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工業教父> 第425章 製造先例

第425章 製造先例

  城市規劃的問題從來都不個小問題,卻總是容易被人忽視。因為這些問題表現出的“症狀”大多並不那麽驚天動地。


  但是城市為了治療這些小“症狀”卻需要花費大量的人類和財力。


  城市道路就是個典型。相信很多生活在新世紀的人,每年都會遭遇若幹次修路。很多時候都是上個月剛給修完,下個月又刨開。


  為什麽會這樣?


  籠統的回答就是,市政規劃出了問題。


  具體的回答,就是各個部門之間嚴重缺少溝通和配合。而能夠整合這些的部門失職或者說無力。


  路的下麵有什麽?

  自來水管道、煤氣管道、汙水管道、排水管道、電器線路管道等等,在北方還會有暖氣管道。


  也就是說,自來水、煤氣、電力、供暖和市政部門,全都有權利申請挖開地麵,鋪設或者修理他們的管道。而理論上主管部門沒有理由拒絕。


  所以我們就會看到,路剛剛鋪好沒幾天,就又再次被挖開,填上,然後又挖開.……

  好的規劃是應該有遠見的,能夠看到未來城市的發展態勢。給城市發展留下空間,而不是製造枷鎖。


  這次和賀平源見麵,主要就是為了確定是建廠還是修路的問題。現在已經確定了修路這個方案,那接下他們就會按照這個方向走下去。


  更具體的內容胡楊雖然也有些想法,但今天他已經說了很多了。那些內容他可以換個時間單獨和賀平源交流。


  胡楊之所以這麽努力的想要影響賀平源他們這些人。就是為了能夠製造許多的“先例”出來。


  先例有什麽用?


  先例的作用就是當大家陷入討論中無法得出結論,或是並沒有那麽明確的決定時,用來參考和借鑒的“前作”。


  自古以來“慣例”、“先例”、“判例”,就是前人留給後人的智慧結晶。同時也是給後人分擔責任的擋箭牌。


  創新,需要的可不僅是智慧,還需要勇氣。很多時候阻擋人們走出那第一步的,其實就是最實在的利益和風險。


  如果我失敗了怎麽辦?如果我因為失敗而被追責怎麽辦?我的付出和收獲會成正比嗎?


  要不然,還是遵循慣例吧。要不然,還是參考先例吧。什麽也不改,總不會有錯。墨守成規的風險最低。


  沒有簡友德在身邊的日子,胡楊在喝酒的時候總是會顯得很“吝嗇”。賀平源是熟悉胡楊的,所以今天這頓飯大家在酒的方麵也都比較克製。胡楊也看得出來,這幾位都沒有盡興。


  席間賀平源問胡楊接下來的行程,薛嵩可是非常想見下他。當初認識的四個人中,就屬薛嵩和胡楊見麵的次數最少。


  胡楊讓賀平源轉告薛嵩放寬心,這次肯定有機會。這次胡楊至少要在林子裏待上七八天,或許時間還可能時間更長。


  原本胡楊是準備第二天就出發,但兩個意料之外的電話讓他決定再多等一天。


  等讓他改行程的人並不多,但牟望北現在還算是其中一個。


  嚴格來說牟望北並不是華夏科技的人。他與華夏科技的關係更像是種特殊形式的合作。隻不過這種合作中,華夏科技掌握的幾乎所有的主導權。


  因為是合作,所以牟望北除了合作之外的時間還是會做自己的生意。不把他收入華夏科技有兩層原因。首先是胡楊很期待牟望北能再次重現,他上輩子聽說的那些壯舉。其次就是胡楊對這個人心性並不是非常滿意。


  綜合這兩點,他更願意把牟望北這個“北方第一倒爺”,放養在華夏科技之外。


  放養,其實也是養。總還是要時不時的稍微關注關注。


  改裝客車子再次上路。車上還是七個人,少了祝老祖孫倆,多了牟望北和他的保鏢。福生大哥和鬱工他們昨天已經先一步離開了。


  以前胡楊曾經給牟望北派過保鏢。現在那兩位都有了新的任務,牟望北就自己雇傭了保鏢。而且還是從北麵雇的外國保鏢。別的不說,光衝那個狗熊般的體格,這錢就不算白花。


  可能是因為這位狗熊在身邊的緣故,這次牟望北麵對胡楊的時候,態度稍微有了那麽點變化。有些回到當年初見時那種指點江山的感覺了。


  好在車程並不算長,路況也真的不錯。隻幾個小時之後車就開到了第一個補給站。


  相比上次離開的時候,這裏的規模擴大幾倍。這裏整體的建築風格很有特點,因為這裏的建築並不是對稱的,建築物本身有時也會有很不合理的古怪造型,比如把連三人合抱的大樹圍在中間的,或是把三四米的巨石當做牆壁使用。


  頭回見到這些建築的人,都會感到很新奇。畢竟人類曆史幾千人,建築物九成九都是對稱的。極少有像這樣不對稱的建築出現。國外是有一些,但那些與其說是建築,更應該被定義為建築藝術品。


  而眼前這些,都是真真正正的,是被日常使用的功能性建築。


  柏青代替大家問出了那個問題:“為什麽這裏的房子都這麽奇怪?”


  胡楊解釋:“這些樹都是百年樹齡的大樹,砍掉就太可惜了。還有那些巨石,可不隻你們能看到的這麽大,埋在下麵的體積都是露出來的很多倍。想要直接挖出來是幾乎不可能的,要動用炸藥才有可能。與其費這麽大的勁把這些巨石弄出來,還不如直接利用起來的。還能省下建材的費用。還是那個原則,要盡可能的降低對於環境的影響。”


  其實這也是胡楊第一次親眼看到這些建築。實話說,他真的感到很欣慰,還有那麽點小驕傲。這些就是他留下的“先例”。


  福生大哥和鬱工並沒有在這裏等他們。現在的工地是在更前的地方,他們都在去了那裏。而胡楊本來也應該直接出去第二個補給點,但這裏有個必須要親自見的人。


  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拜見。


  不論這位的年紀,資曆還是本事,都當得起拜見這詞。


  那座的環繞著大樹建的院子,就是專門為這位準備的。那是整片建築裏,麵積最大的獨立院落。與其他的建築都有很遠的距離。


  胡楊讓其他人留在原地,隻帶著柏青和戚揚兩人。還麽等他們走到院門口,就聽到了狗吠聲。


  等胡楊走到門口,這狗卻突然不叫了。緊接著院門就被開門,一位略微佝僂的老人帶著個少年走了出來。


  胡楊非常恭敬的說道:“遲老您好。我是胡楊。”


  被稱為遲老這位上下打量胡楊片刻,才緩緩開口說道:“果然是個古怪的後生,進來吧。”


  幾人走小院立刻就被十幾條體不同品種的大狗圍了起來。沒等胡楊他們三人有反應,少年口中發出了幾個極輕微哢哢聲,這些大狗就立刻停在了原地,不僅不叫還都坐了下來。


  靠牙齒碰撞的聲音,就能把狗控得令行禁止。胡胡楊對這個少年立刻就刮目相看。


  也就在這個時候,整齊隊列中出現了不合群的現象。一個白乎乎的小東西,邊奶聲奶氣的叫著,邊步履蹣跚卻十分堅定的跑向了戚揚。好不容易跑到戚揚的腳邊,竟然直接趴在了他腳背上。


  槍林彈雨中都麵不改色的戚揚,此時竟然滿臉都寫滿了緊張:“這個.……我.……應該……怎麽辦?”


  少年沒有說話,看向旁邊的老人,遲老瞅著戚揚和那個雪球一樣的小東西,半晌說道:“原來這個赤眼兒認得的人是你。還行,總算不是個異類。碰吧,它身上早就有了人的味兒,也不多你這一點。”


  聽到遲老的話,戚揚這才敢把小雪球抱起來。這個看起來像是隻奶狗的小東西,就是當初那隻白化變異的狼崽。赤眼兒這個說法,一聽就是說狼崽那對赤紅的眼睛。還真是非常形象。


  而這時胡楊猛然發現,身旁的柏青眼睛都直了。說真的,胡楊對她現在這個反應並不意外。女人天生就對可愛的東西沒有什麽抵抗力。別說是柏青,那個毛絨絨的小東西,他也想去摸兩下。


  就在柏青不自覺的靠過去的時候,遲老給她潑了冷水:“那個小丫頭,小心你的手。這個赤眼兒可不認識你。”


  雖然沒有問過遲老的具體年紀,但他老人家是在抗戰時期就已經參軍的老革命。再年輕現在也應該是花甲以上。叫柏青一聲小丫頭,沒有任何問題。


  柏青收回了手,滿臉寫著不舍和委屈。搞的戚揚的表情也精彩了起來。


  胡楊趕緊上前安慰:“狼崽太小還不懂事,你得先讓它熟悉你了,才能上手摸。對吧遲老?”


  遲老也算給麵子,微微點頭說道:“過些日子等這個後生能降住這頭赤眼兒了,小丫頭就能碰了。”


  柏青的臉上瞬間就又有了光彩,看向赤眼兒的眼神也重新變得炙熱。


  胡楊看向戚揚的眼神中也充滿了鼓勵。


  你要加油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