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瑣事
從京城官府的調查來看,那幾匹瘋馬被人用了藥,雙目赤紅,就算是馴馬的高手也不能夠製服。若不是侍衛的刀子快,差一點兒就撞上了明華。
明華不由想到剛剛認識曲錦枝的時候,她有一回夜裏出門子吃零嘴,在公主府外頭的巷子路口也碰到過一次同樣的情況。當時的她也是差一分就遭了殃。如今再去回想,竟是突然好奇當時曲錦枝怎麽就那麽巧會出現在了那兒。
至於今天碰到的那幾個瘋了的馬,明華一回生二回熟,居然沒有那麽害怕了。
她是先一步回來,聽說仙瑤被薑宥宣進了宮裏去,暫時還沒有出來。
而同一個時候,仙瑤剛好在宮裏吃了薑宥一個排頭出來,可以說是氣壞了。
明華不認為仙瑤會蠢笨到挑了那麽一個時候做出這樣的事情來。至於仙瑤當然也是一樣,不是她叫人做的,又如何會心甘情願認罪認錯?
而薑宥,同樣也不會以為這事兒有那麽簡單。
其實,是誰動的手也並不很難猜。
說到底,也就那麽幾個人罷了。
薑宥看了一眼坤寧宮的方向,默默不語半晌,心想著她的好母後多半是嫌疑最大的那個。
隻不過,若是他猜的不錯。魏後出手的動機又是從何說來?
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弄出來幾個瘋馬去撞明華又能得到什麽好處不成?
薑宥百思不得其解。
薑宥不知道,魏丹之所以對明華下手自然是有她的原因的。
而明華也不知道,她自以為在暗中隱秘做下的那些事情,魏丹總算找到了一些證據。
明華從前世蘇醒過來,知道許多未來的走向,幫著薑宥躲避過去不知多少麻煩。她來去沒有行蹤,原本是留不下什麽證據的。
出人手,泄露薑宓的行動,乃至挖地道,弄來勤王之師……
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做得多了,總有一些痕跡留了下來。
薑宓先發製人,原本穩操勝券,魏丹也覺得是十拿九穩。她在薑宓起兵當晚還能睡得踏實,不外乎也是因為她知道一切布置妥當,不需要她操心罷了。
城外有二十幾萬的大軍,城裏還有魏氏、閔氏的人幫忙,又怎麽會輸給隻有城裏那點兵馬的薑宥呢。
她抓了明華,將明華送去了城門樓,結果非但沒能打開城門,反而功虧一簣。不但被明華跑了不說,她的侄女還反過來成了明華手裏的人質……
魏丹原本就懷疑這一年多以來許多的事情背後有明華作祟,但沒有證據。這一回,她學聰明了。
隨著薑宥登基,原來太子府裏的人手有許多便跟了薑宥雞犬升天。而原本的太子宮殿,便不如薑宥在時防備那麽嚴格。
魏丹花了一些工夫,總算找到一個並不起眼,卻又知道不少事情的仆役來問問題。
那個仆役原本就因為升官發財沒有他的份而心裏不平。因而當魏丹的人找上他,他雖也掙紮了幾天要不要背叛舊主,但最終還是有錢能使鬼推磨,讓魏丹的人撬開了嘴巴。
說起來,他本來也不算多麽受重用的人,知道的消息也不算多麽確切。卻是關鍵在於他是個道路上負責守門的。平日太子宮裏一些不起眼的消息都能進到他的耳朵裏。
而這些消息對於魏丹來說,卻是能夠將某些真相籠統地拚湊出來了。
魏丹於是便徹底恨上了明華。
都說成王敗寇。若說她的兒子敗在旗鼓相當的對手底下,也就算了。她雖然也會憤恨,但起碼心服口服。然而明華是誰?明華不過是阮敏那個水性楊花的賤人和人私通生下來的野種、一個從小到大便被她們母子三人看不起的人!
人的心思便是這麽奇怪。
而魏丹又恰恰是一個很有自尊心的女人。她不能夠容忍一而再再而三壞她好事的居然是一個因為她一時憐憫才苟活下來的卑賤之人……
至於幾匹瘋了的馬,不過是開端罷了。
想到她的女兒、她的兒子,乃至她魏氏一族滿門都是壞事在一個不起眼的人手上,她就恨得咬牙切齒的。
過了兩日,從楚國傳了消息回來。
熊禕帶領兵馬在大周西南邊境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
而打頭的,正是自稱禦駕親征的大楚國皇帝熊禕。
熊禕打著匡扶大周正統的旗號和薑宓合流,邊境線上隻有薑宥那點兒少的可憐的人馬實在無力抵擋兩麵夾擊。
到了三月,薑宓已經領著人一路朝著西南去。而楚國的兵馬也在邊境線附近的大周朝兵馬反應過來之後停下了他們砍瓜切菜的腳步。
而外頭的局勢,也是一刻不停地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傳回京城的。
明華大著肚皮,時不時聽一聽外頭的消息,全當孕期無聊,解一解悶。
現在曲錦枝和趙老將軍兩人已經整合了兵馬和薑宓、熊禕的兵馬在西南方位上的某處僵持住了。
薑宓的確有幾分能耐,不但在局勢不利的局麵下還能夠和熊禕順利合流,更是在趙老將軍親自出馬的情況下,還能夠與沙場老將打個平手……
這些消息時不時便有人送到明華耳邊,明華聽著,不由越發思念遠在邊疆的丈夫了。
明華已經懷孕到了七個月的時候了。
肚子大得像一個圓球,輕易不好走動。府裏的奴才便想方設法給她弄吃的弄喝的,又在生活方方麵麵照料。
一應親友也時不時過來看一看她。
其中最令她驚訝的是,鄭氏居然也上門來了。
鄭氏原本便的對明華很有好感。雖說一度因為丈夫在和她成親之前有過一段姻緣而耿耿於懷。但她並不是看不開的人。況且明華和她所生的幾個孩子大都相處不壞。不像是玉汝那個養不熟的……
再說,她心裏也有煩惱擔憂,卻是不知與誰傾訴。便來時不時和明華嘮嗑幾下了。
薑宓起兵叛變,又夥同外族禍害社稷。他的女眷至今還被朝廷關押著不得出來。鄭氏擔心女兒安危,日夜睡不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