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小驚喜
離開沈陽的時候,胡楊就對這個能熟練繪製總成圖的餘進同誌上了心。一路上胡楊都在觀察她身上的細節。終於在哈爾濱的時候,被胡楊試出了“破綻”。
這個故事並不複雜。
胡楊在幾輪話術的鋪墊之後,故意提到了中國最早一批建設的風洞FL-8。胡楊表示自己很想去看看這座,給殲八進行縱向穩定性試驗的功勳風洞。
此時他們的車正在向北行駛,開車的餘進下意識說,那他們應該現在就調頭向南才行。
胡楊可是從來沒有說過FL-8風洞在哪兒。所以這就代表餘進是知道那個地方的。
FL-8風洞是國家級的保密單位,不是誰都能知道確切的位置的。那麽餘進沒有在履曆上體現的職業經曆,這就算有了大概方向了。
隻要有了方向,想要查出確切的履曆就沒有那麽難了。胡楊找了個機會就立刻通知了管衝和趙援朝,讓他們通過自己渠道調查這個餘進的過往。
胡楊很少會對一個人有這麽大的興趣。管衝是幹脆的掛了電話,立刻開始布置工作。而趙援朝這個老油子,竟然還在電話中繞著圈子暗示胡楊,既然已經有了柏青,就不要對其他女同誌有特別的想法。
電話這邊胡楊差點就噴出老血。幹脆把電話丟給了身邊的柏青。這種誤解還是讓她來解釋最快。
胡楊這麽大的好奇,是因為他有了個大膽的猜測,隻不過暫時還必須壓在心裏。
就在胡楊他們進山之前,管衝最先有了反饋,果然還是話少的男人更可靠。
查的東西不多,但基本可以證明胡楊的猜測。餘進這個名字是真的,年齡和籍貫也是真的,除了這些之外其他都是編的。
餘進之前工作的單位的確是保密單位,但現在那個單位已經沒有了。跟很多科研單位一樣,最後還是沒有能挺到76年。
但餘進這個單位的人運氣都還算好。雖然單位沒有了,但關係還是都給他們轉了出去。至少在單位解散之後,還能有個安身立命的工作。
在那個時期,基本上所有的科研工作都陷入停滯。所以他們分流的那些單位都和他們原本的研究沒有太大關係。
餘進來到華夏科技的原因。大約與其他老兵相同,主要是為了找個能讓自己活得更舒服的地方。
關於餘進前單位的信息極少,但畢竟是手寫檔案的時代,總還是有些蛛絲馬跡可以尋的。管衝的推測和胡楊的大膽猜測是吻合的。餘進的前單位就是Ys-10噴氣式客機飛機的研究所。
按捺著自己激動的心情,胡楊並沒有立刻去跟餘進“當麵對質”。因為現在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再次回到漠北林場,這裏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最明顯的就是這個路,明顯重新修繕過的,路況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
漠北林場是所有工程的起點,胡楊在這裏見到了特意趕回來的孫福生大哥和同樣在這邊待了幾個月的鬱工。
許久未見,這兩位明顯比之前清減了很多。
胡楊看著福生大哥說道:“福生大哥,你瘦了。”
“那可不,這幾年養出的肥膘,我都給它刮下來了。哈哈,我跟你說,這林子裏的生活我太喜歡了。你沒發現我整個人都精神多了嗎?”
胡楊笑著打趣:“看出來了,看出來了,但這可別讓嫂子看出來。”
福生大哥不解:“為啥呢?”
胡楊很刻意的壓低聲音,說道:“和她分開之後你自己就活得越來越精神,你讓她怎麽想?”
福生略一琢磨,品出了胡楊這話的意思,立馬轉頭對柏青說道:“弟妹,你可得好好管住這個小子,他的心眼太多了。”
柏青滿臉的委屈回應:“我可管不住他,他太聰明了。”
福生大哥立馬拍胸部:“管不住他就找大哥,我幫你治他。”
柏青立馬開心的說道:“好嘞。”
家常嘮完,福生大哥開始說起正事:“這邊工作進度你都是知道的。總體還是保持著的比計劃進度快10%的狀態。距離第三個補給點的預定位置還有一周的工作量。漠河這邊的木材粗加工廠已經投入運行,並且滿負荷運轉。但我們這邊砍樹的速度太快,估計年內加工廠那邊都得保持這種狀態。其他配套設置,咱們回頭一起去看看。總體情況還不錯。”
這邊的進度胡楊是始終都是在關注的。畢竟是華夏科技第一個大的建設項目,不管從那個角度來說都要多上點心。相比工程的進度,胡楊其實更加關心還是人的狀態。
胡楊問福生大哥:“大夥在林子待了幾個月,狀態怎麽樣。有沒有傷病,還有精神的都還好嗎?”
福生大哥笑著說道:“這你放心,大夥的精神狀態都很好。自從把美國那些伐木比賽的電影放給他們看過之後,這些家夥都像是上了發條,憋著勁要超過那些外國人。另外,臨時路鋪好之後,大家也都有了假期。想出來隨時都可以,也有家屬來探過親的,我們都安排的非常好。另外按照咱們公司的精神,有意向留下的全都盡量安排工作和住處。總值,隻要不讓大夥閑下來,精神狀態就肯定不會有問題。”
胡楊笑了:“放心,絕對閑不下來,我們這幾年都別想有機會休長假。”
福生大哥哈哈一笑:“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關於路的情況讓鬱工給你說。”
鬱工畢竟是曾經在高原工作的人,很適應這種長期野外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除了蚊蟲多了一點,其他比高原好出百倍。
這個說法倒也真不是誇張。這才幾個月,鬱工的膚色就白了至少兩個色號。而且現在林區的溫度已經很低了,距離往年初雪的日子也就還有個把月的時間。現在那邊蟲子已經很少了。而同時現在又是山貨出產最集中的時段。山裏的好東西,多半都是在這個時節產出。也就是說,大夥這段日子過得挺滋潤的。
鬱工這邊是準備了資料的。他先是把幾張地圖鋪開,然後開始跟胡楊簡單的介紹臨時路的情況,以及永久路的勘測情況。
臨時路就是試驗品,各種永久路上會用的技術都是會在臨時路上實際操作。
鬱工說道:“我們這次出山之前,已經把臨時路修完了。到明年開化之前都不會有問題。按照你說的,通風口設置數量完全沒有考慮過成本,隻要有需求就會加入設計之中。接下來我們的工作重心就是熱棒的生產。”
胡楊一邊看著地圖一邊問道:“熱棒填充物的問題還沒有談妥?”
鬱工點了點頭:“那兩家企業都死咬著價格不放,所以……”
胡楊好像並不意外,說道:“基本可以確定,這兩家化工廠都已經私下聯係過了。隻有達成了默契才能這麽堅持。”
鬱工倒是很意外的樣子:“他們怎麽可以這樣!”
胡楊倒是很看得開的說道:“既然是做生意,就都想利益最大化嘛,沒什麽好驚訝的。現在具體的價格定製到多少了?”
鬱工還是很鬱悶的說道:“要480每升,就比進口的價格便宜20塊。”
旁邊的福生大哥有些情緒的插了句嘴:“要不咱幹脆去買進口。咱們是大批量的購買,打九折總沒有問題吧!我就不明白了,都是工人兄弟,怎麽就……”
胡楊趕緊安慰道:“大哥別有情緒,這個聯手喊價是不怎麽地道。但商人逐利也算是本分。這錢咱還是要花在國內,不能給老外賺了去。”
旁邊的鬱工出了個注意:“要不然咱們就說隻能跟一家采購,讓他們兩家競價,怎麽樣?”
胡楊搖頭:“既然已經有了默契,他們就肯定不會輕易降價。而且他們也應該是吃準了現在國內沒有多生產氫氯氟烴-R22的單位。我們現在隻有他們這兩個選擇,所以才會有恃無恐的喊出個隻比進口價低20快的高價來。”
福生大哥說道:“難道咱們就認了這個高價?”
胡楊肯定的點頭:“認,而且要大張旗鼓的認。”
福生大哥想不通:“這又是為什麽?”
胡楊狡猾的一笑:“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的知道,氫氯氟烴類產品的的利潤是這麽可觀的。”
看到幾個人都滿臉茫然,顯然是沒有想明白胡楊這話的意思,胡楊隻能再進一步的解釋道:“其實製備氫氯氟烴類產品並沒有那麽高的技術門檻。主要問題還是R22這類產品現在的市場不大。現在主流的是對臭氧層破壞更大的R11。對嗎?”
幾人點頭。
胡楊繼續說道:“如果這類單位和企業發現生產R22原來利潤竟然比R11高出這麽多之後。會不會考慮也開始生產R22呢?”
福生大哥點頭:“有可能會。”
“隻要出現了第三個選擇,前兩家穩固價格聯盟就會立刻崩潰。到時候還要不要繼續和他們合作,就由福生大哥你來決定。”胡楊邊說邊拍了拍福生大哥的肩膀。