成他們了,那裏的地形不適應我們的機械化部隊的行動。”


  栗雲龍說:“這麽些天都是大晴天,難道那裏也有許多水網沼澤地帶?”


  政委說:“你可以詳細去問問家在天津附近的官兵們,戰役之前不準備好這些,似乎不大妥當吧?”


  參謀長補充說,現在是陰曆七月了,北方已經進入陰雨連綿的季節,雖然現在還是晴天,可是,一旦天氣有變,立即就會汪洋一片。


  栗雲龍其實也考慮過這些年問題,還做了很詳細地研究,所以他胸有成竹。軍官會議做出了決定,在陽曆八月四號,開始進攻天津。之前用三天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


  但是,就是在這三天裏事情起了很大的變化,使栗雲龍醞釀已久的進攻計劃沒有能夠實行,而被迫采取了應對的措施。


  龍飛情報局用很原始笨拙的方法,派出的大量人員得到了第一手的資料,並且使用了短波電台迅速向總部匯報了敵人的情況,所以,中國新軍的總部在情報上的準備很充分,並且能夠因勢利導,建立了反應的機製。


  中部作出了在北京城防禦作戰的新方案,隻用了三個小時的研究和論證就做出了,然後謄寫指導要點,分發各作戰單位,還派出了若幹人員對民眾進行疏導和教育,告訴他們即將發生的事情,指導他們在未來的戰鬥中怎樣保護自己。


  數萬年輕力壯的返城市民和指導的軍隊一道,在北京城外開挖溝壑防禦線,大家雖然都有些緊張,可是精神很振奮,人人都知道,洋鬼子要來了,但是,他們是來送死的,而且,還要給城裏送槍炮彈藥的。


  “這些龜孫子王八蛋,來得越多越好!”


  “是啊,要是多來些洋妞才更好!”


  “對呀!咱也得逮些洋妞弄回家裏去做老婆!”


  “他們怎麽那麽傻?咱有坦克大炮呀!是不是洋鬼子的腦袋叫驢給踢壞了?”


  當然,也不全是這樣想的。慎重的人還是有的,一個老頭子邊幹活邊說:“善者不來呀!我想,洋鬼子的兵不會少了!”


  為了節約燃油,也不驚動了八國聯軍,中國新軍的情報部門隻派出了騎兵偵察,以及從當地老百姓那兒的情報收集。


  栗雲龍做了大膽地決策,決定在北京城來個中心開花,將敵人前來進攻的部隊再次殲滅,當然,要實現戰役的勝利目標,還是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的,因為敵人有三股,北方軍,南方軍,東部集團,基本的判斷是三萬到五萬人。而且,敵人一定有許多的重火器。否則,他們斷然不敢反擊。當然,栗雲龍也設計了另外一種可能,因為北京城的戰鬥是殲滅戰,聯軍幾乎沒有逃跑出去,所以,他們對中國新軍的情況絕對摸不清楚,雖然這裏的戰鬥失敗了,他們還是在準備以後大力進攻了。


  栗雲龍沒有寄希望於敵人情報工作的無知,雖然將敵人的逃兵追殲,也根除日本青木機關的間諜,可是,誰也沒有把握確定,敵人不知道坦克武器。


  他的想法確實很對,因為,北京城一戰,聯軍部隊確實沒有被全部消滅,一支很精銳的部隊,也就是各當上校手下的精銳的海外軍團,法蘭西的驕傲八十多名官兵僥幸逃脫了。他們將中國坦克的威力報告了天津的聯軍新總部。所以,這次聯軍的進攻,確實準備了足夠的大炮,聯軍駐守天津城的新任總司令是日本的西園寺內大將,他調集了大約五百門各型火炮,為了保證火力的壓製,他還應德國人的要求,將中國軍隊原在大沽的炮台拆毀,大炮全部運送到天津,配屬部隊。


  這二十多天的時間裏,聯軍也做了很多的準備,很多的計劃,各國的首腦通過電報已經知道了北京城的劇烈變化,他們都感到很吃驚,想不到中國還有這麽先進的武器,於是,也初步了解了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麽六月份的時候,滿清帝國的西太後竟然瘋狂地對八國同時宣戰。


  那些天,設立在天津的電報局是最繁忙的,因為各國的政府都在研究和協調對滿清帝國的戰爭。


  北京城萬餘部隊的殲滅和中國先進武器的出現,使列強之間出現了一些分歧,意大利首相奧利多建議同中國妥協,談判以後簽定一個和約,隻要清國政府願意賠償他們的百姓對京津地區傳教士的侵害,再勉強賠償一些軍費就可以了。


  意大利政府這樣軟弱的態度是真實的,因為他們剛剛吃了大虧,在四年前,也就是一六年,得意忘形的意大利軍隊在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亞的阿杜瓦戰役中,被人數眾多但是裝備落後的土著軍隊擊敗,幾乎全軍覆沒,於是,它破天荒地同被侵略的落後國家簽定了賠款的條約。


  “清帝國要比非洲的野蠻部落強大得多!”意大利首相提醒大家。


  可惜,他的電報文件被各國首腦一致輕蔑地丟棄到牆壁的角落。如果說滿清帝國是東亞病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西亞病夫的話,意大利就是南歐的病夫。不,它還是歐洲的流氓。要不是它善於投機取巧,左右逢源,兩麵派的作風,它甚至連自身的國家統一都做不到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