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桃色風波
涉險過關,李陽輕舒一口氣去,不過這麽一鬧,壓力也真是減輕了不少。
身邊每天形形色色的人徘徊再自己周圍,不是身處其中,真的難以想象其中的壓力。
“據回來的人匯報,那個叫張一凡的人屁事沒有,王振隻是受傷,而高芸根本就沒有找到其蹤跡,隻是死了一個瘦小女子。”
李陽一想到這個,臉色又變得有點陰暗,想殺的人一個沒殺掉,這次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關於那個瘦小女子,周圍人早就告知了其存在,真正的秘密從來沒有讓其發現,死了也沒有什麽作用,反而有打草驚蛇的可能,自己這邊還死了那麽多人,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張一凡,但願經過這次教訓之後不要再那麽蹦?Q,不然冒著被處罰的危險,我還會對付你。”
想起張一凡,李陽就一陣鬱悶。
這人真是有點莫名其妙,其他人調查他或多或少有著緣由,唯獨這個人卻像是吃飽了沒事幹一樣,還大肆搞串聯,上竄下跳的弄得李陽格外惶恐,這才在李雙雙告密之後痛下殺手。
要不然都快隱忍成神龜的李陽,也不會這麽倉促行動。
這邊,葉辰經過幾天的執著,突然一臉的興奮的說道:“凡哥,查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真是不敢置信啊。”
聽葉辰說的煞有其事,張一凡趕緊來到電腦前。
畫麵中一個視頻,葉辰點擊播放。
“嗯……啊……”
一陣少兒不宜的聲音傳出,張一凡狐疑地看了葉辰一眼,葉辰示意繼續,張一凡忍住疑惑接著看。
薔薇已經拿著一卷衛生紙砸了過來,“給你們,不謝,兩個齷齪的東西。”
葉辰手忙腳亂接住,大聲道:“薔薇姐,你誤會了。”
張一凡這時候喃喃道:“怎麽會這樣?”
注意到張一凡的反應,薔薇停止了打鬧,將視線轉移到了視頻上。
鏡頭中男女的臉部不太清晰,但也勉強能讓人認出。
男的是李陽,女的赫然是李雙雙,地點是在李陽的辦公室。
張一凡有點不敢置信,在他的映像中,李雙雙完全圍繞鄧哲轉的人,完全有著古代貞潔女子的那種風範,丈夫就是她的全世界,沒想到卻和李陽亂搞。
張一凡道:“你小子不會惡作劇PS的吧?”
也不怪張一凡這麽判斷,他對自己的識人之明是非常自信的,葉辰伸出雙手聳聳肩表示無辜。
薔薇卻是道:“是真的,你仔細看,李雙雙的表情。”
張一凡聞聲看去,發現了點端倪,遲疑道:“她是被強迫的?”
“半是自願半是強迫吧。”薔薇解釋道,神情有些複雜。
“可她不是這樣的人啊,那她應該是什麽樣的人呢?”張一凡將自己的判斷說出,很肯定,沒有半點遲疑。
聽完後,薔薇毫不遲疑道:“如果為了鄧哲,不就解釋的通了。”
張一凡呆了呆,一切都明白了,原來李陽也是在用鄧哲來脅迫李雙雙。
“她這是造了什麽孽啊。”張一凡感慨,薔薇更是不好受,同為女人,她更是能理解這份堅守與痛苦。
就如同她為了懷特背叛黑色薔薇一樣,有時候,為了愛情,女人真的可以付出一切,他們比男人更舍得一切。
葉辰道:“凡哥,你說我們如果把這份東西發到網上,再用手段炒熱,弄個李陽潛規則女下屬的標題,能不能把李陽從現在的位置上拉下來?”
張一凡瞬間掌握了葉辰的思路,李陽不好對付,大體可以分為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李陽有名,享譽國內外的青年才俊,下手的話事後會被國家清算。
二是因為Z公司的地位,Z公司對他保護到位,很難得到下手的機會。
不過如果搞臭了他的名聲,再讓Z公司在輿論壓力下停了他的職,將他的保護殼去掉,再下手的話就好辦多了。
很輕鬆的一招,卻是化解了李陽的烏龜殼。
不過張一凡比較為難的,是李雙雙,如果不是立場不同的話,張一凡還是有些同情這女子的。
肆意傳播她醜聞,總感覺過意不去,好像自己一下子格局低了很多,變成了齷齪小人。
張一凡也不願說出自己的顧慮,因為有點聖母,有點迂腐氣。
葉辰不愧他聰明的腦袋,仿佛瞬間就看出了張一凡的顧慮,道:“還是給李雙雙打上馬賽克吧,不影響視頻效果就行。”
這下三人都沒了意見。
之後張一凡給何右軍打了電話,準備借用他的力量網絡炒作。
關係到自己的女兒,就算抹黑一個名人可能犯忌諱,何右軍也是不顧了,根本就不去考慮後果,一聽到對尋找何小菊有幫助,就滿口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兩天,一部桃色視頻在網絡上瘋傳,各大論壇,各大視頻網站,甚至是私人空間,都能看到這部視頻的影子。
因為視頻的主角是頗有名氣的李陽,所以很快就引起了公眾討論的興致。
不過出乎張一凡意料的是,網絡上居然有不少人支持李陽。似乎覺得才子犯點錯,應該原諒,不能一棍子打倒。
甚至有人指出此次事件熱炒是有人在整李陽,奉勸大家不要推波助瀾。
葉辰黑了幾個持這樣言論的家夥之後,發現真的是自發行為,不是李陽買水軍洗白的,兩人隻能麵麵相覷。
這社會發展的,張一凡有點看不懂了。
張一凡知道,祖國進入了繁華盛世,卻也進入了一個“笑貧不笑娼”的時代,價值觀人生觀正處於重塑時期,很多事情,都不能拿老一輩的眼光看了。
不過還好,這個國家真正當家作主的還是老一輩人。
很快,人民日報,新華報等大型國家報紙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報道,並旗幟鮮明地表達了批評。
對於華夏人來說,從古至今,“德”永遠排在“才”之前,這不是進入現代化才幾十年就可以改變的觀念。
之後,網絡上的輿論就變成了一邊倒,李陽的事情倒是成了“德才”爭論的一個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