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食動天下> 第三百八十五章 雙城血戰(71)

第三百八十五章 雙城血戰(71)

  “聖上息怒,回聖上的話,非吾等膽敢欺君罔上,實在是有不得已的緣由!”屏風後那自稱“應氏”的女子聞言頓時露出驚惶之色,周身的戰栗引得頭上步搖亂顫,看起來更加楚楚可人,“接到聖旨時,阿姊恰好懷妊足胎,剛剛產下一子,身子虛弱,實在無法應召為太後治宴……家中確無良策,又不敢耽誤赴京時辰,故而委實沒有辦法,隻能派民女來代阿姊應召……求聖上開恩,萬勿因此非常之舉而怪罪民女一家!”


  “哦,剛剛生產,那確實是情有可原,倒也不能算是怠慢聖恩。”淳和帝聽罷,滿意地點點頭道,“行吧,反正誰來都一樣,隻要你能做出幾道別具一格的新菜,於壽宴上博得太後歡喜,朕一樣重重有賞!隻不過今日召你來,卻是有另一事要問——你姐夫白帝,如今人在何處?”


  “誒?聖上不知道嗎?”屏風後的女子聽罷似乎稍稍鎮定,但旋即又露出了驚訝之色,“年頭貞陽城北狄來犯,玄王來信,邀我姐夫前往,一同為國禦敵……聽說先前玄王於姐夫有恩,故而姐夫便答應了,招攬了百十名西境江湖高手便去了貞陽……前一陣子剛剛遣信回來,說是北狄已退,貞陽無憂。但因為玄王熱忱挽留,故而還需耽擱些時日,方可歸還家中……”


  “你說的這些,可是實話?”聞聽應氏所言,雖與廣瓊大略相同,但細節之處卻是天地有別——淳和帝顯然更願意相信應氏的版本,隻見他神情略微鬆緩,整個人都倒向了背後的龍椅,語氣輕佻地對屏風後的女子道,“朕這裏可是有旁的證人,你這些話,若是有半點虛詞,朕可要數罪並罰,一並治你的罪!”


  “聖上明鑒,便是借民女十個膽子,也不敢欺罔聖上!”那應氏似是真的嚇著了,立時撲倒伏於地麵,渾身抖得像匹淋透了雨的落單小鹿。淳和帝對調戲麗人的小把戲很是自得,隨即揮手對身旁的薛公公道:“去,帶那個縣主上來,叫她倆堂上對質,一辯虛實!”


  沒過多少時候,便有兩名力士一左一右挾著廣瓊踏上殿來。自淳和帝移駕清涼殿後,廣瓊便一直跪在外殿等候,周遭還有嬤嬤太監監視,須臾不得放鬆,如今早已是跪的筋酥腿麻,隻能任由力士拖上殿來……待入得殿內,兩名力士將人往地上一摜,廣瓊便一頭滾倒在雲石鋪就的地板上,半天才堪堪重新跪正。


  “廣瓊,你可認得此人?”見人已到齊,淳和帝懶懶伸手,指了指廣瓊身旁的應氏道——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若說先前淳和帝對於廣瓊還有幾分憐香惜玉的心情,如今當著應氏的麵,卻是心中半點波瀾都不帶興起的。


  廣瓊聞言,狐疑著抬起身來,轉頭瞄了一眼跪在身邊的麗人,麵上頓時現出驚疑之色:“你……你不是……”


  “縣主娘娘怕是貴人多忘事,民女是定西侯的妻妹呀。”見廣瓊一時結舌,自稱應氏,實為向鶯兒的麗人連忙接腔道,“我們是跟著唐家的鏢車隊一同進京的,一路上娘娘還對民女多有照應。怎麽這才進京沒幾日,娘娘便把民女給忘了?”


  廣瓊看著眼前的女子,眼中的神情更加複雜複雜——在貞陽城中,她的確是有見過向鶯兒的,唐家的鏢車隊伍在途徑清江渡口時,也的確專程等待過她的出現,隨後兩人便分別乘坐不同的馬車進得京城,一路上並無多少瓜葛……隻是怎麽幾日不見,便老母雞變鴨,一個原本隨著花鬱玫登樓戍城的俠女,怎地忽然就變成了玉羊的胞妹?還如此豔妝濃抹地赫然出現在深宮之中?

  “應氏,便把你剛才對朕所說的話,當著縣主的麵再說一遍。”淳和帝起了看戲的心思,當下如是命令道。向鶯兒將頭轉向廣瓊,用側對著淳和帝的一隻眼睛稍稍遞了個眼色,隨即就將自己先前所說的,有關景玗動向的話語又重複了一遍,隨即又轉身向著屏風後的淳和帝叩首,接著補充道:


  “聖上息怒,民女先前在家中也曾聽聞,縣主娘娘的確是有跟隨姐夫一行,前往貞陽解圍賑濟過的——因為縣主是皇家血脈,金枝玉葉,故而所到之處,江湖豪傑紛紛響應,願意為國禦敵,因此姐夫他們才會樂意帶著縣主一同前往貞陽……民女雖是鄉野之人,見識鄙薄,但也曉得何為家國大義,對於縣主娘娘這番不讓須眉的巾幗豪情,民女還是由衷佩服的……”


  “哈哈哈……好一個伶牙俐齒的應氏!你若算是見識鄙薄的鄉野村姑,那我這三宮六院之中,卻也找不出幾個比你更會說話的了。”淳和帝聞聽似是大悅,指著向鶯兒誇獎一番後又轉頭向廣瓊道,“她說的,可是實話?”


  廣瓊先前已經知道自己在無意間險些鑄成大錯,如今見向鶯兒好容易把話圓了回來,當下也不再猶豫,咬牙點頭道:“……是!”


  “她說貞陽城圍已解,你說貞陽危在旦夕,那麽你們之中,必得有一人是在欺君。”淳和帝拿眼在二女之間來回遊移,接著戲謔道,“你們且說,是誰在信口雌黃,撒下彌天大謊以禍亂國朝人心呢?”


  “聖上,是民女的錯。”如此罪名扣將下來,廣瓊瞬間便嚇得再也說不出話,反倒是向鶯兒不徐不疾地又磕了個頭,緩緩抬頭,低眉開口道,“民女是初次抵京,一路上躊躇忐忑,心緒不寧,故而一直沒想起來把家中新得的書信消息告知縣主……而縣主是得了江湖義士相助,從貞陽城逃出於江湖流離,直到在路上與我們相遇,才一起入京的……故而縣主來時,誤以為貞陽城依然被圍,或也是一場誤會……”


  “她先前口口聲聲向朕請旨,要朕即刻發兵貞陽救援,可不是一場誤會可以說得通的啊……”淳和帝拖長了音調,瞄了眼渾身抖如篩糠的廣瓊,頓時沒了繼續追究的興致,“罷了,念她先前隨定西侯前往貞陽馳援之舉,也算是有我昆吾王室列祖風範,這小兒黃口胡言之事,朕就不多追究了……廣瓊,你且回去閉門思過一個月,期間多抄幾份壽仙經,替太後祈求福壽安康。也趁此機會,多修修你的脾氣心智,今後遇事別那麽一驚一乍,火急火燎的……去吧!”


  得了淳和帝的寬赦,自有宮人上前,左右攙起癱軟如泥的廣瓊,將人帶出了清涼殿內……淳和帝總算解了心中一個疙瘩,心情似是大為好轉,看了眼屏風後終究是影影綽綽的倩影,朝著身旁的薛公公道:“這屋裏怎麽感覺這麽憋悶?”


  薛公公立時會意,對著下首的幾個小太監道:“聖上覺著憋悶,許是這屏風給擋著通氣兒了——來啊,還不快把屏風撤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