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圖謀
劉氏出身英國公府,又是英國公老夫婦唯一的女兒,自幼便是偏寵著,偏疼著的。
劉氏身邊用的東西,都算得上整個大陳朝最上好的東西。
劉氏出手這麽大方,也就不足為奇了。
謝雲錦細細打量了劉氏身邊一番,見劉氏身旁,除了貼身伺候的丫鬟婆子,再沒看見其他人的身影。
方才她見了吳幽蘭和吳幽若的時候,聽著吳幽蘭身邊伺候的丫鬟,多嘴了說句。
今日吳家的大公子吳袖,也跟著一道過來了。
她原以為吳袖會在劉氏身邊,陪著劉氏。
沒成想,竟然沒看見那吳袖。
聽說那吳家大公子吳袖,也是長得英俊不凡,一表人才,上門提親的人家,已經踏破了吳家東院的門檻。
隻是劉氏氣性高,一般的人家,她看也不會多看一眼。
不過這些日子謝雲錦又聽了羅氏說,劉氏看上了鎮江譚家,永寧侯府的二姑娘譚若玥,想要請了羅氏做了中間人,和她大姐姐謝雲箏通了信,說下這樁婚事。
那譚若玥,也算得上是名動一方的才女了。
自小便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隻是唯一不好的就是自幼體弱多病,常年要靠人參養著。
因此就算譚家二姑娘才名在外,上門來提親的人家,也是少之又少。
如今永寧侯府當家做主的,又是譚若玥的嫡長兄譚若文。
譚若玥的婚事,也就放了這麽多年。
在譚若玥之後的譚家三姑娘譚若琴,前些年嫁去了京中的嘉定伯府,做了嘉定伯府五公子的媳婦。
譚家四姑娘譚若嫻,也許了金陵城馮家的三公子。
這譚若玥自己看著自己身邊的姐妹逐一出嫁,而自己卻一點消息也無,自然開始緊張起來。
且譚若玥和譚家大姑娘譚若萍還是譚家嫡女,譚家老夫人張氏所出。
剩下的譚家三姑娘譚若琴,四姑娘譚若嫻,都是妾室譚家丁姨娘所出。
丁姨娘跟著譚家大老太爺已經去了,譚家老夫人張氏還在世。
今年是譚家老夫人,說起了譚若玥的婚事。
譚老夫人張氏原想想要請了謝雲箏做主,讓謝雲箏張羅著譚若玥的婚事。
可謝雲箏和譚家老夫人素來不對付,譚家老夫人不住在侯府裏,住在譚家在三道橋的老宅裏。
譚若玥跟著譚老夫人,一塊住在譚家老宅裏。
一次譚若玥隨著譚老夫人外出去寺廟禮佛的時候,在回程的路上。
聽說那吳袖,不過看了譚若玥一眼,就喜歡上了譚若玥,說什麽都要娶她。
譚若玥今年十八了,已經算得上是老姑娘了。
而吳袖,今年不過十七。
因著譚若玥大了吳袖一歲,這門婚事,便不好說。
劉氏心底裏,又是心疼兒子,心底裏又是瞧不上那譚家二姑娘譚若玥。
不過瞧著兒子喜歡,自己再不喜歡,兒子喜歡,她自己也沒了辦法,隻好四處求人。
前些日子和譚家老夫人通了信。
知道了如今譚家長房當家做主的是永寧侯,永寧侯夫人又是出自謝府的大姑娘,劉氏今日才來的山神廟,見了羅氏。
這些事情,謝雲錦看破,卻不說破。
大人們的事情,她一個尚未出閣的小姑娘,還是少摻和進去。
且譚家,算不上什麽好人家。
自從謝雲箏嫁到譚家之後,做了永寧侯夫人,就幾次寫了信回來,給了羅氏和謝雲錦。
謝雲箏在信裏提及了譚家的不是,雖說譚老夫人住在三道橋的譚家祖宅裏,但極其愛插手侯府裏的事情。
譚老夫人不敢住在侯府裏,怕謝雲箏買通了府裏伺候的丫鬟仆婦,偷偷算計了自己。
譚老夫人出身張家,不過這個張家,卻不是東京城裏顯陽侯府的張家,而是富陽的張家。
顯陽侯府張家發家於富陽,和張氏,算得上一族人。
見謝雲錦謝過劉氏之後,羅氏馬上朝著一旁伺候的文娘子,使了眼色,叫文娘子帶了謝雲錦出去。
文娘子會意,馬上就帶了謝雲錦出去。
謝雲錦跟著文娘子,出了山神廟的大殿,坐在了大殿外頭的一排石凳之上。
文娘子怕謝雲錦不知羅氏讓她帶她出來的原因,忙給謝雲錦解釋了一通。
“姑娘,吳家大夫人找了夫人,是想要求了夫人,幫著吳家大夫人,遞了消息給大姑娘,吳家大夫人想要求了大姑娘,說下吳家大公子和譚家二姑娘譚若玥的這樁婚事。”
謝雲錦不說話,隻點了點頭。
其實不用文娘子出來解釋,謝雲錦都知道這其中的緣由。
無事不登三寶殿,好端端地,劉氏也不會突然來找了娘親?
劉氏這是為著自己兒子的終身大事來。
不過聽說吳家大公子吳袖生的儀表堂堂,英俊不凡,和才女譚若玥在一起,也算得上天作之合了。
謝雲錦想著,麵上就笑了笑。
後來才覺得,旁人的婚事,和她自己又有什麽幹係。
笑容當即凝住,慢慢收了回去。
用過晚膳之後,謝雲錦就去了禪房休息了。
山神廟的齋菜,不比謝府謝老夫人屋裏的齋菜。
山神廟的齋菜,很少放油,基本上所有菜,都是用水煮過一遍,然後在鍋裏放一點點油,回鍋放上鹽巴調味之後,就端了上來。
其中還有一道青菜煮豆腐,不放任何油,青菜煮熟之後,豆腐切塊放了進去,隨後撒一點鹽上去,謝雲錦吃了一口,隻覺得上頭。
從小到大,她還從來沒有吃過這麽清淡的齋菜。
謝雲錦又吃了幾嘴,就實在是吃不下去了。
隻好讓芸香拿出了臨出門的時候,她叫芸香偷偷藏在包袱裏的蔥油豬肉燒餅。
謝雲錦吃了幾口蔥油豬肉燒餅,才感覺整個人算是活過來了。
若是叫她一年四季吃的都是那些個不見葷腥的齋菜,她會受不了的。
今日臨出門前,謝雲錦想到山神廟裏的齋菜,應該不算太好。
所以就讓芸香去了城裏的武記燒餅鋪,買了三四個放涼了也好吃的蔥油豬肉燒餅,藏在了包袱裏,偷偷夾帶進了廟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