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人造龍脈
奪魂術?這名字一聽就給人一種邪惡的感覺。樂小魚打了個激靈,從神滄的背後伸出頭來,悄悄打量地上的屍體。
“奪魂噬魄是一種把別人的壽命強加在施術之人身上的邪惡法術,被奪取性命之人會呈現死屍狀態,待到壽命全部匯入施術者身上,就會血氣全無,變成現在的幹屍狀態。”
會這法術的人豈不是也可以長生不老,而且似乎還很輕鬆?
看出樂小魚的想法,穹珈搖了搖頭,“任何逆天的行為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施術者雖然獲得了別人的生命,但是這生命的消耗比常人要更快,所以他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去奪取性命,而且壽命入體的時候,施術者還要承受剝皮抽筋之痛,才能獲得重生。”
呐哩?樂小魚有些不明白,有這樣的能力還不如修仙修魔,反正修什麽都好,也不至於一次一次的奪走別人的性命,自己也要飽受痛苦。主要是接受剝皮抽筋,太疼了。
仙清敲了敲樂小魚的額頭,無奈歎氣,這丫頭的腦回路果真和常人不同。
“上天是公平的,人是六界最弱的,所以人擁有了一項其他五界不能擁有的權利——人可以修仙,可以墮魔,利用術法可以奪取妖力,死後可以成鬼,成仙後若是功德圓滿還能封神。而神、魔、妖和鬼為天定之軀,生來便注定了這一輩子的軌跡,人死還能輪回,但是妖魔神仙死了就再也沒辦法重生。不止是人害怕死亡,神仙妖魔都是一樣的,所以才會想盡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奪魂術就是逆天之術的其中一種。凶手現在隻剩元神還苟延殘喘,估計魂魄消逝得太快,所以才找上仙氣比較旺盛的蜀山派弟子。”
樂小魚頭有點大,好好的一個公費旅遊怎麽就遇到如此難纏的事情了。
“仙人們,不好了,我蜀山派聖地藏鳶樓有歹人闖入啦。”原本在山洞口的白掌門慌慌張張衝了進來。
“怎麽了?”
白掌門有些糾結,因為這涉及到他們蜀山派的秘密,向來都是隻傳掌門人的,可現在有人企圖窺探蜀山派至寶,他沒有能力可以守護,隻能尋求仙靈派的幫忙,“我蜀山派的先祖得仙靈派掌門的信任,幫忙鎮守仙界至寶,這至寶放在藏鳶閣數萬年,無人知道,就連我門中弟子都不知道,為何會有人前來搶奪?”
樂小魚突然明白了,也許仙靈派的百年曆練,就是為了下山查看他們藏在蜀山派的至寶是否安然無恙,難怪師父下山前會交給她那樣東西。
“搶奪之人是否抓住?”
“沒有,還好藏鳶閣有仙靈派掌門設下的結界,隻不過結界被人攻擊已經有些脆弱,估計抵擋不過下次攻擊。”
既然是那麽重要的東西,為何仙靈派會存放在蜀山派,而不是放在鎮妖塔裏?甚至為了這件寶物,還要定期派內門弟子下山增強結界。害怕太引人注目,還帶上了外門弟子,演變成了一場百年曆練。樂小魚有些納悶,這樣既費力又費錢的事情,為啥仙靈派延續了數萬年還不更改。
藏鳶閣外有片片血跡,結界確實也脆弱不堪,隨時可能消失。神滄讓白掌門遣散了所有弟子,空曠的藏鳶閣外隻留下他們六人。
“今日入侵者受了結界的反噬,傷得不輕,所以近幾日他們應該不會動手,這幾日我們師兄妹五人會想辦法修補結界。白掌門你要穩定人心,要是自己亂了腳步,那蜀山派就真的完了。”
樂小魚並不關心有沒有人來襲,隻要不是弑中殺出現,其餘的人全部可以秒殺。有她在,一切都沒問題。隻是她很好奇,這藏鳶閣裏到底放著什麽,居然那麽多年都沒有人知道,直到現在才有人出現前來搶奪,這秘密藏得也忒深了吧。
“白掌門,你知道這裏麵放著什麽嗎?”
“仙姑可知龍脈?”白掌門沒有回答她的問題,反而問她是否知曉龍脈。
樂小魚穿越之前,根本不信鬼神之說,風水之術,所以對龍脈之事也不太清楚,看的書多了,多多少少也知道有龍脈的地方就是風水大好的地方,可具體的她也不甚清楚。
“世人皆知昆侖山是'萬山之祖、龍脈之源',是龍中的祖龍,這確實是事實,而且存在於昆侖山的先天龍脈,不僅讓昆侖山比其他山脈仙氣更加濃厚,更是修煉的好地方。但是沒有人知道其實龍脈可以人造的,而章尾山就是人造的龍脈。”
如今已經到了這個局麵,白掌門自知蜀山派隱藏多年的秘密也藏不住了,索性全部都說了。
“章尾山的山神原來是燭龍大人,它守護著章尾山和山下的百姓。不知為何有一天它發狂了,導致章尾山山脈斷裂,山脈後的赤水傾瀉而下,淹沒了許多小鎮。我蜀山派先祖,就在那個時候用自己的生命施下術法,想要阻擋天災。洪水確實被止住了,不過隻要章尾山不修複,一下大雨,赤水就會被淹沒。仙靈山的仙人們得知這個情況,掌門帶著他的師弟們親自下凡捉拿了燭龍,把它的龍筋抽出做成了章尾山的龍脈,修補了山川,而這人造的龍脈就被鎮壓在藏鳶閣。如果龍脈被奪走,章尾山一定會恢複成原來的模樣,山下的百姓又會遭殃。”
樂小魚閑來無事,閱讀過山海經,知道章尾山曾經是燭龍居住的地方,有龍的山水靈氣都比較多,更何況龍是神物,龍筋更是龍氣的聚集之地,人造龍脈也不是不可能。
白掌門有些著急,早些日子他就已經算到蜀山派會有劫難,本以為是弟子無辜喪命的事情,沒想到是更加緊迫的情況。
“白掌門不要著急,在我下山之時,師父交給我仙靈山的法寶,讓我在危急之時拿出來救急,起先我還納悶他為什麽會交給我這樣東西,現在看來師父早就算到蜀山派有此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